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

周总理生前为我国鞠躬尽瘁,在他死后也一直受到人们深深地怀念和敬重。

可是,在1997年中国银行的一次内部审计时,却发现一生清廉的周总理私人账户中,竟然有46万元人民币。

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这笔钱都是一笔巨款,那么,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

中国银行调查组费尽周折后才查出,这笔钱是一对夫妇匿名捐给国家的。

令人吃惊的是,这对夫妻中的妻子,是个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英国女子。

那么,这对夫妇为什么要匿名将钱打到周总理的账户上?周总理为什么将钱放置在自己的账户这么多年?这笔钱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2)

周总理意外收到一笔巨款

1967年,刚刚熬夜加班的周总理起身为自己倒一杯热水,却有一个警卫员敲了敲门,将一封匿名信送到了周总理的手上。

匿名信上写着:“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想要将自己的多年积蓄捐给国家,用于社会建设,因为不知道具体途径,所以我们将这一万两千英镑汇给了您的账户,希望您能帮助我们。”

周总理看着这封匿名信,心中感到非常感动,但是他认为,这个钱不能收,因为这是个人存款,周总理立刻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查出汇款人,将钱还回去。

可是人海茫茫,在科技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想要查出匿名汇款人又谈何容易呢?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3)

于是,直到周总理去世,工作人员也没有找到汇款人,而周总理因为忙于国事,也渐渐地将此事忘记了。

时隔多年,周总理账户上有巨额存款一事却把整个中国银行吓了一跳,毕竟,周总理是不可能有这么多存款的。

那么,为什么周总理不可能存这么多钱呢?

因为自从1955年刚开始实行工资制度的时候,周总理的工资是600多块钱。

但是在1960年9月26日,在毛主席带头“降薪”的情况下,周总理、毛主席、朱德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工资都降为了404.8元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4)

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工资为350元,两人加起来每个月不超过800元,再加上周总理要供孩子念书,平日里衣食住行都要花钱,所以是不可能存这么多钱的。

那么,周总理有没有额外的收入呢?

没有,虽然周总理经常发表文章或讲话,报纸刊登出来后,会给他寄来稿费,但是他从来都是将这些稿费退回去或者上交给国家,自己不留一分。

作为国务院总理,周总理难免要在谈论公事后请客应酬,但是周总理总是掏自己的钱买单,不会让国家来出这笔钱。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5)

周总理吃饭、买药都是自己掏钱,就连本来是应该公家掏钱的公共用品,他也是看见缺了什么就自己掏腰包购买了。

因此,周总理是个“月光族”,时常还要靠老婆邓颖超的“接济”过日子。

虽然周总理在公事上花钱很慷慨,但是周总理对自己却有些“抠”。

周总理穿在里面的衬衣,总是这里补一块、那里补一块的,他说:“只要是不影响外观就行。”

工作人员看见他裤子都磨毛边了,问道:“国民党官员们都穿的新做得上好面料的衣服,您穿这样不好吧?”

周总理却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剥削人民的,不能和他们相比。”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6)

每当工作人员想要给他做衣服时,都被他给拒绝了,他说:“我们国家还一穷二白,我是一国总理,不能带头追求享受。”

周总理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一荤一素,这顿吃不了的菜,会留到下顿再吃,饭粒菜叶子掉桌子上了,他也会马上夹起来吃掉,不浪费一粒米饭。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也和人民同甘共苦,他只吃糙米,不吃猪肉、精米饭。

有人担心这样吃没有营养,他日夜操劳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周总理却说:“现在有的人都吃不上饭,我这样已经很好了。”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7)

每当工资有剩余时,周总理就会将钱以党费的形式交给公家,据统计,周总理除了每月正常交的党费外,还额外交了14000元的党费

周总理夫妇还补助身边的工作人员、生活困难的同志和亲属共计46000多元

这笔钱的来源

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虽然没有找到匿名汇款人,但是中国银行成立的调查组却将这两个人给找到了。

因为这两个人曾经就是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刘道蕊和刘本昆。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8)

他们夫妇并不是恰好都姓刘,而是因为女方本是英国人,叫做多利,在嫁给刘本昆后也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

1.2万英镑,按照1967年的汇率来计算,应该差不多是8.2万人民币,那么,刘道蕊夫妇是怎么获得这笔巨款的呢?

多利是在英国伦敦出生的英国女孩,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英国工人,1939年,21岁的多利本在英国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

第二年,因为二战期间英国经济不好,所以她失业了。

经历层层选拔,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录用通知。

那时候,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是中行三大海外机构之一,它的业务范围涉及英国本土、欧洲和非洲大陆。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9)

四年过去了,多利作为一名普通的柜员,一直勤奋的工作,在单位也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人的知识。

她知道中国因为日本的侵略而正处于水深火热的阶段,因此中国银行在伦敦分行设立了两个募捐箱,让海外华侨能够为抗日捐款。

可是这两个募捐箱的来头和去向却大有猫腻一个是以蒋介石的夫人名义所设立的另一个是以红十字会的名义所设立的。

经过长期的观察,她发现蒋介石夫人募捐箱中的钱,大都被国民党的官员拿去挥霍了,而红十字募捐箱中的钱,才真正地用于抗日救国,和救济因为战火而颠沛流离的中国百姓。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0)

因为名人效应,蒋介石夫人的募捐箱里募捐到的钱,总是比红十字会多得多,这样下去,怎能起到真正的慈善作用呢?

