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详细景点(级索春秋之风景名胜)

位于昭阳湖东岸的古阳城遗址,至今还略有地貌,古老的北沙河从遗址西北角靠城而过,入运河故道故城北墙外和东墙外两条相连接且垂直的护城河,遗迹犹存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晋阳古城详细景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晋阳古城详细景点(级索春秋之风景名胜)

晋阳古城详细景点

位于昭阳湖东岸的古阳城遗址,至今还略有地貌,古老的北沙河从遗址西北角靠城而过,入运河故道。故城北墙外和东墙外两条相连接且垂直的护城河,遗迹犹存。

古阳城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城池。在东西约1000米,南北近900米的范围内。

(和本市东南五十里的昌虑故城大小类似。曾经探测到昌虑故城东西长1000米左右,南北长600米左右,与古阳城很相像。)

后王晁村和西王晁村处于古城遗址之内,前王晁村北和东王晁村西或小部分占至城内。古城遗址南有护城河,深4米多,宽30多米,长300多米。

今源自赵坡煤矿的排水河道(小龙河)斜穿城址西北角隅西南而下。

南城墙外五百米许就是东西向北留公路S343,济微公路S104从遗址东部南北贯穿。

据说,1975年深秋,本大队公社社员在北王晁村北挖河培堤时,曾挖掘出商周至汉代的古墓群。诸多的文物,有似龙山文化时代晚期夏代之际的石斧、商代和西周时代的陶罐,战国时代的箭簇,汉代的五铢钱,以及东汉之后各个时代的铜钱币。

另在村西,村民们还曾挖掘出汉代或先秦时代的石匣棺,和原始社会末期的瓮棺葬。

据说护城河南30米处有皇姑墓,传说是皇帝的女儿葬在这里。又传说村南还有万人坑, 坑西有行刑台(不详)。可见,在未形成城邑汉代之前,甚或更久远的原始社会时,先人们就在濒临古老的泗水东畔,这个或本是地势稍微高亢的地带聚居生息了。

古城正中间位置在后村之前,后村和西村之间附近。解放前这里是个古庙所在地。土庙台南北长160余米,东西150余米、高约2米,台上建造有佛教的佛祖庙和观音堂,有道教的人祖庙。

中间一条南北道路,将土台分为东西两台,此两台传说就是当年隋炀帝东巡而建的行宫处,后毁于战火。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盖房挖台,挖出了石器、骨器、陶器、铁铜器和大量的秦砖汉瓦,印证了此处是古人类文化遗址,同时也是古城遗址。(清末民初,以及1928年军阀混战,本村陈姓联合村民筑起的高3米的土坝子。或应是以原城墙轮廓为基础圈筑而成。里外遂有“坝子里”、“坝子外”之称。

据碑碣记载,唐贞观二年(628年)建佛祖庙,俗称东庙。金大定十年(1170年)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重修 ,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该庙改义学,碑刻有清咸丰帝师、翰林王东槐捐资五百块银元的记载。院内大殿高约十米左右,殿塑佛祖神像,两旁立十八罗汉。

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建人祖庙,俗称西庙。庙碑刻有重修记事和炀城来历。院内正中大殿神龛里塑坐姿人类始祖盘古,左伏羲氏像,右黄帝氏像。大殿两侧塑地藏王和十大阎君。

明万历元年(1573年)创修观音堂。清嘉庆年间重修观音堂,并立碑记修庙经过和捐资施主名单。观音堂中塑观音菩萨,右塑普贤真人合手骑大象,东塑韦驮韦驮将军持降魔杵,西山塑有善财童子拿斩妖剑。观音后上方塑有十八尊神像。

每年三月三、十月一是热闹的古庙蘸会。

村西坡的西面是现通称微山湖的昭阳湖,附近湖泊,因平阳县古时曾经叫做平阳湖。

在湖里发现不少石碓、石磨、石辘滚石器等明显的村庄遗迹,这说明在湖形成之前,这里曾是很多古老的村庄。

传说后王晁村六十年一现海市蜃楼,每当六十年一到的隆冬十分起雾的时候,就会在茫茫的雾气中出现一座隐隐约约、虚无缥缈的古城,因此坊间流传着 “后王晁起雾--现城 (成)” 的歇后语。其实“后王晁起雾--现城 (成)”,“现城”恰恰是“县城”,后王晁有“县城”,所以世传音讹,且并附会了想象。

