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教学经验交流(幼儿园课程范式转变)

幼儿园课程教学经验交流(幼儿园课程范式转变)(1)

· 姜勇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 004

8303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一.“心生命”课程泛爱众的童年启蒙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一句名言,“教育非他,乃心灵转向”,意思是说教育的目的是要关心人的精神跃迁或者说美好心灵的成长。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很多学者的认同与褒扬。在不少中国学者看来,心灵转向的教育就是关心“心生命”的教育。例如,在中国香港创办了新雅书院的钱穆就指出,教育不仅要关注物质生活的“身生命”,而且还要关心精神生活的“心生命”。“其他生命,都是以物质生活为主,心灵精神只是一种副作用,而人类生命,却似反转过来,以心灵精神的生活为主。其他生命,像是以物质生活为目的,心灵生活为手段。人类生命,则以心灵精神生活为目的,而以身体物质生活为手段”。

“心生命”的课程需要从孩子们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开始,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懂得如何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向善、崇美、求真的心灵种子

“心生命”的课程会时刻要求教育者思考: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了安全、自由、幸福并具有一定挑战意义的良好环境了吗?

“心生命”的课程会时时向园长和教师提问:我们始终能坚定地做到用激励、鼓舞、支持等以善至善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们实现心灵的成长吗?

“心生命”的课程会时刻要求我们不忘教育的初心,不断鼓舞教育者做到“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并随时反思我们真的做到在纯洁、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优良品质的种子了吗?

“心生命”课程至少可以用以下两个主题课程来体现。

(一)“万物生灵”主题课程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们心中已有的“爱”,要把孩子们内心的“爱”牵引出来。例如,我们注意到义务教育课程教材选用了很多冯骥才老师的作品,如《珍珠鸟》《捅马蜂窝》《日历》《献你一束花》等。冯骥才老师的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对万物生灵的热爱娓娓道来,对每一种小生灵都温柔以待,亲切温暖,读来令人感动。受其启发,笔者认为,“心生命”的幼儿园课程可以积极创设激发孩子们热爱“万物生灵”的环境与主题课程。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创设“回归田园”课程

真实的、优美的、生态的、活泼的大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萌发孩子们对万物生灵的热爱与关心。

陈鹤琴先生就指出幼儿喜欢野外的生活,“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研究”。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会遇见许多小生灵,雨中散步的蜗牛,低空盘旋的蜻蜓,啮咬松果的小松鼠,透出浓郁香气的蘑菇,这些对萌发孩子们对万物生灵的爱心大有裨益。

近些年来在欧美等国的一些地方流行“森林幼儿园”,“挪威幼儿园关注幼儿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幼儿在自然中的感知和体验,在自然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也与挪威人酷爱户外活动,以及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密不可分”。只要天气允许,挪威卑尔根的教师就会带着孩子们到周边森林来一场郊游,将森林当作孩子们的主要课堂。挪威卑尔根的好几所幼儿园都流行每周一次到附近小山里的“远足”活动,那里的老师们有一句名言,“没有不合适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衣服”。我们看到了卑尔根的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在森林里爬树、趟水坑、翻滚、收集树叶,甚至野炊烧烤,而且卑尔根附近的七座小山都有适合幼儿园小朋友攀爬的木制的简易设施。这种回归自然的森林幼儿园在北欧、北美、英国、德国等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借鉴森林幼儿园回归自然、拥抱田园的思路,给予儿童亲近自然的教育机会与可能。

2.借助一些优秀绘本来引入“万物生灵”的主题课程

法国科普作家艾曼纽·乌赛创作的生命三部曲(也可以看作是热爱万物生灵三部曲)系列绘本。绘本《在我脚下:土壤中的生命》带领孩子潜入地下,探索土壤里的世界。当我们经过田间小路或者是公园花丛,孩子就会突然告诉你,“你看,蚂蚁”“你看,虫子”等等,孩子们会用自己特殊的万物有灵的视角来关注这个世界上微小的东西。

《在我之前》带领孩子穿越时光,了解生命的起源,这是一首写给孩子的宇宙生命诗篇,用色彩鲜艳的画面演绎水中生命的出现、生命从水中走出、恐龙出现了、猴子越来越机灵、婴儿在妈妈肚子内的生长、宝宝的诞生等。

《夜幕之下》带领孩子们回归自然,聆听黑夜里的声音,特别是一些夜间活跃的生灵如宽翅树蟋、园睡鼠、猫头鹰、两栖动物。

有意思的是,庄子心中的理想家园也就像是回归田园的森林幼儿园,“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