因此,多利会将蒋介石夫人的募捐箱,藏到自己的柜台下面,这样捐给红十字的钱就会更多了。

国民党官员发现到手的钱少了很多后,便让募捐官仔细查查,募捐官偷偷地在后面观测了一日,便发现是多利在“捣鬼”。

多利的这个行为让国民党官员很生气,于是,国民党官员就向伦敦分行的经理施压,以私藏募捐箱,企图偷拿存款为由,将多利辞退。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1)

伦敦分行的经理虽然很喜欢这个优秀的员工,但是却不敢和国民党官员硬刚,只得让多利办理离职手续。

多利虽然知道现在经济不好,自己这样离职后,可能无法在英国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却不后悔自己所做过的事情。

不过,多利还是幸运的没有离职,因为她的好朋友刘本昆站了出来。

刘本昆本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才来到伦敦分行不到一年的时间,因为英语说得很好,和多利一直很谈得来。

刘本昆威胁伦敦分行的经理,如果将多利开除,自己就将国民党官员私吞捐款一事告知天下。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2)

伦敦分行的经理因为担心海外华侨知道此事后,对银行的声誉不好,也就没有辞退多利。

多利非常感激这个仗义的小伙子,后来,刘本昆和多利两人日久生情,在1949年成亲了,多利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做刘道蕊

两人成亲后不久,新中国也成立了,中国人民政府开始管理中国银行。

周总理向伦敦分行下达了命令,要立刻冻结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所有资金。

伦敦分行的高层是国民党那边的人,正在忙着将资金转移到台湾省国民党的账户中。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3)

而刘本昆和四个有志青年,因为不屑于国民党官员这些年收刮民脂民膏的所作所为,便联合起来,利用自己的技术手段,将这些资金全都冻结了。

最后,这些钱没有被伦敦分行的高层转移走,刘本昆等人也因为此事得到了国家的重用。

刘本昆被任命为伦敦分行的代经理,负责管理伦敦的一些业务。

刘本昆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想要回到国内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妻子刘道蕊也支持丈夫的决定,她还在1957年加入了中国国籍。

可是,因为伦敦分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来接手,所以刘本昆向中国银行总行的申请一直都没有得到通过。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4)

直到1967年,中国银行总行才同意了刘本昆的申请。

刘本昆交接好手头上的工作后,又和妻子将两人居住的小洋房给卖了。

本来因为英国的房价上涨,他的小洋房是可以多卖一些价钱的,但是因为刘本昆夫妻回国心切,仅仅以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二出售。

两人知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很低,不能和英国的条件相比,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

刘本昆和妻子刘道蕊这些年很节约,将工资都攒了起来,算上卖房子的钱,手上共有1.2万英镑。

因为两人熟练掌握英语,刘本昆在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部工作,负责国际贸易、对外国际接洽等,刘道蕊负责制作总行进口部欧美组的一些单据。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5)

中国银行总行给他们调到的北京岗位,薪水虽然微薄但是可以维持生计,两人思来想去,一时也用不到这些钱,便想着将这些钱捐给国家,用于发展建设。

可是,因为两人刚刚回国,找不到捐款途径,害怕被骗子将钱骗走,便在1967年7月8日,将钱匿名汇给了周总理的账户上,账户名是:代周总理存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也将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也信得过为国操劳的周总理。

这笔钱的去向

将钱捐走、将匿名信寄走后,两人都放下了心,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中。

十几年过去了,两人也从中国银行的新人变成了“老人”。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6)

刘本昆升职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际部副总经理,负责把关本部门的重要事务。

刘道蕊负责培训新来的员工,刘道蕊教育新员工的时候很严格,要求他们能够做到像自己一样:工作认真负责,不出纰漏。

一代代的新员工也正是受到了她的影响,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忱和自豪。

两人都曾经多次获得过先进工作者、系统内标兵等荣誉称号。

1976年1月份周总理去世的时候,刘道蕊夫妇也伫立在送别的街道上,眼含泪水送走了这个令人尊敬的老者。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7)

刘道蕊来到中国后,非常适应中国的环境,也很热爱这个团结向上、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

“虽然我已经60多岁了,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刘道蕊在198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在纸上写下入党申请书时,神情庄严。

夫妻两人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并没有大富大贵,相反,两人的身上也患有各种疾病,时常需要到医院买药吃,刘本昆也经常住院治疗,就像是个普通的老人一样,日子比较清贫。

但是在1997年,当中国银行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找到他们,想要将当初的1.2万英镑换成30年后的467000元人民币,交给夫妻两人时,老人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这笔钱。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8)

刘道蕊说:“这笔钱是要捐给国家的,捐出去的钱岂有收回来的道理?”

丈夫刘本昆点了点头,说道:“我们都老了,用不到这笔钱了。”

那这些钱该怎么办呢?这可把中国银行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愁坏了。

既是如此,刘道蕊便提议,不如将这个钱以刘本昆的名义成立一个基金会,以后可以用来表彰银行的优秀员工。

于是,这笔46万元巨款的去向终于解决了,已经在地下长眠的周总理听到了这个消息,相必也是很高兴吧。

周总理逝世21年后(周总理逝世21年后)(19)

1997年底,便有8名优秀的青年员工获得了刘本昆基金会的奖励。

2007年,刘道蕊已经89岁了,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她的家中探望,为她庆生。

刘道蕊算了算,自己来到中国这片土地上,已经整整40年了,这些年,她一次都没有回过英国,俨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故土,她表示,自己的99岁生辰还要在北京过。

参考文献:

人民网:《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老人报:《中南海高干待遇揭秘:毛泽东带头降工资》

东方时空:《刘道蕊:英镑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