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帮孩子养成这7个习惯

嘿,你们好呀!

老生开学,处于假期生活滞后期,最常出现“假期综合征”。在家和在园生活的不一样让幼儿常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如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沉默寡言、饮食减少,甚至出现拒绝进食等问题。

有的孩子还会出现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遇事稍不合心意便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孩子如果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养成好习惯,再加上园内老师的引导,就会“事半功倍”。以下7个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

01.做事有计划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有些孩子每次考试前就一团乱麻,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当孩子有这方面的坏毛病时,说明在7岁前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做事规则、秩序、有计划,从当下开始,每天引导孩子做计划。正如在跨世纪幼儿园,孩子们自己计划自己今日的“工作”,教师会对其进行指导。时间久了,孩子的计划性就培养出来了。

怎样让孩子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帮孩子养成这7个习惯(1)

02.讲礼貌,善待他人

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微笑待人的人,总是真诚友善、宽容大度,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是受欢迎的人。

怎样让孩子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帮孩子养成这7个习惯(2)

爸爸妈妈应当教会孩子讲礼貌,长久以往,孩子会收获到比礼貌更有意义的人生财富。

0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家长怕把事情交给孩子做的话,孩子会搞砸,可是谁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请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在跨世纪幼儿园,很重视日常生活教育,会教孩子叠被子、自己穿鞋、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做好准备。

怎样让孩子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帮孩子养成这7个习惯(3)

宝贝,有些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完成”

跨世纪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小学后,起床、叠被子、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事情,家长从来不用操心。

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举办“小仪式”庆祝孩子的长大,然后提醒孩子:“你现在走进幼儿园/小学,已经是小大人,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

04.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

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着抢。”

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大人的钱去买东西,看到其他同学的玩具,孩子可能会“顺手”拿回家。这正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造成的,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承担责任。

当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时,不要轻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请先帮助他分清楚:物品是有私人和公共的。对私人物品,不能乱碰;对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就要学会等待。

05.时间观念要强

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但让孩子学会守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10分钟后就关掉电视去做作业”、“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慢慢地,孩子也不会为了偷懒找各种借口。

06.谦虚不可少

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从别人的闪光点中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这么做?”这个时候,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是极有必要的。

曾经有个孩子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可同伴勇于发言,时常得到老师夸奖。孩子听从妈妈的话向同伴请教“秘诀”,同伴大方地告诉他:“反正说错了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怪我们的。”

正是这句话打开了孩子的心扉,慢慢地,这个孩子也跟着同伴主动回答问题,也正是这股劲头,孩子的成绩提高了,性格也越见开朗。

怎样让孩子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帮孩子养成这7个习惯(4)

07.学会反思

孩子在生活中做错事,在学习中做错题是常见的事,如何做到下不为例,这就需要孩子能在错误中反思自己,从而彻底改正过来。

当孩子做错事时,爸爸妈妈请别光顾着责怪他,不妨这么反问:“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吗?”等孩子回答后,认真和孩子约定:“那下次我们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犯了好吗?”

对待学习也是,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够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大大减少错误再次出现的几率。从长远来看,这能够“缝补”知识漏洞,给孩子的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他们一生受益无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