(二)“我来帮你吧”主题课程

如果说“万物有灵”主题课程关心的是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的话,那么,“我来帮你吧”主题关注的则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弱势人群”的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具体的教育建议有:“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等等。”笔者认为,除了这些教育活动,我们还应引入“关心弱势人群”的教育内容,以激发孩子们的同情之心、关爱之情、利他之行

1980年,湖北省一名9岁的小学生刘倩倩以一首《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的小诗获得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大奖。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块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这首诗歌读来令人感动,因而有幼儿园教师将其引入到孩子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以儿童帮助儿童为主题的诗歌很多,这首诗却另有一番新意,它没有局限于同学、邻居、朋友之间,也没有局限于学习、生活、友谊等方面,却通过独特的想象把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与作品中的‘我’巧妙地连起来,可谓匠心独运”。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弱势”的人群,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引导孩子们去关注、去关心。有心的教师会选择一些相关的绘本开展教育活动。如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汤米·狄波拉的绘本《先左脚,再右脚》就动情地描述了温馨、动人的亲情,年龄大的爷爷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是需要关心关爱,需要呵护照料的“弱势家人”。

巴比刚生下来的时候,爷爷巴柏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巴比学走路的时候,巴柏耐心地说着:“先左脚,再右脚。”一步一步教会了巴比。突然间,巴柏中风住医院了。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巴柏虽然回家了,却不会走路,甚至不认识巴比……一切都让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气亲近巴柏、帮助巴柏。终于有一天,爷爷在巴比说着“先左脚,再右脚”的引导下,重新学会了走路……

再如,由斯洛文尼亚的海伦娜·卡拉杰克创作,马加·鲁比负责插画的《来自星星的约翰》这部绘本作品讲述的是孩子们理解、尊重身边可能存在的自闭症小伙伴。约翰上幼儿园了。他带着毛绒玩具——一只毛茸茸的小兔子一起去幼儿园,形影不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对约翰的父母说:“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儿,不爱说话。”直到有那么一天,班里来了一位数学老师。对他们(其他小朋友)来说,数学太难了,只有约翰知道怎样解出第一道题,然后是第二道,还有第三道。同学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约翰……“我想请约翰帮我学数学。”凯文对同桌小声说。“我也是。”马丁点点头……

二.“B-STEM”课程:生物工程的童年启蒙教育

很多发达国家非常关注在幼儿园阶段对儿童开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启蒙教育。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的《美国创新战略》提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运动指引着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以加强STEM的教育”。

在全球高度关注STEM课程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学者和幼儿园也都展开了有关STEM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特别强调以整合的方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激发幼儿工程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以基于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为重点,综合培养幼儿在STEM方面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早期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真实情境与问题导向,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我们发现了传统STEM课程设计有其不足,特别对生物医学工程类的“课题”比较缺乏。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对医院、医生、药品、医疗仪器等比较感兴趣,也有探索的动机与意愿,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时医院区角往往是最吸引孩子们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参加扮演“医生”和“病人”的游戏。

面临着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以及它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系,我们需要做前瞻性的思考与教育规划,将生物医学的科学知识、前沿进展等有机地引入课程之中,形成新的B-STEM的课程框架,B即生物(Biology)。生物与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学科的结合就是生物工程。

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幼儿园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与生物、医学、卫生、营养、健康、安全等相关的综合课程。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们仅举三类与B-STEM相关的主题课程内容。

(一)“生活中熟悉的微生物”主题课程

教师可以设计“牛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系列课程,帮助孩子们探索与认识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哪些食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这一过程,如酸奶、醋、酱油、腐乳、面包等。

教师可以设计“灭菌和消毒的好办法”系列课程,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并选择其中一两个方法进行实践探索的尝试,如75%的酒精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将待消毒的物品在60~62℃加热30分钟或在70℃加热15分钟,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一部分微生物的营养体)、辐射灭菌法(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杀死微生物)等。

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关微生物的绘本对幼儿开展微生物工程的启蒙教育,如《微生物——看不出的魔术师》这一绘本中就有食物如何变成堆肥,牛奶如何变成酸奶,石头如何变成土壤等内容。

(二)“防范细菌与病毒的侵犯”主题课程

教师可以将这一主题课程与健康、安全、卫生教育结合,选择一些充满童趣、有教育价值的绘本开展阅读教育活动,如有关防范细菌和健康教育的绘本:《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噼里啪啦细菌来了》《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超级细菌王国》《根本就不脏嘛》《我爱洗手,细菌赶走》《细菌小不点儿人体历险记》等。这些中外绘本深受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好评。例如,有家长说:“《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是能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口袋书。简笔画画出了日常生活中怎样远离细菌,最后一页右下角有两个逃跑的细菌画得很形象。三岁的儿子看完之后,学会一句‘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每次从外面回来,他都主动洗手,还真是管用。”

