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

文|安林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谦钟素


网上有个段子,相信人家都很熟悉。​

蝙蝠已经尽最大努力长得不像一个食材了,

以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

昼伏夜出,

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

万万还是没想到…

还是被人煮成了汤料。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

这个段子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作者估计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段子本身,却用短短的几句话,演绎了什么是幽默。

在疫情肆虐,气氛压抑的当前,读着这样的段子,人们在爆笑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思考。

好段子,作用真的很强大。

90多年前,有一个段子,曾引起了一场官司,弄得有人丢了官。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2)

一个段子引发的官司。这个段子手叫林语堂,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林语堂。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3)

那是1928年的10月份,当时住在上海的林语堂,写了一个独幕剧《子见南子》,发表在鲁迅和郁达夫主办的《奔流》上。

里面主要写了孔子见南子的一个小段子。孔子当然就是我们的孔圣人,南子就是当时卫灵公的夫人。

其中有一段写南子谈褒姒,说:“须知褒姒是笑你们男子之愚,并不是笑烽火。后来家破国亡,由男子批评起来,反要归罪褒姒,褒姒何辜而遭此身败名裂之谤。”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4)

剧中还写到了孔子见南子歌舞精妙,还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一时呆住的尴尬模样。

孔子为南子声容所动,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行年五十六,到今日才明白艺术与认识人生。是的,这才是真正的诗,真正的礼,真正的乐。”

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孔子,是博学、儒雅、守礼的圣人。然而,林语堂的笔下,他却变成了普通人,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甚至为五色、五声所“迷”。

一向凛然不可侵犯的孔子,被林语堂写成了活泼任性;而一直被视为“靡靡之音”代表的南子,则拥有了生活气息,拥有了自然生命力和美感。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5)

这样的作品一经发布,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将它搬上了舞台。

那时没有互联网,作品当然是在文化人士中流传。其他地方的人把这个作品搬上舞台,也就罢了。可是有个地方,一旦把这个作品搬上舞台,就惹来了大麻烦。

1929年6月8日,《子见南子》被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搬上舞台,这一下可捅破了马蜂窝,触怒了孔子族人。他们认为,《子见南子》污辱和丑化了他们的祖宗,便状告校长宋还吾。结果,宋还吾丢了官。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6)

林语堂虽然没有被牵扯进去,但他真有点啼笑皆非。他说这是众生滑稽相,是“大形滑稽”。

然而,经此一役,林语堂却并没有停下自己段子手的脚步,他又写了许多段子。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7)

平语堂的爆笑段子。

有一次,林语堂在美国讲演,他反复陈述中国文化的优秀。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8)

这时,一个美国少女向林语堂发问了,说:“林语堂博士,你一直在讲中国文化如何如何好,难道我们美国文化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赞美吗?”

林语堂稍加思索,就以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说:“有的,你们上厕所用的马桶比中国的好,它又干净又方便又漂亮。”

这个回答真是妙不可言,一时让在场的美国佬无言以对。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9)

还有一次在台北,林语堂参加一个毕业典礼。前面人冗长的演讲让他十分不耐。轮到林语堂时,已经11点半了。

林语堂站起来说道:“绅士的讲演,应当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大家一愣,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之后就是哄堂大笑。这个笑话,在报纸上登载出来,成了第一流的幽默,被人们争相传诵。

林语堂还有一个笑话,曾经传遍整个世界。

那是在巴西的一个集会上,有人问起林语堂的生活理想,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的情妇。”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0)

林语堂的段子非常多。可是人们就不明白了,林语堂明明是一个小说家,写出了《京华烟云》这样获得诺贝尔提名奖的文学作品,他为什么要当段子手呢?

