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主要性格特征(李逵明明凶神恶煞)

《水浒传》中,梁山有一百零八好汉,这些人当然不可能都是主角,绝大多数其实是跑龙套的,比如什么杜迁,宋万,王定六之类的,凑个数字而已,甚至包括排名前几的关胜,呼延灼,都不是主要人物,那主要人物有谁呢?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他们当然是主要人物,他们的剧情构成了《水浒传》主体,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逵主要性格特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李逵主要性格特征(李逵明明凶神恶煞)

李逵主要性格特征

《水浒传》中,梁山有一百零八好汉,这些人当然不可能都是主角,绝大多数其实是跑龙套的,比如什么杜迁,宋万,王定六之类的,凑个数字而已,甚至包括排名前几的关胜,呼延灼,都不是主要人物,那主要人物有谁呢?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他们当然是主要人物,他们的剧情构成了《水浒传》主体。

我在这里还要问一个人:李逵。

大家觉得他是主要人物还是龙套呢?这个没有任何争议,李逵绝对是主要人物,但是,李逵这个主要人物,似乎和上述这些人不太一样,为啥这么说呢?大家仔细想想,《水浒传》中,有什么和李逵相关的关键剧情吗?这当然是有的,比如和张顺大战浔阳江,李逵杀四虎…

但是,这些章节属于“单章”,李逵的剧情其实并不连续,这和林冲,武松等人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如果把李逵的剧情去掉,《水浒传》的主线也不受影响,该打祝家庄就打祝家庄;该打曾头市就打曾头市…

但是,这样《水浒传》的剧情就没那么丰富了,也没这么好看了。

也就是说,毫无疑问,李逵属于主要人物,虽然李逵并不是主线人物,但他对《水浒传》的剧情起到了极大的丰富作用,数百年来,老百姓对李逵这个角色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也成为中国文学中经典的“莽汉”形象,后续文学作品中的牛皋、孟良、程咬金等角色均受其影响。

对于文学作品中李逵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大家是不会讨厌的,但是,现实中,你希望碰到李逵这样的人吗?

只要稍微读过《水浒传》原著的人,绝对会严词拒绝,李逵是什么人?那是天杀星下凡啊,按照书中“罗真人”的话说,是因为“下土众生作业(作孽)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于是,“杀”成了李逵的使命,“嗜杀”成了李逵最主要的特点,在《水浒传》中,江州,大名,东京…李逵两把板斧一路挥舞下去,不知多少人为之丧命,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无辜的!

“…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轮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直杀出城来”——《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这么说吧,如果当今社会出现了李逵这样的人,当场击毙绝对是最佳选择,人民群众绝对会拍手称快。

电视剧中的李逵其实美化了很多

但,如果我这么问:李逵是坏人吗?

这估计大家可能还真的很难回答,即使是清楚的了解了李逵的暴行,大部分人也很难把文学作品中的李逵形象定义为“坏人”,甚至可能很多人还是挺喜欢李逵的,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李逵这个人,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他的魅力在哪里呢?“纯”!

“纯”?对,就是“纯”。

李逵残忍嗜杀,但他的形象和“丧尽天良”的土匪,盗贼,日本鬼子等有根本的不同,后者是因为人性已经完全扭曲,以残害生灵为乐;但李逵嘛,他嗜杀的原因是: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只是随心而为;

李逵杀人,但并不变态。

举个例子吧,“杀人”在李逵眼里,和一些无知的孩童虐待昆虫差不多,他对此没什么感觉,从人性上分析,李逵这个人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对于有些事情(比如杀生),他的价值观是“不完善”,而不是“被扭曲”。

所以,在李逵身上,你会看到一些很无厘头的剧情,典型的就是“李鬼”那一章节:李逵回家接老母亲上山,半路发现“李鬼”冒充他招摇撞骗,李逵大怒要杀他泄愤,但当李鬼谎称自己家中有老母亲要养时,他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书中写道: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饶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甚至,李逵后来还送了他十两银子。

李逵杀人不眨眼,这是恶;但听说对方是“孝子”,则表现出了尊重和同理心,这是善。但无论是善还是恶,李逵的表现都是相当单纯的,他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只是随心而为,这就是个小孩。

理解了这些,大家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李逵这个角色招人喜欢了。

李逵嗜杀当然不假,老百姓也知道,但是老百姓也不是傻子,知道书里和现实里的区别,像李逵这种人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看到,嗜杀者,通常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像李逵这种胸怀坦荡,单纯到可怕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肯定会被社会收拾地服服帖帖,不可能作乱。

但是,对于贪官污吏,老百姓则有着切肤之痛,这种人现实中能看到,而且威胁极大,所以他们对于贪官污吏则是极为愤恨,一直到现在,说到高俅等人,大家仍会务必愤恨。

可能有人会问了:李逵滥杀无辜;高俅贪赃枉法,两者都不是东西,为何“厚此薄彼”呢?

这可完全不一样,李逵嗜杀,粗鲁,没有文化,但是呢?李逵也有优点啊,其对宋江肝胆相照,甚至愿意陪他一起去死;对母亲至纯至孝,为母报仇甚至勇杀四虎;而当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时,则立马翻脸,要拿他问罪(此剧情出于元杂剧,而不是《水浒传》原著)…

忠诚,孝顺,讲义气,勇敢,也有着朴素的正义感,这些,就是李逵的魅力,这些单纯的品格,反而是很难寻的。

当年风靡一时的“水浒卡”中的李逵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李逵大为赞赏:“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

高俅这种人可就不一样了,他看着可能斯文,高居庙堂,衣冠楚楚,手上可能没有沾过血(高俅这种等级的人自然不可能亲自杀人),比李逵高等…但此人已经没有基本的人性,满脑子都是利益算计,也没有起码的人性道德,什么阴谋诡计都能使得出来…

这种人肯定啊,其实还不如李逵。

李逵的“恶”,在于无知,他的本性是“善” ,若是李逵接受了基本的礼仪教化,又能保持这种朴素的,天真的正义感呢?那就是鲁智深了!原著中,鲁智深可是成了佛的。

而高俅的“恶”则是毫无廉耻,他从根源上就是“恶”的,这种人即使是没有高居庙堂,在现实中也只能是市井小人,令人厌恶。

那,李逵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到底追求什么呢?哈哈,这个问题到是好回答,《水浒传》原著中提到了很多回——“快活”!喝酒快活,吃肉快活,跟着兄弟们快活,当然,杀人也快活。但“招安”那就不快活了,为什么?因为招安后会受到朝廷约束(以李逵的智商,根本不懂什么权谋斗争,只知道招安后不快活)

追求“快活”,说来简单,但做到还真不容易,就像现在一样:有多少人的生活真正是快乐的呢?

所以,也难怪李逵招人喜欢,李逵的“喜剧色彩”,实则是多少成年人的心酸。

作者:云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