还有预防病毒和健康教育的绘本:《病毒小子威利》《你好,安东医生》《怪物生病了》《流感大人》《感冒需要什么》《阿——嚏,感冒了》等,特别是《麻疹病毒——麻疹小将》《诺如病毒——诺如小子》《水痘病毒——水痘忍者》等系列绘本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展开专门的、详细的、生动的介绍,可以帮助孩子们科学认识受到不同的病毒感染后会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国之际,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主动“请战”,为孩子们创作绘本教育作品,甚至还有幼儿园教师拿起手中的画笔,以手绘漫画形式,给小朋友们讲述《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的故事,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帮助小朋友们认识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提醒小朋友们学会自我防护。《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由山东大学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创作,科学普及出版社已出版发行。

(三)“奇妙的生物现象与仿生”主题课程

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学兴起,它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在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粮食紧缺、环境污染和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因此成为大国竞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技领域。在广义上,凡以生物为对象的一般工程学,包括介于生物学、医学与工程学之间的医学工程学,人造器官、假肢等生物医学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仿生学以及这些学科中对生物体进行的结构和功能的工程学分析,均属生物工程学的范畴。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生物现象与仿生的启蒙教育。比如,以“生物与仿生”为切入点,激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与创造性的思考,如引导幼儿观察鱼怎样在水里游泳,可以把鱼比喻成船,问孩子们:鱼身上的什么东西相当于船的“桨”,可以起划水作用,向前游动?什么东西相当于船的“舵”,起到控制方向,并可以左右拐弯?

教师还可以借助绘声绘色的绘本故事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由德国生物学家、科普学家马廷·策尔西创作,埃贝伦尔哈德·埃门负责插画的绘本《什么是什么:神奇的仿生学》就向我们展示了飞机可以从鸟类身上借鉴什么?谁发现了植物的自我净化功能?我们可以向壁虎学到些什么?有关仿生的适合幼儿的绘本还有《你看我像谁?》《神奇仿生学:向动物学习》《羽毛:不只是为了飞行》等,特别是《羽毛:不只是为了飞行》这一绘本曾获美国科学书籍和电影年度最佳图书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作者是美国著名儿童科普作家梅丽莎·斯图尔特,她已为孩子们创作了150多本科普作品,享有盛誉。

除了绘本阅读与教育外,我们强烈主张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这一主题课程时应尽可能让孩子们回归大自然,因为孩子们天生就有观察和发现自然世界奥秘的兴趣、意愿、动机和能力,往往能捕捉到我们成人“看不到”的微小世界。大自然会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尝试运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世界。

三.“国际理解”课程:尊重多样性的童年启蒙教育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将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幼儿园会接纳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孩子们,如何为孩子们提供文化多样性、文化平等、理解与尊重文化差异的幼儿教育,需要我们做前瞻性思考。

发轫于日本教育界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潮和活动旨在通过在学校教育中传播和分享各个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帮助广大学生形成对各国文化及其人民的理解、尊重和关心,“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外国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加速了国内社会多元化的进程。对青少年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日本国内多元文化共存的需要。国际理解教育是90年代以来的日本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国际理解课程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中。

笔者认为,在此次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开展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国际理解、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认、相互体谅、相互友爱的童年启蒙的幼儿园“国际理解”课程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多年前,笔者考察加拿大温哥华的学前教育时,注意到有一所幼儿园在班级环境创设时张贴了许多幅各种肤色儿童笑脸的图片,图片下还有一行醒目的文字:We are not blinded by the Colours(我们不能被色彩“肤色”蒙蔽了双眼),结合各种肤色儿童的笑脸,我猛然明白了这所幼儿园很好地创设了国际理解与尊重的隐性环境。

(一)“四海一家”主题课程

“四海一家”主题课程借用了美国著名的流行乐演唱家迈克尔·杰克逊的一首经典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中文译名。迈克尔·杰克逊不仅是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词曲创作人,而且还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多次举办慈善活动、探访贫困地区、看望难民、捐款捐物。1985年,为援助非洲饥民,杰克逊创作并演唱了歌曲《四海一家》(也被译为《天下一家》),其收益全部用于援助非洲灾民。这首歌的歌词体现了人类是命运的共同体,人类需要携手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而此次的全球疫情正说明了“四海是一家”,我们需要合作。

当我们听到了恳切的呼唤

世界应该团结一致

有些地方的人们正逐渐死亡

是该伸出援手的时候了

对生命而言,这是最好的礼物

我们不能日复一日地伪装下去了

在某些地方

在某些地方总有人要改变自己

我们都是大家族中的一员

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就是爱

四海皆一家,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

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

我们正在做的抉择是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么,如何开展“四海一家”的主题课程呢?

