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

文/星空婉儿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鲁迅

《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首篇,可见其意义深远。《祝福》也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对于《祝福》的理解,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主流思想。

鲁迅在《题〈彷惶〉》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这便是《彷徨》的由来。《祝福》写于1924至1925年间,此时社会黑暗,很多知识分子在思考如何救国,部分知识分子已经觉醒,但是面对这混沌的中国与麻木的国民,他们又深感无奈。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有着“矛盾性”的烙印。一方面他们努力寻求救国之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方面他们对于中国之现状又深感绝望。渴望希望又不抱希望,深感绝望又拒绝绝望。

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充满了悖论:他否定希望,也否定绝望,因此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相信历史在进步,又认为历史在循环;他致力于民族解放,又“诅咒”民族的灭亡;他认为国民无药可救,又一生都在用文字拯救民族劣根性。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1)

《彷徨》


同时期的闻一多曾用“死水”来形容当时的中国:“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每一句“诅咒”中都饱含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眼看着自己国家坠落却又无可奈何,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与悲怆。

鲁迅的《祝福》没有直接将矛头指向社会的黑暗,而是通过写人性来揭露国民的愚昧与麻木。《祝福》刻画了祥林嫂的一生,通过写祥林嫂被迫改嫁、痛苦丧子、绝望至死的经历,来突出其悲惨的遭遇,聚焦社会的矛盾与国民的愚昧冷漠。

有人认为祥林嫂是愚昧无知的代表,从她企图通过“捐门槛”来实现自我救赎可见其愚昧,最终也因为这个举动将自己陷入绝望的处境,在绝望中离开了人世。

也有人认为祥林嫂的悲剧在于“四权”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所谓的“四权”就是指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几千年来,妇女地位低下,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鲁迅曾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礼教,在满口仁义道德的缝隙里我们能窥探到“吃人”二字。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重读《祝福》,发现祥林嫂并非愚昧,而是无奈。她并非不懂反抗,相反,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觉醒者”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2)

《祝福》

一、众人麻木,祥林嫂抗争

“三从四德”是自古对女子的要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此延续了几千年,生生不息。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这样是合理的么?从来如此便是对么?

封建礼教的特点是“吃人”,这样一种荒谬的礼教能在中国横行千年,被国人奉为“典范”,可见国人的精神被禁锢到了何种地步。正是这种“从一而终”的观念如同一把枷锁和匕首,禁锢了祥林嫂的灵魂,绞杀着祥林嫂的肉体。

仔细读《祝福》,我们会发现,祥林嫂去过两次鲁镇。第一次到鲁镇时,大家都叫他“祥林嫂”,因为她的丈夫叫祥林。至于祥林嫂本名叫什么,没有人问起,也没有人在意。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

后来祥林嫂被人掳走,被逼改嫁给了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可惜没过多久,祥林嫂再次成为了寡妇,仅有的儿子也成为了饿狼腹中的食物。万不得已,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

第二次来到鲁镇时,大家依旧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可见在人们的思想中,只有第一任丈夫才是算数的。这正说明了“从一而终”的思想对女子的毒害之深,不仅男子认为女子需要守节,就连深受其害的妇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思想,成为了压垮祥林嫂的最后一跟稻草。

这种思想即便是到了21世纪的现代,也有着深深的烙印。在大多数人心中,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男子离异似乎不是一件大事,离异后很快便会进入第二段婚姻,或者开始第二段恋情;可是对于一个离异的女子而言,她的生活举步维艰,想要再嫁一个从未婚配过的男子,多多少少有所阻力,甚至是女性本身都觉得受阻是应该的。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3)

祥林嫂


面对祥林嫂的痛苦,众人都是麻木的。祥林嫂的婆婆为了挣钱,不惜将自己的儿媳卖给山坳的贺老六,强迫祥林嫂改嫁他人。拿着祥林嫂改嫁的彩礼,给自己第二个儿子娶了媳妇还有剩余,这是怎样一个精明又冷血的婆婆啊。

“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唯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

对于祥林嫂婆婆的行为,没有一人发出指责,卫老婆子甚至认为祥林嫂是交了好运,嫁了一个有力气的男人,上头又没有婆婆,房子是自家的。

贺老六年纪轻轻败给了伤寒,祥林嫂的儿子也被狼叼走。面对祥林嫂的丧夫又丧子,大伯反而趁祥林嫂孤苦无依将她赶出家门,将屋子收走。封建礼教只教妇女“夫死从子”,可是没有人说“子死”又该从谁呢?祥林嫂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4)

