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

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1)


劳动

一个最普通、最朴素、最不具备时髦感的词语

劳动

一个最平凡、最常见、最是人生离不开的行为

因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

都要靠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所以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

纵览中国历史

上下五千年

勤劳、勇敢、智慧

正是中国人民的最大特点

尊重劳动者

就是尊重现在与未来


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世界上没有平坦的路,也不会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环境、促进更好的发展、实现更好的生活。让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现实,新时代幸福美好的巴彦淖尔要大家共同奋斗来建设。当我们的汗水洒向大地,共同的梦想才会落地生根。


“五一”假期

运检六班每次作业前必开班前会

“220千伏线路带电更换绝缘子整串其中一串”,这个读起来有些拗口的作业项目,是巴彦淖尔电业局近期举办的技术比武中的一项比赛。要想完成这个项目,需要班组成员6人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登塔人员身着屏蔽服,在队友的帮助下登上约30米高的高压塔,完成一系列带电作业后安全下塔。这样的操作一般平均需要40分钟以上,可在比赛中,输电管理处运检六班只用了21分钟就完成了。

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2)

一切闪光的成就都来自艰苦的磨练,每一名输电线路工人高超的技术背后,都是无数次认真负责的重复作业。目前,巴彦淖尔电业局输电管理处9组、100余名线路工人负责着近4300公里的输电线路的巡视、维护和检查,每个班组负责的线路里程近500公里,日均巡视检查里程10余公里。巡视检查中,电力抢修车开不过去的地方全靠步行,有些交通条件较差的线路段,从一座塔到另一座得爬一座山,步行两个小时。夏天受植物茂密的影响,他们要拿着望远镜、照相机,抬头循着飞架的输电线路,再用双脚一步步把它们丈量出来。输电管理处运检六班班长花建宗说:“现在的输电网就像蜘蛛网一样年年不断增加,工作量也在逐年加大,大家真的挺辛苦。但是,我们守护的是万家灯火,不能辜负肩上这份责任。”

更大的考验在于带电作业,需要班组成员之间像家人一般绝对信任、紧密合作,保障作业人员和生产安全。运检六班的郭鹏达是个东北小伙子,去年10月从东北电力大学经校园招聘来到巴彦淖尔,进班组还不到4个月,也参与了前不久的技术比武,并取得个人第三名。每次他登塔检查前,作为工作负责人的花建宗都要再三确认他的各项安全设备是否佩戴完全;登塔过程中,保护人员会密切关注他每一步动作,并不时喊话提醒他注意安全。

每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这些默默奉献的电力工人组成的“小家”在艰苦环境中守护着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大家”,用忠诚与责任奏响了光明的乐章。


车间主任卢法波

“我得保证出去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3)

卢法波调试新设备

近日,记者来到恒丰集团厂区一号车间时,说好等在这儿的卢法波没见到人影,车间负责人杨经理说:“肯定又跑到新设备那边去了,他根本就闲不住。”

在恒丰集团工作了一年多的卢法波已经是企业的技术骨干,现在是保障车间主任兼一号车间打包班长。

保障车间负责企业3条生产线价值约1.5亿元的电仪、锅炉和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刚到企业时,大学专业是工程自动化的卢法波被分配到这个部门。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好学的卢法波就集中精力掌握设备情况,摸索面粉生产加工设备的基本性能,遇到不懂的上网查、买书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掌握了各类设备的“脾气”,又用3个月时间把设备图纸和保养手册逐个吃透。卢法波说:“各类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图纸记不住的话根本找不到毛病出在哪儿。”现在,各类设备什么时候需要保养、哪些关键部位需要重点关注他都很清楚,保养手册和图纸也都了然于心,小故障很快就能找到症结所在并予以解决。

这段时间,他正在自学PLC编程(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计划下一步对生产线进行技改,根据需要加装相应控制器直接应用于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启停、故障报警,提升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技改的最终目的还是提升产品品质,这是以后的趋势。”卢法波说。