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绘本阅读教育的方式,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倡导文化多样性、文化理解与尊重的优秀绘本作品与孩子们分享,如《爱花的牛》《有色人种》《铁丝网上的小花》等。值得一提的是,曼罗·里夫的作品《爱花的牛》是1936年出版的,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体现种族平等思想的经典绘本,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1938年甚至超越了《飘》成为美国第一畅销书,2017年被改编成动画片《公牛历险记》并在我国公映,深受国内外小观众们的喜爱。再如,法国作家杰侯姆·胡里埃创作的绘本《有色人种》非常适合2~5岁的儿童,它也是一本启发幼儿思考种族问题的绘本。

《有色人种》书里有两个主人公,一个黑人小朋友,一个白人小朋友,黑人小朋友说出了他的困惑,他对比了自己和白人小朋友各种时候的肤色,最后得出结论:“我们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为什么你却叫我有色人种?”《有色人种》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了解并思考肤色和种族的问题,告诉他们不同肤色的人是一样的,不应该有歧视和偏见,试图帮助孩子们从小就萌发平等、博爱、尊重差异、世界大同的理念,“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二)“布朗上学”主题课程

国际理解的课程还会涉及种族或民族平等的教育。虽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种族平等、反种族歧视的教育,但在中国,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教育,我们的传统历来就是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聪愚富贫,要对所有的儿童都进行以善至善、敦行良知、涵养人文的教育,以化成天下。孟子将孔子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中国文化历来主张族群平等、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教育,“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既如此,为何我们还要建议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种族或民族平等的启蒙教育呢?笔者认为,我们过去确实几乎没有种族或民族平等方面的教育问题,但并不代表未来就一定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是我们的后事之师,值得我们未雨绸缪。

此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某些发达国家里的某些“顽固”人士的“种族歧视”眼光。此时,我们在童年时期播下的种族或民族平等的种子就会生根开花,自信地面对这些“顽固”人士的挑衅,予以有理有据有节有礼的坚决回击。

那么,幼儿园如何实施种族或民族平等的教育呢?美国的幼儿园课程经常会涉及到一个主题,主题名称常常用曾经发生过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来指称,即“布朗上学”课程。之所以叫“布朗上学”课程是因为在美国发生的布朗诉讼案件引发了美国历史上非常壮观的反种族歧视、追求平等的“上学权”运动。20世纪50年代早期,一个叫琳达·布朗的小学生每天要步行一英里到汽车站,搭车到离家五英里之远的黑人学校蒙罗小学上学。琳达·布朗想要到离她家不远的萨姆纳小学入学,却遭到当地教育局的驳回,原因是根据1896年取得合法地位的“隔离但平等”的种族隔离政策。布朗案件上诉至最高法院,最终推翻了“隔离但平等”的政策,黑人儿童得以进入白人学校就读。因此,美国有的幼儿园把种族平等、反种族歧视的课程称之为“布朗案课程”。教师在实施“布朗上学”课程时同样可以借助一些关注种族平等的绘本,如《下雪天》(The Snowy Day)、《妈妈归来吧》(Coming On Home Soon)之类的绘本。特别是《下雪天》这个绘本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彼得,发现下了雪,兴奋地跑到雪地里玩各种游戏,还把雪球放进口袋里,想留到明天再玩。回家后彼得泡在浴缸里,还忍不住一再回味,于是睡前去翻口袋,找寻带回来的雪球,口袋却是空的,小雪球不见了,让他很失望。但他一觉醒来,窗外却正在下着雪……这部作品不仅充满童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主人公是一个黑色肤色的小男孩。让黑人小孩子在绘本故事中占有一席之地,正是作者季兹的思想与灵魂。

希望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能够多吸纳有关种族或民族平等,无歧视的教育活动,开设中国版的“国际理解”课程,教育孩子们接待、善待每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伙伴。如同中国香港的Beyond乐队曾经为南非反种族隔离的领袖曼德拉创作的歌曲《光辉岁月》里所说的,“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幼儿园课程教学经验交流(幼儿园课程范式转变)(2)

做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姜勇教授文章,内容有删减,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