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

50年多前,有人指出声音也能杀人,后来,在一些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人们将声波拿来作为武器,或是用来震碎玻璃,在《功夫》这部作品中,包租婆的狮子吼,专治各种不服,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声波真的可以被当成武器吗?它的威力究竟多大?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1)

在了解声波的威力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声波的属性被细分为强度和频率,它的强度单位是分贝,频率单位则为赫兹。通常来说,人们说话的强度大多处于50-60分贝之间,电钻启动时的噪音,大约能有110分贝左右,而我们在看到的喷气式飞机,它的引擎能产生140分贝的声音,这种声音理论上来说,能够让人们丧失听力,它也达到了欧盟界定的能让人类听力完全损害的最高临界点,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2)

还有一个事实是,其实理论上来说,当声音的强度超过85-90分贝的时候,这种声音就能对我们的耳蜗造成伤害了;而当声音达到240分贝的时候,它能产生的危害足以让一个人的脑袋爆炸,所幸的是,声波的作用在地球上会不断地扩散从而减弱,这使得240分贝的声音也无法达到致命的程度。之前,欧洲航天局在制作出这么一台大型声学设备后,曾得出过在密闭的环境里,声波确实可以杀死人类的结论;不过,他们也补充到,在室外这种空旷的地方,声波会因分散传播导致自身的强度被迅速衰减,所以很难置人于死地。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3)

要知道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的方式产生,它会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扩散开来,这里说的介质主要说的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毋庸置疑的是,不存在介质的话,声波就无法传播,显然,处于真空环境下,声波就会失去意义;难道说,声波的力量就可以完全忽视了吗?答案是否!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4)

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因声波没有质量,这才使得声波能够轻易地穿过介质,它们自然也能穿过人体。还记得2005年的时候,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震碎了玻璃杯。他震碎玻璃的强度从记录来看为105分贝,虽说这看上去的确很强,但要用作武器的话还是差了很多。如果我们从频率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声波的威力即将开始变质了!科学家们得出人类的听力频率范围在20-2万赫兹之间,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听力频率范围在6000-1万赫兹左右,我们习惯于将频率超过2万赫兹的声音称为超音波,低于20赫兹的则被人们称为次声波。而今,我们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得知,次声波拥有让人丢掉性命的能力,比方说,飞机起飞的时候,轰鸣声能够让鸟类丢掉性命,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专门研制了声波武器,例如声音武器等,那声波究竟有何种魅力,让人们将声波视为武器呢?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5)

这还要从最初提出这个设想的法国人弗拉基米尔·加夫雷奥说起,他是声波武器之父,当年,他提出声波武器的是时候,被不少人指责,人们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感到无法理解。加夫雷奥并没有因此闷闷不乐,他开始一门心思的证实,自己的设想可以成立,这也让当年那些吐槽他的人感到尤为震惊。没错,很久以前,加夫雷奥真的做到力量,他让声波成为了武器,原因就在于他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当声波的频率低于20赫兹的时候,此时,声音的振动频率和人体器官极为接近,这意味着什么?答案是两者之间会产生共振,人体会因此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这种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它甚至可以穿过建筑物,当年,人们将这种声波命名为次声波,还指出,7赫兹的次声波能够轻松穿过十多米厚的墙,而7000赫兹的声波往往只要一张纸就能阻挡它。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6)

这种结论让加夫雷看到了希望,他认为这就是“全新的武器”,自那以后,声波就被作为武器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事实上,次声波的威力比你想的还要可怕,在相关研究中,人们发现了次声波武器的确有着很大的优势,例如次声波武器的隐蔽性很高,传播速度也很惊人,但人们在研究次声波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1986年4月的时候,一个团队因技术上的疏忽,导致次声波逃出了实验室,这使得16公里外,处于室内的20人以及在田间劳作的10名路人,在同一时间失去了知觉,几秒后,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块,后来给出的尸检报告显示,这些人全部死于脑血管破裂。这让加夫雷奥明白,次声波武器存在一个致命的劣势,那就是“不分敌我”!因此,他改变了研究方向,2001年的时候,他们研制出了“次声波智能战士”,人们将这种武器称之为“无形的杀手”。这么看来,虽说人类无法听到20赫兹以下的次声波,但是次声波的存在的确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次声波有哪些威力(声波也能作武器)(7)

毕竟它可以悄无声息地完成远距离击杀的成绩,但目前来看,人们研制出来的次声武器,在实用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真正会在实战中用到次声武器的国家很少很少,现在来看,次声波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预测自然灾害、临床治疗或是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