鲁迅


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后,大家都来打听祥林嫂的故事,这是出于同情吗?非也,是出于好奇,是为了给无聊的时光增添一点谈资。她们要求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自己的故事,赔上几滴泪水。同为女人,她们让祥林嫂一再撕裂自己的伤口,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增添一抹评头论足的材料。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时间长了,这个故事众人听多了便开始不耐烦了。等到祥林嫂再次抒发自己的痛苦时,众人开始排挤,甚至冷嘲热讽。这么多人了解祥林嫂的悲剧,但是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同情,甚至没有一个人能感受到祥林嫂的痛苦。共情在鲁镇成为了一种奢望。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5)

祥林嫂


众人是麻木的,但是祥林嫂一直是在抗争的。当她察觉到自己的婆婆要将她改嫁时,她选择了反抗出逃,到鲁镇通过自己的劳动力干活,努力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能力,努力地做一个“合格的奴隶”。

等到祥林嫂被捆绑至花轿改嫁时,祥林嫂依旧选择了反抗。拜天地时,她一头撞到了香案角上,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维持最后的贞洁。因为祥林嫂深知,在那个“吃人”的社会,改嫁将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悲剧。两害相较取其轻,祥林嫂选择宁死不屈。

回到鲁镇后,柳妈说祥林嫂下地狱后会被两任丈夫撕扯,祥林嫂吓得魂不守舍,立马选择了“捐门槛”来赎罪。“捐门槛”便是祥林嫂能做的最大的反抗。

祥林嫂一生都在与这不公的命运反抗,可惜她只是一个底层的劳动妇女,没有学识、没有背景,孤苦无依,还要以一己之力抵抗周遭的黑暗与麻木。社会最大的悲哀是欲做奴隶而不得,人间是炼狱,死后无天堂。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6)

鲁迅


二、众人皆醉,祥林嫂独醒

《祝福》中除了塑造了祥林嫂的形象,还塑造了一个“我”。很多人把“我”解读为觉醒的知识分子,而祥林嫂是愚昧的代表。实则未必。

祥林嫂身上有很多矛盾处:她一方面受封建礼教的残害,一方面又渴望独立自尊、自给自足,同时她还会发出灵魂的拷问;一方面她逆来顺受,对黑暗深感绝望,另一方面又努力反抗,因丧子而痛苦不堪。她并非麻木的,对于周围的一切是感知的,其中内心痛苦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与近代知识分子的矛盾痛苦不正一致吗?

祥林嫂具备了“觉醒者”的意识:她最先感觉到痛苦,最多地承受了痛苦,为了解决痛苦,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7)

祥林嫂从丧夫到被迫改嫁,到后来亡夫亡子,她体会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尝遍了人间的悲凉。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同情”,甚至可以“拯救”,可是鲁迅却选择“祝福”。鲁迅为何不以《祥林嫂》为题?抑或是以《拯救》为题?为何偏以《祝福》为题?这样一个悲剧,因何而“祝福”呢?

“祝福”既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旧历的年底,祥林嫂便是死于这样一个“热闹欢快”的时间点。

“祝福”也是一个事件概念,代表着“祭祀”这一主要事件,正是“祭祀”中祥林嫂不被允许触碰任何东西,让祥林嫂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中。

“祝福”同时是一个象征概念,象征着封建礼教下人们的愚昧落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们对于他人的痛苦是无法感知的;同时也象征着鲁迅对祥林嫂这样一个“觉醒者”的祝福。

鲁迅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便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身上的“价值”是什么呢?正是因为她觉醒了,所以才发现“梦醒了无路可走”,所以她只能选择救赎。她捐完门槛后满心欢喜,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终于取得了做“人”的权利,可是社会并没有承认她“人”的地位。祥林嫂不只是“觉醒者”,更是一个“牺牲者”的形象。

世上有无鬼神,祥林嫂是鲁镇第一个发出质疑的人。“我”作为启蒙者,本该救赎祥林嫂,可是在无形中“我”成为了“共谋”。在祥林嫂死后,“我”担忧、害怕、逃避,甚至要去大吃一顿来派遣不安。“我”不再摇旗“呐喊”,只能默默“祝福”。旧中国最大的悲哀,不只是那遍地的愚昧者和麻木者,还有那些不称职的启蒙者。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心路历程(祥林嫂才是勇于抗争的)(8)


结语

祥林嫂一生都在与悲苦做抗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她是个“坚持着、思索着、挣扎着、探寻着”的“先驱者”,是个痛苦的“觉醒者”。在鲁镇的人眼中,祥林嫂如同一个“玩物”,人们将其“物化”,形成了麻木的集体无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自我的“非人化”。

《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犀利地写出了众人的愚昧与麻木,也饱含着“觉醒者”的无奈与悲怆。这是鲁迅对世人的呼吁,也是鲁迅对中国的“祝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