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飞船返回地球(苏联飞船返回地球)
#历史开讲#
自古以来世界各个文明中都有关于天宫的传说,但直到1971年前苏联发射“礼炮一号”空间站才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然而当第一次进入“天宫”的3名苏联宇航员搭乘“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时,满心欢喜的工作人员却只迎回了他们冰冷的遗体。
“联盟-11号”是人类开展载人航天以来第一次出现宇航员在空间死亡的悲剧,为后来的载人航天乃至空间站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苏联航天
占尽先机却在登月竞赛中败于美国,苏联开辟空间站新领域研制联盟飞船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又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
前苏联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引发美国朝野震动,迫使美国政府决定以倾国之力在197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但是苏联政府在“上升一号”实现太空行走之后,对接下来的太空发展战略产生了重大分歧。
当时苏联航天核心人物科罗廖夫认为应该研发新一代载人飞船和巨型运载火箭,抢在美国之前将苏维埃旗帜插在月球上[1]。
科罗廖夫
1962年科罗廖夫鉴于之前的“东方号”飞船过于简陋,开始设计全新可执行登月任务的飞船。
由于他设想该飞船必须通过太空交会对接的方式与登月舱和助推火箭构成联合体,因此新一代飞船被命名为“联盟号”[2]。
但火箭设计师切洛梅却认为应该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近地空间,1964年10月就开始了能够让宇航员长期停留在太空的空间站方案探索。
显然切洛梅认为打造“天宫”更能赢得各界对太空探索的支持,况且航天探索前辈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沙俄时代就提出“旋转太空站”的设想。
相比之下科罗廖夫的登月方案过于复杂、耗资甚巨,没有得到苏联中央全力支持。
科罗廖夫
直到1965年当苏联政府发现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正紧锣密鼓推行之时,才强令加速发射登月飞船所用的N-1重型运载火箭计划。
然而1966年1月科罗廖夫意外去世导致N-1火箭永远无法完成,1969年7月16日美国以“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取得了登月竞赛的胜利。
没能如美国那样登上月球成为前苏联太空探索中最大的失败,但也让苏联高层终于认真考虑建造空间站。
费奥克基斯托夫被任命为苏联第一代空间站设计师,并且切洛梅设计局研发出了更实用的“质子号”新型运载火箭。
科罗廖夫雕像
1971年4月1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一个长20米、最大直径4米,重达18.4吨的庞然大物。
其99立方米的内部空间能容纳8张大椅子和7个工作台,生活区域有多达20个舷窗。
相比之下“联盟号”飞船长度不过7米、最大重量6.8吨,况且和飞船或后来的航天飞机相比;空间站不考虑搭载乘员往返太空的需要,宽敞的空间完全可以成为宇航员在太空的家。
而且在发射入轨时“礼炮一号”就已经携带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和补给品,从而让人类第一次实现将太空技术应用于服务民生的科学研究。
“礼炮一号”发射
联盟飞船研制过程一波三折进度滞后,三名宇航员不得不冒着危险进入太空然而令苏联航天人措手不及的是空间站发射顺利,可将宇航员送到空间站的过程却意外曲折困难。
由于登月计划进展缓慢又增加了连接空间站的需要,直到1965年联盟飞船才完成可最多携带3名宇航员、可通过对接机构进入空间站的设计方案。其最大的先进性也是最大的难度,就是划时代意义的3舱结构。
之前无论是苏联的飞船还是美国同一时期的“水星”、“双子星”乃至“阿波罗”飞船,宇航员从发射到返航都只能一直被束缚在狭小的返回舱中。
苏联航天人
但联盟飞船第一次在钟形返回舱前面增加了一个近似球形的轨道舱,当宇航员顺利发射入轨之后就可以打开舱门进入轨道舱中。
增加轨道舱的可以扩展飞船的三大功能,首先更大的空间让宇航员可以如常人那样正常的进食、休息乃至解决卫生问题。
