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送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究竟有着怎么样的事迹,被浪漫潇洒的李白如此推崇?

宿建德江送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1)

中国传统都有“三不朽”的说法,即立德立功立言。唐朝那时自然也不例外。像李白,27岁时已经名满天下,比李白年长12岁的孟浩然也是文章与声名已经闻达天下。但是这都是立言,最末流,所以都想着入仕。

孟浩然也是如此。于是,他便应好友王维之邀,前往长安一试其缨。

孟浩然毕竟才华横溢,在大学讲学藏诗,满座皆服,一度成为京城里文人雅士与王侯公卿府上常客,前景更是看似一片光明。

然而,生活往往充满着惊喜与意外。

孟浩然的至交好友王维,年少得志,弱冠之年便已中了进士头名,出任太乐丞。

有一次,王维在宫中内署值班,感觉有点憋闷,就把孟浩然也偷偷地带了进来。

说巧不巧,玄宗皇帝竟然临时起兴,前呼后拥地领着内侍宫女们,驾临到了内署,看样子是要对王维嘘寒问暖一番。

最难消受是天子恩,王维违制通规,将外人领入宫中内署,怎么敢面圣呢?

好在孟浩然这时倒是急中生智,直接躲在床底下去了。

待玄宗进来后,一向潇洒自如的王维,竟然屡屡词不达意,使得玄宗生疑。

简单几句盘问,孟浩然便灰溜溜地从床底钻了出来,叩请天恩浩荡。

玄宗自然不会认为,孟浩然这么一个名土,会是大胆刺客,便就此揭过了此篇。

既然得遇明主,前途近在眼前,孟浩然又岂能放过良机,便开始吟诵他的诗《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敞庐。不才明主弃....”

孟浩然才吟三句,玄宗便已大怒:“住口!岂有此理!”

王维听了,更是差点跺着脚跳了起来。他不禁暗暗埋怨起来:自己这位老友,真书呆子呀。他竟在此时此刻吟出了这等颓丧之诗,真是不知好歹。

原来,孟浩然所诵之诗,是他早年失意之时所创,根本就是一首求仕不成之后的归隐之作。此诗下笔伊始,便尽是哀怨之情,“不才明主弃”一句,玄宗终于大怒而起。这是赤裸裸地污蔑与诽谤啊!朕何时弃你?

玄宗最终认为,此等小事,不值得让他堂堂天子失了仪态,就只说了句,“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便将孟浩然遣出宫外,自然也不录用。

不得不说,唐玄宗还是很有帝王风度的,若不是他的大度,诋毁圣上的罪名,绝对要让孟浩然吃不了兜着走。

被放还归山后,孟浩然也懊丧不已。

然而,历史似乎总会重演,几年后,孟浩然迎来了他在仕途上的又一次转机。

喜欢提拔后进的韩朝宗,被朝廷派往襄州担任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他听闻孟浩然幽居山林,便约他一同前往长安,想要为他播扬名声,然后举荐朝廷。

凑巧的是,临行之日,孟浩然家中有老友前来,大家把酒言欢,兴致十分高昂,有人就提醒他道: “君与韩公有期。”

孟浩然酒气上涌,立时叱责道:“业已饮, 遑恤他。”所以,最终都未赴约。

韩朝宗虽然恼怒他爽约不至,但还是亲自前来拜别,或许是酗酒过多,孟浩然这

时依然拿架子,更别提赔礼道歉。

于是,为他延誉京城一事,只得告吹。

所以,李白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翻译过来就是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而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我李白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孟浩然内心估计是:“宝宝心里苦啊,宝宝不说。”

风流二字在古代经常用来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与现代风流二字的意思还是有些区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