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

文|大翎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1)

荒岛上仅有十个人,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是最后一个死的人杀了他们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是如何在“死”了之后,继续执行杀人计划?凶手到底是谁?他/她为何要精心策划这出杀戮大戏?

这些问题都会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粉丝们喜欢称她为“阿婆”)的名作《无人生还》中一一解答。

“孤岛杀人模式”、“童谣杀人”、“没有侦探”这些推理作品常用的手法,我们在很多作品中都能见到,比如名侦探柯南的《被召集的名侦探》、悬疑电影《致命ID》、金田一系列的《秘宝岛杀人事件》等等。

而阿婆才是这种写法的开山鼻祖,既然是开山鼻祖,《无人生还》免不了有点小bug。凶手最后的独白中写道:“岛上的死亡顺序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悉心安排的。”然而,纵观整场杀戮,每个人的死亡顺序倒更像是巧合中的巧合。

如果罗杰斯太太没有晕倒,如果麦克阿瑟将军不独自坐在海边,如果医生对法官有那么一点怀疑,如果法官的假死有任何一个人识破(比如搬运尸体时被发现装死),如果维拉缺少一丝丝胆量和果断……后面的故事就没法圆了。

所有人的死亡都必须跟童谣吻合,死亡的顺序也必须按照其所犯罪行由轻到重,这种杀人计划基本靠的是天意。因此,阿婆也坦白:“《无人生还》的创作历程比较艰辛,故事里有十个人要接连死去,但情节不能过于荒诞,凶手也不能过于明显。”

为了让凶手“不能过于明显”,她故意刻画瓦格雷夫法官的心理活动。如果我们知道凶手后,再翻回去琢磨这些心理描写,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不合理的。这明显有一种为了让读者猜不出凶手是谁的刻意之感。

但我们也不必过于吹毛求疵,阿婆在1939年为读者们冒了一次大险,也把自己逼入了创作的险地,这番勇敢的尝试必须要给她竖起大拇指。

如果换个角度,把《无人生还》看作一场狼人杀,那些各种各样的“巧合”,只不过是为了让故事进行得更合情合理而已。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2)

这场狼人杀仅有十个人,一个“狼人”,九个“好人”。

天黑请闭眼,狼人开始大刀阔斧。

首先倒下的是富家子弟安东尼·马斯顿,正如童谣第一句“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他是被呛死的(被酒杯中的氰化钾毒死)。

同时晕倒的还有罗杰斯(管家)太太,狼人趁大伙不注意,把过量的曲砜那(一种安眠药)混进罗杰斯太太的酒里,使她在睡梦中死去。——“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天亮请睁眼,安东尼和罗杰斯太太都没有留下遗言,小岛上只回荡着留声机录音对这些人的谋杀控诉,“好人们”一个个疑神疑鬼,坐卧不宁。

此时,狼人抓准机会,跑出来充当“法官”主持大局,凭借其出色的口才,以及德高望重的身份,一路引导众人的想法。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3)

“预言家”是麦克阿瑟将军,他本该预言谁是凶手,却预言了所有人的死期:“我们之中没人能活着离开这座岛。”说完这句精准的预言后,预言家在暴风雨中毫无意外地被K.O.。——“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而罗杰斯夫妇本该是情侣,可是上帝出了bug,如同阿婆也会出bug一样,罗杰斯太太死掉那会儿,罗杰斯没有跟着一起死,而是晚了那么一丢丢。——“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平民里有一位气定神闲的老小姐布伦特,永远站在道德高处,即使害死人也依然问心无愧。她引来了致命的“小蜜蜂”,嗡嗡嗡地在脑门前飞来飞去。——“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到这里必须提一下“女巫”同志阿姆斯特朗医生,他手里的两瓶毒药,没毒死狼人不说,还被狼人拿去杀平民(毒死安东尼和布伦特的氰化钾)。“女巫”不但粗心大意,后面还充分展现出他那让人无语的迟钝。

显然,“女巫”的解药也用错了地方,没用在平民身上,用在了狼人身上。瓦格雷夫法官的假死如果没有阿姆斯特朗医生的帮忙,这整出戏也就烂尾了。——“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狼人得到解药后重生,也成了幕后大咖,在场景中行动自如,杀人计划顺畅无比。“女巫”失去所有药水,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个人认为阿姆斯特朗医生是整个杀人计划中的关键)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4)