轨道舱本身也可以被设计成气阀舱,从而不需要额外机构支持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
第三轨道舱上也可以安装更加复杂笨重的对接设备,从而实现与空间站的连接。但正是由于其设计思想的超前和相关技术的储备不足,联盟号直到1967年2月才发射成功第一艘无人飞船。
轨道舱
对进度已经极度不满的苏联高层否决了再发射无人飞船的提议,于是1967年4月22日苏联功勋飞行员科马洛夫就乘坐“联盟-1号”发射升空。
然而科马洛夫飞行不到半天飞船的导航和控制系统就出现了故障,只得飞到绕地球第18圈提前返回地面。
可飞船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时发生严重干扰,返回舱降落伞因此没有完全打开导致科马洛夫不幸遇难。
“联盟-1号”的失败迫使苏联航天人不得不对联盟飞船进行全方面改进,1969年9月“联盟-3号”终于发射成功。接下来“联盟-4号”与“联盟-5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交会对接,苏联在太空探索方面再一次跑在了美国前面。
科马洛夫
迫不及待的苏联高层这才下令迅速发射“礼炮一号”空间站,并在4月19日发射“联盟-10号”飞船试图与之对接。
但是一味追求进度再一次让苏联人尝到了苦头,“联盟-10号”飞船的乘员使出了浑身解数仍然无法同“礼炮一号”的对接口实现完全对接,最后地面控制中心只能下令宇航员放弃任务返航。
“联盟-10号”的失败让接下来的“联盟-11号”任务进度变得空前紧张,以至高层无暇顾及“联盟-10号”上已经暴露的问题。
当时联盟飞船只适合同时搭载两名乘员,可“联盟-11”因空间站任务过重必须同时搭载3人。
联盟飞船
由于“鹰”式宇航服尺寸过于臃肿,3名宇航员同时挤在联盟号飞船返回舱中活动非常困难,不得不在发射入轨后就脱掉宇航服。
这样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早在1964年10月“上升一号”任务时就出现过,却因为高层侥幸心理而一次次上演[2]。
同时“联盟-11号”的任务组准备也传来了坏消息,原定由第一位实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列昂诺夫;与库巴索夫、科洛丁共同执行任务,却因科洛丁突然被查出肺病只能整体退出。
于是同时训练作为备份的成员组,指令长多勃罗沃利斯基、实验工程师帕查耶夫和飞行工程师沃尔科夫;有幸成为人类历史上进入“天宫”的第一批宇航员,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次飞行将会是其和家人的永别。
列昂诺夫
宇航员如愿进入“天宫”创造了23天历史,返航时却因返回舱失压魂断太空1971年6月6日清晨3名宇航员艰难的挤进联盟飞船狭小的返回舱,于上午8时顺利进入太空。7日9时“联盟-11号”终于追上了“礼炮一号”空间站,这次经过改良的对接机构实现了二者的完美对接。
10时45分多勃罗沃利斯基从飞船轨道舱里打开了舱门,由此成为了人类第一个进入空间站的宇航员。
但三人很快发现由于“礼炮一号”存在设计缺陷再加上已经太长时间无人维护,许多设备一启动就出现严重故障。
幸好经过一番维修后“礼炮一号”达到了基本工作状态,从6月7日到6月29日3名宇航员度过了非常完美的太空生活。他们不但验证了人类可以借助空间站实现在太空长时间停留,而且还完成了一系列生物和医学实验。
联盟飞船返回舱
他们还第一次在太空中操作猎户座1号太空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织女星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光谱图被收录进美国《自然》杂志。
到这时“联盟-11号”任务进展顺利成为了苏联对外宣传的名片,3名宇航员的家人满心期待他们返航之后能够共同庆祝这一次成就。
6月29日21时宇航员依次通过对接机构回到了“联盟-11号”轨道舱,接着对接舱门关闭飞船与“礼炮一号”实现完美分离。
三名宇航员继续在轨飞行4个多小时并向地面汇报说“看见了前方闪烁的流星”,但是30日1时35分轨道舱与返回舱在距地面168千米高度分离时出现了突发情况。
三名宇航员
联盟飞船的轨道舱与返回舱是由4个爆炸螺栓连接的,按正常程序4个螺栓必须依次起爆。但当宇航员按下分离电钮后不知何故4个爆炸螺栓居然同时起爆,一时间猛烈的震动将连接返回舱与轨道舱的换气阀门震开了。
此时2个舱室已经完全分离,换气阀门的意外打开造成返回舱内空气迅速向太空逃逸。尽管多勃罗沃利斯基试图手动将其关闭,然而缺氧让他还没来及把手伸过去就已经无法动弹。
另外2名成员由于位置原因根本无法第一时间行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返回舱内部变成真空。
