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的演变表格(汉字书法的根源)
我其实想把这个系列力求写得通俗点,更接近口语,但早期的书法史,实在是难写,基本不牵涉人物,不牵涉故事情节,所以弄不好就写成了论文,平生最不爱看论文,更别说写了,肯定糟糕的不行不行的,但没有办法,早期的书法不写,他又不会一下子跳到魏晋去,跑到唐宋去,在那些大神还都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忍受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那个漫长的枯燥期,不幸的是,这个时期还比较漫长,让布丁很痛苦,比如今天的标题,怎么看都是论文,但不这样写,又达不到我的意思,算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记得初中三年级的一场语文竞赛,你听说过语文竞赛吗,不堪回首的是,布丁初三那年还竟然参加过一回,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规律,那几天差点被我们那一批所谓的书虫给打败。没有打败的原因是,有一道题,妈蛋,我们所有的参赛选手都不会,包括布丁本人,对,我也不会,是一个名词,让我们解释,简单的两个字:六书。
那次比赛最终拿了奖,奖了个塑料皮的日记本。那个题目后来查了一下。标准答案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来查资料,这个答案竟然出自《说文解字》,我才初中三年级好吗,特么你让我看《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个汉代的大神!
这就是指事字,头两个字好理解,短的在上面就是上,短的在下面就是下,那第三个字呢,对,就是指的一个人的胳肢窝,太特么形象了,第四个字不是日,日是象形字,后面有讲,是曰,就是说话的意思,于是,就用这个样子表示出来,像是伸舌头吧,反正就是这样,嘴唇子一动,就出来话了,于是就“曰”了,就是子曰那个“曰”,孔老二说的那个“曰”。象形: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全世界的聪明人都一个想法,是啥样就画啥样,先画出来再说。
于是,大致大家的理解也基本一致,反正画出来了,就当字用吧,这就是象形字,看,下面的字,就是这样来的。
会意: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注意,是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的。比如这个:
一边一个“人”,一边一个“木”,人在树旁边歇着不干活,就是休息的“休”。
转注:这个在六书中许老爷子(许慎)讲得好简单,“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也就是说,转注字是一种完全同义词,从语言的角度上来说,它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如今天就只用“老”字而不用“考”字了,“考”的意义用法已经转移。这个可能是方言里会有差异,比方,黄河边上的人造了个字叫“考”,长江边上有人造了字说“老”,而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后来,就合而为一了,于是出来了转注字,大家理解的时候,当成同义字理解就好,咱又不是做学问,别那么认真哈。
假借:这个许老爷子讲得更简单“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根本没有这个字,为了把这个事表达出来,假借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字并不一定是假借字。假借字是以不造新字来表达新义的用字法,即:旧字翻新。而这种借旧翻新的方法,却往往是借而不还。比如,早,假借字是蚤《礼记.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尿”写成“溺”;《庄子》:道在屎溺。咋,不好理解,打个比方吧,你学英语时候,有没有干过这样的事儿,这个词就是这样读的,这个音我不会写,妈蛋,老子有招:
嗯,假借大致就这个意思。
形声:这个造字类型,现在的汉字里多得数不过来,小时候看书,一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根据他的一半先读出来再说,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最害人的造字方法)。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你瞅瞅,气人不,就是这样,一堆字就出来了。跟语言有关的,就是请,请客,跟水有关的就是清,清水,跟太阳有关的就是晴,晴天,跟心事有关的就是情,感情,跟虫子有关的就是蜻,蜻蜓。好玩吧,累死你!形声字其实也很容易读错,不信你看下面,你真的能都读对吗?
算了,学汉语言的童鞋们,学汉字书法的童鞋们,今天就只讲了个开头,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长篇大论才讲到第二讲,可是我觉得有些累啊,你看得累不累呢?其实”六书“还有其他的说法,但大体就是上面这些,先凑合着看吧。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