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养心的书(一本打通认知任督二脉的书)

最近参加一个读书训练营,有位同学介绍一本书说:“《认知觉醒》打通了我认知的任督二脉,从此我的认知有一个飞跃” 我很好奇,参加这个读书营的应该是一些本身就爱阅读,并有一定阅读积累的人啊,看到“打通任督二脉”几个字我突然觉着这本书好神奇,莫非像吸星大法之于令狐冲,乾坤大挪移之与于张无忌……我很想读一读这本“宝典”翻开前言我看到作者介绍了两种人“醒着的睡着的人”和“在合适年纪睁开眼睛的人”,读书这么多年,很怕自己是那个“醒着的睡着的人”,这让我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读完我明白了为什么同学说“打通任督二脉”如果说我曾经是那个“醒着的睡着的人”那么,通过这本书教给我的十三个“招式”,我的眼睛逐渐睁开了下面我把这十三个“招式”分享给大家,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提升自己养心的书?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提升自己养心的书(一本打通认知任督二脉的书)

提升自己养心的书

最近参加一个读书训练营,有位同学介绍一本书说:“《认知觉醒》打通了我认知的任督二脉,从此我的认知有一个飞跃。” 我很好奇,参加这个读书营的应该是一些本身就爱阅读,并有一定阅读积累的人啊,看到“打通任督二脉”几个字我突然觉着这本书好神奇,莫非像吸星大法之于令狐冲,乾坤大挪移之与于张无忌……我很想读一读这本“宝典”。翻开前言我看到作者介绍了两种人“醒着的睡着的人”和“在合适年纪睁开眼睛的人”,读书这么多年,很怕自己是那个“醒着的睡着的人”,这让我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读完我明白了为什么同学说“打通任督二脉”。如果说我曾经是那个“醒着的睡着的人”那么,通过这本书教给我的十三个“招式”,我的眼睛逐渐睁开了。下面我把这十三个“招式”分享给大家。

1,

大脑构成有三个部分:原始脑,情绪脑,理智脑,如何让这三个部分各尽其职,物尽其用。

原始脑和情绪脑我理解为本能脑,理智脑我理解为认知脑。

本能脑常常目光短浅,即时满足,认知脑看的更长远,更理智,更有智慧。

本能脑运行速度是理智脑的275000倍,认知脑相对好弱鸡啊,所以常常我们想要变好,却总是被即时满足拉着走。

认知脑想要早起,本能脑想要在热被窝里不出来。认知脑想要锻炼身体,本能脑怕累,觉着这个时间不如躺着刷刷手机…… 硬钢不是办法,三个脑一直这么纠缠下去,只能让自己筋疲力尽。发挥每个脑的特长,让看的长远,更理智,更智慧的来做决定,运行慢就不让他做事,就把做事的任务交给运行比较快的本能脑。

这么分工明确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让认知脑更有能力去支配本能脑行动了。这也是我们不断提高认知的目的之一吧。

2,

如果再有模糊的焦虑向我袭来,我一定要探明真相,直视它,解决他。

人生像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我常常容易焦虑,有时候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有时候会抱怨怀才不遇,有时候会抱怨家里的人不够理解自己……

很多时候我不去管它,也不会去想一下是什么问题触发了我的这种情绪,只等这种情绪自己消散,但其实问题不解决,它永远都在。

那年有个帖子在网上爆传,讲华为员工的中年危机,由别人就想到了自己,好好盘点了下自己有什么,能做什么,原来我一直焦虑于生活的不安全感,焦虑于前途的不可控,能做点什么才能避免这种危机呢?