这是因为,林语堂一生浸润于道家学说,又不断研究苏东坡,同时还借鉴学习外国人萧伯纳,把得来的点点滴滴融会贯通,把自己铸造成了一个段子手的模样。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1)

浸润于道家学说,潜移默化中得了洒脱真谛。

林语堂对道家经典赞不绝口,对其创始人老子和庄子更是崇敬,他甚至将道家看成自己的宗教信仰。

林语堂在《中国的神仙哲学》中写道:“倘若强迫我在移民区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对当地从未听过这种字眼的人,说出‘道家’二字。”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2)

林语堂接受了老子和庄子的诸多思想,又将这些思想用于指导自己的创作,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血液,成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和方式。

林语堂认为学习道家文化极其重要的收获,就是得到了那种神秘的悲剧感。人类对宇宙的博大、丰富和神秘都感到茫然,对自身的生命和能力感到短暂和无奈,人类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感。

但正因为人生的本质是悲剧性的,我们就不能更加悲观,而是要用道家文化的逍遥精神,用博爱、自由、知足、快乐,来消解人生的苦难。

林语堂甚至幽默地提出,假若希特勒是老子,他就绝不会做出那样无知的举动,世界性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中国现代小说多有儒家式和佛家式的作品,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具有儒家文化的内涵,而《西游记》《红楼梦》包含了佛学文化的精神。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3)

林语堂的小说,却沾染着道家风味。

其《京华烟云》,从道家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复杂的人生,使作品获得了和谐,达观从容、自然快乐的逍遥精神隐然而出。因而,被人们称为道家式小说的代表。

逍遥洒脱是林语堂的生活哲学,所以自然而然就会运用它们写出幽默深刻的段子。

除了洒脱,林语堂身上还有一种乐观精神,这是从苏东坡学得的。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4)

林语堂一生研究苏东坡,成了达观的乐天派。

林语堂举家远涉重洋去美国时,他淘汰了许多珍本好书,但苏东坡的资料他却全部带在身边。

林语堂深情地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5)

林语堂1945年开始写作《苏东坡传》,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之一。两年多的时间,林语堂与苏东坡朝夕相处,共话心语。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非常佩服苏东坡,说他哪怕忧患来临,也只是一笑置之。“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6)

林语堂也十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并从中得到快乐。他达观幽默,在家中、在讲演时、在与朋友相聚里,他常常妙语连珠,一派机智风趣。

林语堂悟出了道家的逍遥,学习了苏东坡的乐观,还从一位外国人萧伯纳身上,得到了幽默。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7)

从萧伯纳这个外国人身上,林语堂借来了幽默。

1933年,萧伯纳环游世界时访问中国,林语堂做接待工作,两人之间的对话,就是一个个爆笑段子。

当时给萧伯纳写传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赫理斯,另一个是亨德生。林语堂说前者比后者,文章写得好。

没想到萧伯纳接话说:

“文章好,是的。但是赫理斯这个人真没有办法。他穷极了。所以要写一本耶稣的传。书店老板不要,教他写一本萧伯纳的传。这是他作传的原因。但是,他不知我的生平,他把事实都记错了。而且,刚要脱稿时,他又不幸逝世,将手稿托我出版。我足足费了三个月光阴,编订纠正及增补书中所述的事实。但是赫氏的意见,我只好让它留着。”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8)

林语堂问道:“赫理斯说他原要写耶稣的传,但是据说下笔时情感太冲动了。所以写不下去。”

萧伯纳道:“是的,赫理斯遇见狂浪的人在座,他便大谈起耶稣人格之高尚,但是与安立干教的牧师同席时,他又大放厥词——一如同巴黎最淫荡的神女交谈一般……他死时,只是留给他的妻子两袖的清风。”

林语堂说,希望赫理斯的妻子可以拿到版税。

萧伯纳一口答应,还继续发挥道:“自然的。可笑的是,有些我的朋友写信给我,对书中许多奚落我的话提出抗议,说赫理斯不应该说这些话,而我不应该依他发表。其实这几段话是我自己写的。”

萧伯纳挥洒自如,就像随便扯谈,但却诙谐百出,真如天女散花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那时的林语堂37岁,萧伯纳已77岁,有40岁的年龄差距。可这一老一小的会面,却对林语堂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影响了林语堂的文化观、文学观和生命观,林语堂也从中学得了真正的幽默风趣。

金庸的小说中,郭靖强大的武功,来自于不同师父对他的锻造。而林语堂,也拥有很多师父,他把师父们的武功秘籍融会贯通,写进了自己的段子里。

林语堂,是一个高超的段子手。他说:“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着尽情的幽默来滋润的。”

在当前肃杀压抑的氛围下,我们更需要借助黑色幽默的力量来提振精神。林语堂们,赶快再来几个爆笑段子吧。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一个段子引出一场官司)(19)

【排版|匆匆 审核|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段子手林语堂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原创不易,盗文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