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简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历史比小说精彩(6)

‬嫉妒与膑刑

孙膑,具体名字不详,因为被施以膑刑,称为孙膑。可能是因为自卑,他的真实名字并没有典籍记载。

古时候人们对身体非常看中,比如以前讲到过的智伯,他能成为继承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的胡子很漂亮。孙膑极有可能因为被处以膑刑而不想让自己的真实姓名流传下来。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早年在外游学,据说与庞涓一起拜入了鬼谷子门下。

孙膑简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1)

鬼谷子也是一个传说级人物,与多位战国时期的大佬有关系,时间跨度近百年。

所以也有人认为鬼谷子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一个特殊的称呼。

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对人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还有之前讲过的赵襄子、韩康子等,鬼谷可能某个地点的称呼,所以鬼谷子有可能和墨家钜子一样是一个特定的称呼(比如小说中经常将他定为鬼谷门的掌门人特有的称号)。

庞涓与孙膑是同窗,所以他也明白孙膑的能力,自知比不上孙膑,心中充满了嫉妒。但是一直隐而不发,直到他出师后前往魏国获得了将军的职位。

成为将军后,庞涓就将孙膑骗到了魏国,陷害孙膑,“依法”对他实施了膑刑,并且在孙膑脸上刺了字。

囚犯刺字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刑罚,刺字算是刺青的起源。到了宋朝时期就连一些士兵也要刺字。于是刺青纹身行业飞速发展,起初是为了遮挡这些字,后来一些地痞流氓为了增加威慑力,也在自己身上纹身,所以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里面有许多人都有纹身。

这一点也被来中国学习的日本人带了回去,一直传到现在,日本的黑社会基本上都有纹身,而且出现了身份越高纹身面积越大的现象。

膑刑:有许多种,有的是削去玻璃盖,有的是砍脚,有的是连小腿一起砍掉。孙膑具体受了哪种刑法并不明确,大多认为是被削掉了玻璃盖。总之孙膑这辈子是无法再用双腿走路了。(写这段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玻璃盖怪怪的[捂脸])

我不知道庞涓当时在想什么?是想留着孙膑好嘲笑他?还是舍不得这位天才直接陨落?又或者师门有不能杀害同门的规定?

总之庞涓没有杀孙膑,这也给了孙膑逃生的机会。

趁着齐国使者前来魏国之际,孙膑偷偷面见了齐国使者,最终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来到了齐国。

‬围魏救赵

在魏文侯、李愧、吴起、乐羊、翟璜等人的努力下,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崛起的国家。

击败秦国,夺去河西之地,让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秦国喊出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击败中山国,占领了中山国,差点让中山国灭国。

又击败了楚、宋等国,一时天下谁与争锋。

但也因此与同为三晋的赵、韩两国渐渐疏远。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魏国当即发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

赵国向齐、楚求援,齐威王决定发兵救赵。

齐军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准备交给孙膑统领。但是孙膑以身体残缺为由拒绝了,最后由田忌统军。

孙膑从魏国逃出后就是受到了田忌的赏识,被他收为门客。除了身体残疾外,这也是孙膑不愿统军的原因吧。

当然还有我们课本上学到过的田忌赛马,这是孙膑刚加入田忌门下时帮他出的主意。

田忌想要带兵直接前往赵国,但是孙膑却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孙膑说:如今魏军精锐都在赵国,国内必然空虚,我们何不直接攻打魏国都城?等魏军前来救援时,他们长途跋涉,我们则是以逸待劳,必然能取胜。

于是田忌转道魏国都城,魏王急忙下令军队回师,庞涓率领八万魏军回守都城。

而田忌则让人在桂陵这个地方以逸待劳,大败魏军。

孙膑简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2)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也叫桂陵之战。

‬成竖子之名

桂陵之战中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倒是把庞涓抓住了。

不过孙膑并没有报复庞涓,最少应该没有在身体上伤害庞涓,比如砍掉他的双腿。

在多国干预下,魏军撤出邯郸,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齐国把庞涓放回了魏国。虽然是败军之将,庞涓依然坐在将军的位置上。

后来魏国又以庞涓为大将发兵攻打三晋之一的韩国,此时天下齐、魏最为强大,所以韩国派出使者向齐国求援。

齐王犹豫要不要救。

有的大臣认为应当速速发兵,吞并掉韩国,魏国实力就会大涨。

有的认为应该等双方打的差不多了再救。

还有人认为韩国也不是好啃的,不如不救,坐山观虎斗最好。

这时孙膑回答道:此时韩、魏双方的士兵都还处于亢奋的状态,战斗力最强,现在救援就是在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攻击,一定要等到双方疲惫的时候再动手。到时候韩国一定会更加亲近齐国,而魏军疲惫,也好给予痛击。

齐王认同了孙膑的建议,表面上答应了韩国的请求,但是就是不发兵。

而韩国军队得知齐军就要来救援后也是士气大振,奋起反抗魏军。但是经历了五次大败却依然没有等到齐军。

见双方斗的差不多了,齐王这才发兵,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

孙膑依然没有让田忌直接去找魏军主力,而是用老办法,直冲魏国都城,又上演了一场【围魏救韩】。

魏王派太子申(太子就是魏王继承人的意思,他的名字叫申)统帅全国剩下的精锐前去抵御齐军,同时庞涓也放弃韩国回师救援。

孙膑知道魏军看不起齐军,当然因为有吴起留下的魏武卒机制在,此时的魏军确实是天下少有的强悍军队,所以他设计增兵减灶的谋略。

第一天十万灶,第二天五万,第三天只有两万了。

当时魏军兵力已经强于齐军,只是人命并不是玩游戏,魏军也不会真的和齐军拼死一搏,他们只是在后面驱赶。

庞涓在后面追赶齐军三天,发现了这一点,他认为这是齐军素质不行,只是三天就逃了一半多。

孙膑简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3)

可能是庞涓被俘的时候,孙膑对他做了什么,又或者是想杀孙膑斩草除根,于是丢下步兵,亲自率领骑兵追击。

孙膑计算到庞涓的队伍夜晚会到马陵这个地方,于是在马陵埋伏上万弓箭手,以逸待劳。

并且命人将最显眼的一颗大树的外皮剥掉,亲自写下了“庞涓死于此”。

孙膑简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4)

庞涓行军至此,果然发现了那棵树的异样,命令军队停下,他则是带着火把前去查看。

刚刚看到树上的字,庞涓立刻惊出一身冷汗,知道自己中了埋伏。

想要命令军队返回,却看到满天箭雨落下。

自知无力回天,庞涓拔出宝剑自刎,死前大喊一声:遂成竖子之名。

竖子:可以理解为蔑称,翻译成小子。

庞涓死前喊的话居然是:到底还是让那小子成名了。

如果庞涓嫉妒心不是那么重,就没有田忌的戏份了。庞涓为将,孙膑为军师,说不定魏国能达到一个新高度。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马陵一战,魏军损失惨重,就连太子申也被齐军俘虏。

也是从这里开始,打的秦国瑟瑟发抖的魏国开始走下坡路,而随着秦国的崛起,魏国再无翻身的可能。

下集待续……

求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