然后开始储蓄,理财,读书...... 现在想来这才是面对模糊的最正确姿态,探明究竟,直视它,解决他。

3,

用感性帮助自己选择,用理性帮助自己思考。

感性脑属于天性部分叫本能脑,它处理信息的速度是理智脑的275000倍,它很快但不周密,没逻辑. 理性脑处理信息相对很慢,但很周密有逻辑。

知道这个方法之后我做了一个尝试,那天读一篇小短文《鹅毛压的父亲喘》,我用感性脑去发现阅读中比较触动自己的点,然后理性脑的去提问和思考。直到我真正的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羁绊,直到我能从一个父亲身上看到全天下的父亲的普遍的爱,直到看到那个时代贫苦人民一种普世的生存价值观...... 我真的很惊喜,感性让我有个切入点,理性帮助我深挖,二者配合就像开动了学习的双核引擎,让我的理解力有了很大飞跃。

4,

元认知,站在自己之外认识自己,帮助规正自己。

我第一次接触元认知这个概念,书里也叫它“灵魂伴侣”。

我想象了一下,这个灵魂伴侣应该是像自己的影子,一位很智慧的伴侣,能够作为傍观者观察自己的处境和情绪,当面对危险时能及时叫停,当恐惧时鼓励安慰自己,当骄傲时也提醒自己收敛锋芒……

这个灵魂伴侣还叫做反思,常常帮助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孟子有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曾国藩更是有写日记复盘的习惯。这些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也许就是能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吧。

反思复盘,以前偶尔会做,以后我想付诸纸上,坚持做一下,看它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改变。

5,

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更好。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说过,他们取得现在的成就,最需要的能力就是专注力。

我想了下投入100%和70%是各是什么状态,投入100%我会想的很深,很细微,我想的越深越细微我就越容易专注,而当我只投入70%的精力时,我只能做一些很浅层的思考,这70%又很容易被另外的30%干扰,时间浪费掉了,也达不到真正的深度学习,而在一个领域学有所成,最需要的就是深度学习能力,否则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

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不投入足够的精力达不到足够的深度。要做什么就专心做什么,尽量不要有70%这种情况出现

6,

关联:打通读书和改变的重要一步。

很长时间读书就是寻求心里安慰,摆脱焦虑,很少做链接,书里的人是书里的人,我是我。即便是有些地方指导自己的生活,也是凭感觉。

我喜欢读实用类书籍,我像读小说一样读,读完合上就收起来了,我从来没想过要去做关联,要去总结行动灵感。那天小墨老师说:“实用书籍的正确读法就是行动”。怎么行动,我从来没特别的做过这个操作,那就不行啊,每次的作业都有针对性行动,那就要倒推了,要行动,我就要联想一下课程的内容和自己哪些方面相关,以前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现在通过这个方法,再联想一下会产生什么效果,觉着靠谱,那就改变行动模式。

一旦把关联放在心上,思维就敏锐很多。“

读史使人明智”,人人耳熟能详,读历史最大的聪明之处就是用古人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关联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我们的做事方式上。战国时期,如果在秦国灭了韩国之后,其他的国家能把韩国的遭遇关联到自己身上,是否能联合起来抗秦,是否能会扭转历史或者改变历史进程呢,不得而知,应该不一样吧。

会关联的人更睿智,会关联的国家也会更智慧吧。

7,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以前写东西在日记本上,全凭自己喜好,甚至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都不去看看,后来有了公众号,就会整体把握一下,结构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清晰等等。

有了作品意识,让我更懂得修正了,修正就带来了进步。

作品意识却不仅仅是文章,我之所以把这点拎出来是因为我想到了,其实我们的作品又何止写的文章,我教过的学生是我的作品,我的孩子是我的作品,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作品,我是否有作品意识呢。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恐慌,好像没有把他们当做我的作品,我希望这个作品呈现出什么样子呢?我是否为优化这些作品而做一些努力呢?真的做的太少太不够了,我把这个事情记在小本子上,最近要好好思考这个事,如何对这些“作品”做一些优化。

8,

请学会休息。

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

这句话给了我一个重击,我一直就是那个休息就会焦虑的人。回顾这些年,我不是很辛苦的做事,就是在很辛苦的焦虑,因为不做事我就焦虑,不能也做不到让自己很轻松的享受休息,每到休假我就会给自己安排很多的网课或者学习计划。所以我最近很大的困惑是:我的精力有点跟不上,不知道如何做调整。精力跟不上就影响专注,不够专注就会大大降低做事效率,就让我更烦躁。

