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不幸牺牲。后来毛泽东收到消息后,悲伤、难过。除此之外,他还在担心——岸英牺牲了,儿媳刘思齐该如何承受这残酷现实的打击?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1)

瞧着每周都来中南海看望自己的儿媳,毛泽东除了强忍悲痛外,还得思考一个问题:说还是不说?

说,又该如何说?这个才20岁的姑娘,结婚刚一年就与丈夫分离!如今岸英再也回不来了,这让她如何面对?每次见面,无疑都是一次情感上的海啸。毛泽东面对儿媳,往往只能用各种理由搪塞。这一骗,就是两年!

两年,没有来信,没有下落!毛岸英凭空消失,渺无音信。直到刘思齐收到一组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的照片,相片中的岸英穿着军装,英俊帅气。这下,她才知道丈夫去了朝鲜战场。毛泽东见瞒不住了,坦白说毛岸英的确去了朝鲜,至于其他,并未细说。

尚被蒙在鼓里的刘思齐,每周照常去看爸爸,依旧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当中。虽说这几年岸英也没个信来,但她还是期盼着,因为她等的是自己的“岸英哥哥”。

犹记得第一次见到岸英,那是1946年的七八月份。那时毛岸英才从苏联回来不久,而刘思齐正巧被干爸爸毛泽东接到家里玩。

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也就熟悉了。当瞧着眼前这“喝过洋墨水”的大哥哥,刘思齐也没觉得他与别人有什么两样——穿着旧衣服,瘦瘦高高的,就是比较健谈。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2)

这时候的刘思齐,才结束牢狱生活不久,自觉没多少文化,虽说称呼毛泽东为干爸爸,但不免有些自卑。所以这次见面,两个人并未有太多故事。彼时毛岸英24岁,刘思齐16岁。可类似的童年经历、曾经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让两个人还是有不少话题聊。

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两个年轻人的心就不自觉靠在了一起。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毛岸英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辑助理,恰好这时刘思齐也来到西柏坡看望母亲,两人再度相遇。

一年不见,往日青涩的小女孩已然长成了大姑娘,而健谈的毛岸英,这次和刘思齐聊了许多,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此后在西柏坡的一个月,两个人从生活聊到工作,从工作聊到人生,多次接触下来,也就产生了感情。

不久,刘思齐再度回到北方学习。这一次,两人再也没断了联系。自分别那刻,两个年轻人就确定了彼此的心意——爱上了对方!

对于这件事,毛泽东自然十分满意。虽说这些年一直忙于国事,但他对子女的个人生活依旧十分关心。当得知儿子倾心干女儿刘思齐,毛泽东特地邀请张文秋见面,商定这桩亲事。本就关系匪浅的两家,在双方家长的协商下,变得亲上加亲。

热恋中的情侣,无不希望早点结婚,他们两个也不例外。尤其是双方定亲之后,毛岸英更是提出早日完婚。刘思齐当然愿意,可当他们找到毛泽东时,却被泼了一场冷水——毛泽东不同意两个人结婚。

原本以为父亲会一口答应,这次为啥会不同意呢?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3)

这就要说到解放区的法律规定,女方必须满18周岁,男方必须满20周岁,这样才能结婚。而刘思齐的年龄并未到18岁,所以毛泽东并不同意。

向来听父亲话的毛岸英,在人前还是应了下来。等到刘思齐走了之后,岸英又走进了毛泽东房间,说:“爸爸,今年我都26岁了,我想早点结婚,以后就能专心致志的工作和学习。”

毛泽东抬了抬头,看了眼毛岸英,问:“那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同意你们结婚呀?”

“是的!”

岸英此刻还没察觉到父亲的情绪变化,还一脸期待,没想到毛泽东率先发了火。大声说:“可是,现在不行!”

最后他说:“你们必须守法,不能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而有半分特殊!”