剩下三个“好人”的精神已接近崩溃边缘,“守卫”布洛尔连自己也没守住,最后被狗熊雕像压死。——“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接下来的关键是维拉,虽然她只是一介平民,但被狼人赋予最高的评价:“她真是一个集胆量与智慧于一身的姑娘。”维拉在与“猎人”隆巴德的对决中,抢过对方的手枪,且果断地扣下扳机,小姑娘好样的。——“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最后就是狼人碰运气了,他需要维拉上吊自杀,但讽刺的是,维拉在不早前的心里活动是:“她可不想自杀。她根本无法想象轻生的念头。”这么一个无法想象自杀的姑娘,最终竟悬梁自尽。——“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最后的最后,狼人瓦格雷夫法官一枪崩了自己,仿佛在向所有苦苦挣扎的“好人”致敬一样,整出杀戮大戏如果没有一丝丝天意,也很难圆满地落下帷幕(辛苦阿婆圆得这么累了)。

可见,最后一个死的人不是凶手,但凶手确实在最后死去。阿婆玩起狼人杀,一定能骗过所有人。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5)

但话说回来,除了精巧的布局和悬念满满的情节,《无人生还》还有什么魅力?

对比阿婆的其他名作,比如《尼罗河上的惨案》或者由大侦探波洛主打的推理小说,这些作品更热衷于解谜,依靠侦探一步步缜密的推理,抽丝剥茧。而《无人生还》则更乐忠于营造惊悚气氛。

阿婆在《无人生还》中花了不少笔墨刻画人物与环境,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再加上那首“死亡童谣”一直在整个故事中萦绕,以及每死掉一个人就跟着消失的小瓷人,这些都为恐怖的环境渲染锦上添花。

在寂静的深夜里读这本小说,仿佛会听到书中人物大口大口的喘息声,那种等待死亡的煎熬给人带来一股难以承受的沉重感。

而阿婆也似乎深信人性本恶,在她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每一位嫌疑人加以排除之时,都顺便嘲讽他们阴暗的一面。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6)

《无人生还》也不例外,一开始凶手预设的留声机录音里,已公开宣布了每个人的罪状:开车撞死两个小孩却毫无愧意的富家公子、故意指派部下上前线送死的将军、醉酒做手术使人丧命的医生、作伪证害死人的警察、教唆小孩出海游泳而致其溺水身亡的家庭教师……

阿婆在设计罪案的同时,也在试图阐释所谓“罪”的含义。她借人物之手,对这些法律之外的罪恶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算,颇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味道。

但我们再细品,总觉得有那么一点诡异,这点诡异在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也深有体会。众人打着正义的牌坊,把杀人之事做得如此理直气壮,甚至设计出“每人各插一刀置人于死地”的这种充满仪式感的犯罪手法,实在让人汗颜无比。

同理,在《无人生还》中,那个代表着所谓“正义”的瓦格雷夫法官,精心策划这场无人生还的狼人杀游戏,何尝又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发泄一腔无处释放的怒火而已?他最后说的那句“我一直深深地感到,正义应该战胜一切”才是全书中最让人感到讽刺的。

阿加莎狼人杀:阿加莎无人生还(7)

所以,这个故事真正让人吃惊的地方并不在于凶手那些难以为人察觉的作案手段,而是凶手干出这种荒唐之事背后的动机。如果说阿婆的其他作品中还有小胡子波洛的幽默作为调剂,那么在《无人生还》中,就只剩下满满的压抑之感。

阿婆的嘲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声色俱厉的批判,批判那些钻法律空子的人,也批判那些自以为是上帝,肆意惩罚别人的人。

由此可见,阿婆并不是第一次在作品中对法律进行“违背”,刚刚提到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也是其中一例。这些对“罪”与“罚”的讨论其实也属敏感地带,很容易跟现实出现矛盾。

但作为一名推理小说作家,阿婆并没有局限于,或只专注于犯罪本身的诡计与逻辑,反而把法律与伦理的范畴大胆地置于台面,赤裸裸地展露人性的黑暗,以及法律的不完善——这也是阿婆最大的魅力所在。

至于法律、伦理、罪罚的探讨,我始终认为,罪恶之人总有惩治之道。法律的完善靠的是理性的人为,而非魔鬼的冲动。虽然艰难的忍耐不可避免,但受屈灵魂的呐喊,必能被听到!那些作茧自缚的罪人,也必将堕入牢笼之中,无从脱逃。

我是爱读书的大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来探讨有关读书的那些事儿。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