我没想到精力不济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不会休息。那天写阅读成长史,我写了自己疲惫的现状,老师说:“我们都是努力太久的人,以至于都忘记了休息,不会休息了。” 差点没有大哭,很简单的一句话,觉着深深被理解被安慰了,也很释放。

李大钊说:要学就学个踏踏实实,要玩就玩个痛痛快快。

学会专注,也要学会休息。

9,

你怎样度过早晨就怎样度过一天。

这里我学到一个概念“增强回路”,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如果早上起来就读书或者锻炼,一天的精力就会呈现聚合状态并不断增强。

如果早上起来就刷手机,注意力就会分散,每一次点击都使这个状态不断增强。分散的状态足够强,就需要更大的意志力去把注意力归拢,这等于自己给意志力和注意力使袢子 我回想了下自己,最近早上一般都是以阅读来打开这一天,整天状态都很好,一般不会有什么遗留未做的事情。

上个周末,我周日早上起来就躺床上看了个电影,之后又看了会手机,一天昏昏沉沉好像啥事也没做,荒废了。

所以,在早上大脑处于归零状态的时候,怎样打开这个早晨,决定这一天的状态,一定要关注自己早上起床那一刻的选择。

10,

做一个不计得失的傻瓜。

我们和目标之间可能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所以有时候我们做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直到有一天看到目标了才庆幸自己做了这个事情。

我学的是师范专业,毕业之后进了企业,没有当老师,但是业余我也没完全放弃这个行业,有时候还是喜欢翻翻《诗经》这类很文学性质的书,几年前有机会去考了心理咨询师,我也不知道有啥用,就觉着总不能闲着荒废时光,就在去年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做了一个儿童国学老师,我发现无论是这些年看过的书和还是学过的那些心理学知识,都找到了用途。

这之前的很多很多年,看不清自己所做的有什么用,就觉着他是正确的,也一直坚定的做了,有一天就这么拨云见日了。也许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越努力越幸运吧”。

现在我仍然有我想要坚持的东西,我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里,也许离目标太远,我还看不见,我仍然需要做这个不计得失的“傻子”,总归相信在这个方向我能越走越好。

11,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是技能就可以通过操练变的更厉害。

我看到这句话想到前两天老师也说过一句话:“读书有用是一种能力。” 这两句话都给了我暴击。

首先我没觉着他们是一种能力,他们在我这就是个词,一种类似于评价标准的词,我不知道它们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第二我学到了怎么习得这两种能力,通过不断的行动和反馈习得这两种能力。无论是认知还是读书有用,想变的更厉害就要和改变联系在一起,有没有去行动,有没有让自己发生改变。

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12,

警惕:脑子里存在大量事情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读书,写作,练钢琴,当老师,工作,最近又多了要上读书写作训练营的课和交作业,还有买房的各种杂事…… 上周我觉着我的脑子处于停滞的状态,塞得太满,带宽不足,人变的迟钝了。做事慢很多拍。

接下来我要精简自己脑子里的事情了,少即是多。

好在读书写作营月底就完美收官,买房子也基本走到了最后一步流程,后面把我的事情精简到读书,写作,当老师,工作,尽快恢复我的行动力。

13,

要为自己而做,为自己而写。

记得2019年运营颍河书院公众号的时候,每次都要考虑受众想要看啥,还要考虑作为一个国学公众号应该怎么写才不失水准,然后按着读者的需求去写东西,按照书院的定位去写,没多久就写的疲惫不堪。给自己设置的框框太多了。

李小墨老师有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一种思想一种方式方法,先是影响了你,才能通过你的文字感染其他人,去影响到其他人。” 这和我要求我这边的小孩写作文的原则是一样的,你写的文章先是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到自己身上却是没有做到。

以后,我要为自己而写,写那些曾经对我影响很深的思想和人,写那些我很想写的文字。

让这种热爱不再受其他框框约束,相信热爱的内驱力会支撑我想一直写下去。

关于认知觉醒给我的内功,我总结了上面十三个招式,我没总结的还有很多很多,至此,我才觉着我睁开了认知的眼睛,相信以后会把更多东西看的更加清晰。认知上像上面那位同学说的,从此打通了任督二脉,有一个飞跃。

文:袁靖(公众号:女儿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