从毛泽东坚决地态度来看,毛岸英知道父亲肯定不会松口,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开心。毕竟父亲是同意他们在一起的,两个人还订了婚,反正迟早都要结婚,为啥不能是现在?于是,他就在毛泽东面前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不少人都劝主席,觉得让两个孩子早点成婚也好。这时主席无不叹息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4)

或许是明白父亲的苦心,毛岸英没过几天就向他做了检讨。之后再也没提过结婚这件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刘思齐到了法定年龄。

想到新中国即将成立,两个年轻人一时拿不定主意,特地征求了双方家长的意见。这一次毛泽东没再反对,而是关心起他们的婚事如何操办。

就这样,在1949年10月15日,两位年轻人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诸位叔叔婶婶的见证下,正式完婚。这场婚礼虽然简单、朴素,却格外的热闹。婚礼上,毛岸英穿着为外宾翻译的工作服,思齐穿得倒喜庆些。

这天,毛泽东少有的高兴。自从和儿子分别以来,这些年他鲜少享受到亲情。如今儿子结婚了,也算弥补了这些年的遗憾。喝到高兴处,他将自己的一件黑色夹大衣拿了出来,不无打趣地说:“我没啥贵重礼品送给你们,就只有这么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话没说完,全场都笑了起来。

欢声笑语、巧笑嫣嫣,彼时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对新人也会如老一辈一般,为新中国发展而努力,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生活。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谁也不曾想到,这对新人会在结婚一年后,自此再也不见,阴阳两隔。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5)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声不响地跨过鸭绿江,火速支援朝鲜。而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率先报名,参加志愿军。很多人都劝毛泽东,觉得岸英才刚刚新婚,这要是有个万一,不就后悔了吗?

可不管是毛泽东还是毛岸英,态度都出奇的一致——去朝鲜战场!

临行前,刘思齐因阑尾炎住院。已然跟随彭德怀来回奔波的岸英,在医院陪了刘思齐两天。临走那天夜里,岸英握着妻子的手,说:“我明天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可能通信不方便,如果没有接到我的信,千万别着急!”

一听说丈夫要走,刘思齐连忙问:“你到什么地方去呢?”

岸英没明说,而是不在意地谈及朝鲜战争,无意间问到:“有个朝鲜半岛,你知不知道?”

“知道,那儿正在打仗!”

刘思齐随口一回,猛然回过神。带着怀疑的语气,反问:“难道,你?”

想透露实情的岸英,说到一半还是改了口,笑了笑,说:“我是在考你的时政。”

半信半疑的刘思齐,就这样送走了毛岸英。自此一走,从此便音讯杳然。毛岸英去了朝鲜战场,余留下妻子翘首以盼。遵循丈夫临行前的嘱托,刘思齐每周都要到中南海看望父亲。时间长了,嘴里念叨毛岸英的次数也就多了。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6)

开始毛泽东还只是笑笑,觉得这对新婚夫妻的感情好。后来他笑不动了,因为自朝鲜战场传回来了儿子牺牲的消息。

一封极短的电报,他足足看了三四分钟。最后眼神带着一丝疲惫,抬起了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电报上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叙述了毛岸英这次在朝牺牲的过程。其中提到岸英后事的安置,以及一些其他话。可就是这简短的一封电报,让毛泽东陷入了沉默。

“主席?”

还没等叶子龙说完,毛泽东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牺牲者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7)

对于将自己的命运和百姓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席来说,当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接连抽了好多根烟,却没有一丝后悔。

正如他看完电报所说:“事已过去,精神伟大!”

得子如此,毛泽东深以为傲!

岸英已经牺牲,毛泽东不由得想到儿媳思齐。自己尚且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这件事实,若是思齐知道后,又如何受得了?

左思右想,毛泽东和亲家张文秋一致决定——不说!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毛岸英依旧没回来。这下,刘思齐彻底急了!

已经有所预感的她,愈发坐卧不安,立刻跑去问毛泽东:“爸爸,岸英已经两年八个月18天没有给我来信了!”