最近,卢法波任班长的打包车间马上要引进一批用于码垛的工业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后,平常需要15名工人操作的7台打包机器只需要8人,不仅大幅节约了人力,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作为打包车间班长,卢法波还要负责每小时检斤5袋、筛面3袋的产品复检任务,这是产品出厂前的一道重要关口,也在下一步企业技改的计划范围内。

卢法波认真地说:“品牌就是价值,我得保证出去的产品都是合格的。每次听到人们说恒丰面粉好,我心里就特高兴。” 在这个年轻人身上,记者能看到新一代技术工人的创新力量和社会担当。


环卫工人李梅

“靠双手吃饭我觉得挺光荣”

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4)

李梅在街面上巡回清扫

你我身边都有这样“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年365天,不论春秋寒暑、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他们亮橘色的身影巡回于大街小巷,让城市环境更加洁净亮丽。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

47岁的李梅已经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14个年头。日前,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开着自己的小电瓶车往单位赶,急着回去和同事清理一批要运往垃圾点的废旧家具。

和许多有责任区的环卫工人不一样,李梅所在的市政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机动大队称得上是全公司工作范围最大的一支队伍:临河城区东起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至绕城公路、南到原磴口收费站、北至临白路,偌大的一片区域,队员们作为清扫任务的机动力量,随时待命、指哪儿打哪儿。平时,她就开着小电瓶车在街上巡回配合责任区的同事进行清扫;哪里有需要马上清理的大件垃圾,她和同事们就要搭单位的农用三轮车前往清理。虽说有午休时间,可他们大多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

每逢节假日,人们最放松,他们最忙碌。李梅记得今年最忙的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五,那天全队17个队员中的10个就守在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拉着半人高的垃圾桶不停巡回,将清扫车扫不起来的矿泉水瓶、报纸、零食包装等捡起来清理掉。从傍晚7点多一直忙到凌晨2点半,他们共清理出近50桶垃圾,不停地弯腰捡拾让他们累得直不起身子,可是看着花灯照耀下景区重现整洁面貌,他们觉得自己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

“靠双手吃饭我觉得挺光荣,而且,现在市民对我们越来越支持理解了。有时候中午加班,我和工友就近在餐馆吃饭,好几回店里不认识的客人悄悄替我们结了账,我们挺感动的。大家认可我们的辛苦,我们很知足。”李梅笑着说。


护士长苏瑞琴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的职责”

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5)

苏瑞琴填写手术巡查总结

4月25日下午4点,临河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苏瑞琴刚从第10场手术中完成巡查,回到办公室填写巡查记录。她说,这是本月来单日安排手术最少的一天。

与每台手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站上手术台就片刻不离不同,有着近13年手术室护士经验的苏瑞琴,工作职责覆盖病人运出病房、接受手术到送回病房的全过程,她需以高超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指导监督各环节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确保手术规范、准确、安全:术前,核对病人的身份信息,检查病人的身体姿态是否会压迫病灶,手术所需器械是否消毒并准备到位,做好术前访视和沟通;术中,随时关注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的工作是否严格遵照工作流程操作,若发生突发情况立即加入抢救,确保患者安全;术后,做好苏醒观察定期访视。平时,她还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等。

2017年,临河区人民医院共完成4600多例大小手术,苏瑞琴担负了其中绝大部分手术的巡查任务。每年冬季手术安排都最紧张,有时一天要进行三四十台,苏瑞琴可能要同时巡查多台重要手术,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忙起来都顾不上回家,就在手术间隙端着盒饭扒拉几口。我们知道老是吃盒饭不健康,但是病人要紧啊!”苏瑞琴说,“我从来没有动过转行的念头,护士就是手术台旁的战士,一切要以病人为中心,这是我们的职责。”

“病人要紧”,这是采访期间苏瑞琴说得最多的话。谈到工作太忙对家人特别是孩子照顾不够,她的语气中有愧疚,可是“病人要紧啊”。说起突发状况抢救时的惊心动魄以及病人转危为安的欣慰满足,她说再多付出也值得,因为“病人要紧”……

巴彦淖尔日报社记者 王紫丁 文/图

最美的劳动者是最靓的人(巴彦淖尔最美的劳动者)(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