在北齐至隋代,平阳县开始废弃。阳城在唐代已为废县城。唐代唐贞观二年在古城中间部位的高台上首建佛祖庙,这个建庙的地方无疑就是处于城中间,故平阳县县府所在处。

古炀城遗址考略

古炀城,又谓之阳城。处昭阳湖东畔,在滕州市区西四十华里许,级索镇王晁村。

西汉中后期,阳城为侯爵国。汉景帝时封刘辟疆子刘德为阳城侯,封邑于此。刘德子刘向,即西汉有名的文学家。刘向子刘歆。刘歆王莽时封红休侯,又再封阳城侯。后废封。

《魏志》记载“鲁郡阳平有滕城,(蕃)县西五十里有炀城。”

南北朝刘宋(420年~479年) 、北魏(386年~534年)时期,撤消公邱县,(公邱县,汉武帝改秦、汉初滕县为公邱县。公邱县,一说设在今姜屯镇庄里村,一说设在秦、汉初滕县滕县城,也即今姜屯镇滕城。)在此设置阳平县。东魏时短(534年-550年)沿制同北魏,北齐(550年—577年)时,把阳平县,连同周围的薛县、合乡县、昌虑县城、永兴县、永福县等六个县并入蕃县。且将沛县、高平县、南武阳县等数县的局部县境也一并划入蕃县。至隋代开皇六年(586年)蕃县改名滕县,县境空前扩大,成为全国最大县。

按《山东通志 疆域》载“南朝宋大明元年(457)置阳平,属兖州鲁郡。”至北齐初,阳城实际作为阳平县城约百年左右。

北魏太安三年(457 年) ,撤公邱县置阳平县,属沛郡。东魏武定五 年(547 年) ,阳平县属兖州部鲁郡。北齐废蕃郡设蕃县,撤消阳平。

北齐至隋初,阳城已经是个废县城。但按明版滕县志“炀城 相传隋炀帝驻跸之所。”传说隋炀帝沿运河东游南巡,舟行运河曾于此驻跸,后来阳城易作炀城。但史书无载,或为传说。“阳城”、“炀城”或本为同音之讹。

清道光版《滕县志 艺文志》之滕县级索龙龄(字印麓)所作《阳城考》载道“滕邑之西四十里有古城基,高数尺,实中与汉公邱、昌虑、合乡诸城形制相同,传谓之炀城,或阳城之讹也。”

先贤龙龄也早言之同音之讹,根据龙先生所记载,古阳城城墙的基础残迹当时依然是高数尺,与汉公邱、昌虑、合乡诸县城的形制相似。

又传说当时隋炀帝在阳城 驻跸之前,先遣名叫“王晁”的大将于阳城筑行宫,以后用人名“王晁”代地名。不详,未有资料可寻,或是传说。

据民国年间版《滕县乡土志》载“古迹 古阳城在前后王晁之间,汉楚元王曾孙刘德封阳城侯即此。”

从隋朝阳城易为炀城始,直至明、清、民国年间,史料上均有炀城之名。西龙岗《杜氏家谱》云: “杜氏十三世祖,于唐代为炀城令。 ”

(炀城令,不确。北齐时已撤县,此为故城,应为炀城乡。唐代在县政权以下乡村基层社会设置有两类组织,一个是乡、里,一个是村、坊。前者是准基层政权;后者属于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在唐代乡、里机构中,并没有"乡"长官,里正是乡的实际负责人)

1983年滕县文史办在编著《山东省滕县地名资料汇编》时,会同县文物工作者曾在此前、后王晁村间,四王晁村中,查有古城基高数尺,另城隍濠微迹依存,这可能是城墙厚实的拐角处残遗。今因盖房、种田等原因,城迹已无明显迹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