那一刻,毛泽东慌了。

支支吾吾,再也圆不下去谎言的他,率先沉默了。作为刘思齐的公公、干爸爸,他不愿意、也不能再扮演这个世界上最难演的角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波澜不惊,毛泽东内心也极为的不平静。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8)

他开口了,缓缓说到这些年毛家牺牲的人——岸英的母亲杨开慧、岸英的叔叔毛泽明、毛泽覃、姑姑毛泽建,一位位亲人、一次次回忆,这让毛泽东愈发感伤,而一旁听着的刘思齐也预感到了什么。

这时,没人再说话!

泪水止不住地流,从无声到有声;从泪滴到泪珠!刘思齐哭的死去活来,其他人就看着她伏在主席身上大声地哭。

毛泽东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强忍悲痛。没有说话、没有表情,这一切都让刘思齐的哭声愈发让人伤心。唯有真正撕心裂肺过,就明白这种无人劝说、无声的哭有多么伤心。

一旁站着的周恩来,一边安慰着思齐,一边还要照顾刚刚痊愈的毛泽东。当触及毛泽东的手时,他心里一惊。也顾不得思齐伤心,在她耳边轻声说:“思齐,要节哀,主席的手都冰凉了。”

沉浸在痛苦中的思齐,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去安慰毛泽东。

对呀,思齐是没了丈夫,可毛泽东呢?在朝鲜战场牺牲的,不也是他的儿子吗?常人只看到思齐嚎啕大哭,却忘了这位老父亲此刻经历的也是常人不愿经历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是他的身份,不允许其表现得过于悲伤。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9)

刘思齐从悲伤中暂时缓了过来,但毛泽东知道她这一下子肯定睡不好觉,特地拿出来三粒自己服用的安眠药。对刘思齐说:“你晚上要是实在睡不着,就吃上一颗!”

一语成谶,她回去后果然彻夜难眠。可张文秋觉得年轻人吃安眠药不好,就把安眠药藏了起来。得知这件事的毛泽东,决定给刘思齐换一个环境——让她去苏联留学!

临行前,毛泽东无不感怀地说:“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

彼时毛泽东已然将刘思齐当做亲生女儿,为此关心着她的学习、生活,无微不至。即便相隔万里,但两人的联系从未断绝。

1958年寒冬,从苏联归国的刘思齐,瞧着最后一批归国的志愿军,心里万分感伤。念及这些年没能给岸英扫扫墓,她不由得更为伤心。

见刘思齐依旧未曾从毛岸英逝世的阴霾中走出来,毛泽东十分焦急。这些年她在外学习,话里话外也说了让她改嫁,偏偏刘思齐十分执拗,一直不同意。

可年纪轻轻的她,一直这样耽搁下去,也不是个事。毛泽东对刘思齐说:“你这样孤苦伶仃的生活,爸爸心里不安,很难过,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10)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为他人找对象,不管是儿子毛岸英、毛岸青,还是女儿李敏、李讷,他都没有干涉过他们的恋爱。唯独对刘思齐,却主动提出要为其找个对象。

这让刘思齐哭的很伤心,既感动、又难受。最后她还是妥协了,只是提了一个要求——去朝鲜为岸英扫一次墓!

自岸英牺牲以来,也没人为他扫墓,最后毛泽东同意了。但他还是提了几个要求,最主要的就是不得惊动朝鲜政府、不得见报!

显然,即便做这种人之常情的事情,毛泽东率先想到的依旧是百姓,生怕打扰到两国百姓。刘思齐答应了,踏上了赴朝之路。

这一路,刘思齐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当任荣将军指着毛岸英的墓,说:“那就是毛岸英烈士的墓。”

一直神情凝重的刘思齐,不由得一怔,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她再也顾不得形象,飞扑上墓前,抱着墓碑就哭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呢喃:“岸英啊,我看你来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那瞬间,数年来藏在心里的悲伤、委屈、以及对毛岸英无尽的爱,在短时间尽数倾诉了出来。越是了解岸英在朝鲜的故事,刘思齐的精神世界就越发崩溃。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11)

离开墓地之前,她念念不舍的看了又看。一眼、两眼,最后不得不走了。她满眼不舍的说:“再见了,岸英!”