由于之后的飞船返航程序都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在地面控制中心看来“联盟-11号”的运动轨迹完全正常。
联盟飞船的轨道舱
2时16分早就等候在哈萨克斯坦卡拉扎尔地区的地面人员,用望远镜看到了“联盟-11号”返回舱就搭乘直升机前去迎接宇航员凯旋。
可是当他们发现返回舱后用力敲击外壁向宇航员打招呼,得到的回应却是死一般的沉寂。
待返回舱舱门被从外面打开后,满心欢喜的工作人员都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3名未穿宇航服的宇航员如发射时一样被固定在座椅上,面无表情、眼睛睁得很大却早已失去了知觉。医护人员赶紧把他们从返回舱中抬出来进行心肺复苏,可经历了几十分钟努力只好无奈宣布抢救无效。
联盟11号
调取返回舱设备记录后发现在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后仅仅40秒,3名宇航员的生命特征就完全消失。
随后法医对他们的遗体进行解剖,确认其完全符合由于真空窒息外加体内血液中氮气沸腾所造成的身体损伤。
就这样由于联盟飞船的设计缺陷再加上苏联航天高层的野蛮指挥,三名本可以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更多贡献的英雄竟以这样方式失去了生命。
解剖
隆重葬礼难以挽回苏联航天损失,亡羊补牢空间站终于达到实用造福人类本可以举国欢庆的喜事竟变成了巨大悲剧,3名宇航员的亲属闻讯一时痛不欲生。
苏共中央对此也极为震怒,马上下令进行全面调查并停止了一切载人航天计划。
几天后苏联负责载人航天计划的最高负责人卡马宁将军被解除一切职务,联盟飞船被强令要求只许一次搭载2名乘员并全程穿宇航服。
7月1日苏联党和政府在莫斯科为3名不幸牺牲的航天英雄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16名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到场向宇航员致哀。
葬礼
2日葬礼后苏共中央勃列日涅夫、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和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3位最高领导人,亲自为3名宇航员抬灵并放入克里姆林宫的围墙内。
为表彰他们的功勋并告慰其家人,苏联政府授予多勃罗沃利斯基等3人“苏联英雄”称号。
更加遗憾的是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由于设计寿命偏短再加上没有新的宇航员入驻维护;不得不仅绕轨飞行175天后就失控坠落,为“联盟-11号”的悲剧再添一抹悲凉色彩。
勃列日涅夫
“联盟11号”的悲剧再一次警告世人,载人航天是风险极大的科学探索工程,容不得任何人违背科学发展规律。1971年后苏联仍然继续进行空间站建设,但“礼炮二号”发射入轨后就出现严重故障而提前坠毁。
“礼炮三号”升空后仅实现与“联盟14号飞船”对接,为安全仅一名宇航员曾经进驻。
直到1975年“礼炮四号”同“联盟-17号”完成全部对接与入轨实验项目,终于实现了当年多勃罗沃利斯基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1980年11月底“联盟T-3号”飞船发射成功,才在“联盟-11号”之后终于再一次实现搭载3名航天员同时升空。
多勃罗沃利斯基
值得欣慰的是“联盟-11”后苏联高层再也没有对航天系统乱发指令,反观美国却犯了当年苏联的错误导致两架航天飞机损毁14名航天员丧生。
到今天我国的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建设阶段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神舟飞船从外观到设计思想都相当于联盟飞船的翻版,而中国的决策层在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都始终强调安全第一。
未来随着我国空间站的发展,很可能会迎来乘坐联盟号飞船的俄罗斯宇航员拜访。实现在和平探索太空中合作共赢,才能告慰所有为人类探索太空而献出生命的宇航员。
参考资料
[1]黎成龙.科罗廖夫——航天时代的开拓者[J].航天,1996(04):30-32
[2]程德.征天的历程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坎坷与辉煌(升腾篇)[J].航空档案,2008,第11期:24-31
[3]李大耀,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器的发展史实,航天返回与遥感,2002,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