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列传与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见南子)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去卫国的时候,卫灵公有个叫南子的夫人,强行会见孔子的有趣故事,这次见面之后,孔子的学生子路非常不高兴,结果孔老夫子不得不对天发誓,这个故事也被称为“孔子见南子”。

史记孔子列传与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见南子)(1)

1、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

辱:埋没,动词。

小君:诸侯之妻,名词。

译文:卫灵公的夫人中有一个叫南子的,让人告诉孔子说:天下四方的君子们,如果不想被埋没,想要和我们的国君称兄道弟,必须要见一见国君夫人,国君夫人想见你一面。

2、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

辞:推辞、推却,动词。

谢:推辞、拒绝,动词。

辞谢:动词近义词连用。

译文:孔子推辞拒绝,不得已去见了她。

史记孔子列传与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见南子)(2)

3、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

絺(chī):细葛布,名词。

帷:围在四周的布幕,名词。

稽首: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译文:卫灵公夫人在细葛布制成的布幕之中。孔子进入大门,面朝北方稽首而拜。

4、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

再:两次,副词。

再拜:拜两次。

珮:通“佩”,佩戴的,形容词。

璆(qiú):玉石相碰的清脆声,名词。

译文:卫灵公夫人从布幕中拜了两次,环绕的佩玉撞击声很清脆。

史记孔子列传与孔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见南子)(3)

5、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吾:我,第一人称代词。

乡:通“向”,面对着,副词。

为:通“谓”,言说、告诉,动词。

吾乡为:这是一个语法结构,准确地讲,这是一个“主语 不及物动词”句型的句子。

弗:不、没有,否定副词。

见:看见、看到,动词。

弗见:这是一个独立的语法结构,其实也是一个句子,省略了主语“吾”,吾弗见。

见:进见、会见。动词。

之:她,代词,指的是南子。

见之:这与“弗见”相同,其实也是一个句子,省略了主语“吾”,吾见之。

礼:礼节、礼仪,此处是用作副词,按照礼节、依据礼仪。

答:回话、回答、应答,动词。

焉:句末语气词。

礼答焉:这与“弗见”和“见之”相同,其实也是一个句子,省略了主语“吾”,吾礼答焉。

所以,这个句子其实就是:吾乡为,(吾)弗见,(吾)见之,(吾)礼答焉。解读这个句子的关键就是对于每个字的词性的把握,至于每个字的意思,需要在词性的指导下,在每个字的语义项下,去确定每个字的词义。

译文:孔子说:我(和她)面对着对话,不看她,进见她的时候,按照礼节应答。

6、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说:通“悦”,喜悦的、高兴的,形容词。

矢:通“誓”,发誓、对…发誓,动词。

之:他,指的是子路。矢之:对他发誓、向他发誓。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所:若、如果,连词,if。汉语中的连词的使用方式,和英语中连词的使用方式有相同,也有不同。

不(fǒu):同“否”,不如此、不是这样,动词。对于这个字的词性的确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予所不者”这句话中,必须有一个动词,否则不成立,确定了“不”是动词之后,再去确定它作为动词在这个句子中合适的语义,能够与上下文相一致的语义。

者:...的话,名词后缀,把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名词结构。

厌:憎恶、嫌弃,动词。

译文:子路(对此)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让上天嫌弃我!让上天嫌弃我!

最后这两句话,按照传统历来的校注和断句方式是这个样子的: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传统注释对于这两句话的解读和理解,通常都是:孔子说:“我原先不想去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不高兴,孔子为此赌咒发誓说:“我要是做的不对,天一定厌弃我!天一定厌弃我!”

这种翻译方式,或者准确地说,这种理解方式,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言解读方式,这是一种非常主观和模糊的解读方式,并没有一个解读的标准,这样对于原文的理解非常不准确,也根本无法让人体会到古文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按照语法知识和逻辑去解读这两句话,就是上面文章中的这种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