极度悲伤,再加之感冒,刘思齐最后病倒在了朝鲜。回国之后,毛泽东再度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及让她养病要以意识为主,医药为辅。

此时,刘思齐才幡然醒悟!

这次扫墓之后,刘思齐总算从失去丈夫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可对毛泽东之前所提的再婚之事,却没有任何反应。这可让毛泽东十分操心,一次次劝她。拗不过毛泽东的刘思齐,最后松了口。

恰在此时,空军副司令员刘震向毛泽东推荐了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杨茂之早年在苏联留过学,为人也不错。总的来说,一切都挺合适。毛泽东是同意了,关键还得看刘思齐。在毛泽东和张文秋的牵线下,两人总算见了面。

交往一段时间后,刘思齐和杨茂之决定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当她将这件事告知毛泽东后,毛泽东非常高兴。还将自己的两首诗词书写出来,送给刘思齐作纪念。

1962年2月,刘思齐与杨茂之结婚。结婚这天,毛泽东特地让叶子龙送了300元作结婚贺礼!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12)

历经十余年,已经32岁的刘思齐才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自此过着极为平凡的生活。婚后刘思齐先后生有两子两女。可她对岸英的那份感情,却被她永远珍藏在心底!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仅仅两三年的感情生活,影响为什么这么大?

曾有央视主持人问过她,这样是否值得?刘思齐动容地说:“我觉得值得,正是在他的品格熏陶下,我做人做事才比较干净。到现在,我敢说我对得起自己,我没有因为钱财、权利、名誉等,弯过一次腰,求过一次人!”

这份情感里,不单单有爱情,更因为毛岸英是她人生路上的风向标。所以在她一生里,始终与毛岸英牵扯不断。因此在她心里,始终有一个心愿——去大榆洞祭拜毛岸英!

这些年,她陆陆续续去朝鲜祭拜,却一次都没去过大榆洞。但不管是自己,还是已过世的毛泽东,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去大榆洞看看。原本一个简单的心愿,直到75岁那年,刘思齐才携毛泽东的子孙、自己的子女来到大榆洞。

昔日那段情缘,这一天总算有了结果。和以往不同,这次刘思齐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的。以往来朝鲜扫墓,更像是纪念、回忆。而这次,完全不同。

大榆洞,是毛岸英牺牲的地方。这里,有更多的意义。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13)

1950年11月25日,在志愿军总部作战时处理电报的毛岸英,被敌人的汽油弹终结了生命。 知道真相的刘思齐,觉得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侵染了毛岸英的鲜血。念及当初岸英牺牲的情景,饶是过去多年,刘思齐依旧不免落泪。

和普通战士献出生命不同,他的牺牲过程难以想象,无法忍受。这一次,她从毛岸英的墓前带回来了一颗松塔、一捧土。在她眼里,这些蕴含着毛岸英的英灵。带回来这些东西,就好似岸英陪在自己身边。

多年心愿,终有回应!

可遗憾,依旧还是有的。

当初岸英离开时,并没有好好告别。如今来了大榆洞,她想着能和岸英好好告别,就一个人。坐在他的坟前,一天一夜、三天三夜。这样,也算有始有终。

何为爱情?这或许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两人自少年相识,无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但两人的感情却格外的真挚。

三年感情生活、一年婚姻生活,却成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后来刘思齐有了新的家庭,丈夫也格外理解。即便那些年两个人没再提及这件事,更未说过毛岸英这个人,但彼此都明白,杨茂之理解刘思齐内心对毛岸英的那份感情。

刘思齐改嫁丈夫是谁(刘思齐32岁改嫁后)(14)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因妻子参加毛岸英的纪念、怀念活动,说过任何闲话,也没有表现过任何不舒服、不理解,甚至于连他们的孩子里,都有一个小孩取名为杨小英,专为纪念毛岸英。

或许他人不理解,但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感情绝不能用简单的“爱情”来评判。这或许正是后人所说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下,才使得毛岸英的名字永不过时!

也正是这种精神,即便过去数十年,刘思齐依旧记得那个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岸英哥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