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价格变动因素(土豆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在十九世纪爱尔兰的土豆灾荒时期,土豆的价格产生了大幅上涨。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高昂的价格并没有阻止人们减少购买土豆,相反的,土豆的需求量反而随着价格一并上涨。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收入替代两种效应说起。

一、收入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土豆价格变动因素(土豆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1)

以百事可乐和披萨饼为例,每条曲线上的点表示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都是相同的,每个点又对应相应的百事可乐数量和披萨饼数量,也就是说不同数量的可乐和披萨饼可以给消费者提供相同的满足感。I2曲线表示的消费者满足程度又高于I1曲线。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就可以从I1这个较低的无差异曲线升级到I2这个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但并不代表消费者每一种商品都会买得更多。例如,从图中A点到E点,虽然消费者满足程度提高了,但其买披萨饼的数量却减少了。

二、替代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收入效应让消费者的选择在不同无差异曲线移动,替代效应则是让消费者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移动,从而决定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例如,如果披萨饼价格上涨,消费者就倾向于买更多的可乐来达到相同的满足程度,消费者选择的点就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三、总效应

现在我们回到土豆的问题上,因为土豆是作为一种主食存在的,是一种必需品;而肉类则是一种非必需品,我们可以拿这两者进行分析。当土豆价格上涨时,相当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少了,收入效应就会让消费者多买土豆而少买肉,因为土豆比肉便宜。而从替代效应来看,土豆的涨价会让消费者趋向于买更多的肉。但因为土豆的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导致消费者对土豆涨价的反应是多买土豆,少买肉。

经济学家用吉芬物品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违背需求定理的物品,这个术语是以最早注意到这种可能性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的名字命名的。每一种物品受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种物品在不同条件、不同时间受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一种物品是不是吉芬物品,需要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下分析。

需求定理:反映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曲线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相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下一次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政府税收的几种方式,以及其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欢迎大家关注不迷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