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反映的是满清贵族(为什么说红楼梦更像是写明史)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从民国时期一些名人学者认定“曹雪芹”就是曹寅之孙以来,多数人从其说法。
但,这一说法仍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一是,因为早期红学家考证出来的曹雪芹生卒年不详,有多种说法;二是,曹氏族谱中曹寅后人中并没有“曹雪芹”这个名字;三是,书中有诸多“大逆不道”之处,不管对曹家,还是满清,都不友好。
曹寅曾任江宁织造,而秦可卿死后,贾蓉写的简历上自称是江宁府江宁县人,所以这部被认为带有自传性质书,就很容易让人以为“曹雪芹”就是曹寅家人。而且,康熙南巡的时候,曹家曾多次负责接驾,也符合书中与贾府对应的“江南甄家”接驾四次的描写,且曹家曾有女入宫为妃,贾府元春也入宫为贵妃……
然而,这些看起来似乎只能证明作者是想冒充曹家人,但伪装得不好,还是漏出了很多破绽。
如被大家熟知的“唐寅”的“寅”没有避讳“曹寅”,也有人说了,可能作者写的时候,本来是避讳了的,像书中说黛玉写“敏”字一样,缺一二笔书写,只是后来抄写的人没有避讳而已。
可是,曹寅还曾用过一个叫“雪樵”的号,那么“雪芹”这个名字是要比着爷爷起嘛。
考证曹家血统的人,都说曹寅儿子死了,爵位没人承袭,皇帝特意为他指派了一个侄子过继过来,袭爵并承宗祧。
不过,儿子虽死,原来的儿媳还有,还被写进书里,就是李纨的原型,是个优秀的孀妇。不过这个人不姓李,而是姓马。
曹家这个寡妇马氏,有人说是曹雪芹的母亲,即他是曹寅之子曹颙的遗腹子,也有人说他是后来过继过来的曹頫的儿子,那这个马氏应该是他的伯母。
不管怎么说,这个马氏是真实存在的,是曹雪芹亲近的长辈。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毒害宝玉的干妈马道婆姓马。中国有几百上千个姓氏,为什么不避开自己家这位长辈(如果是自己母亲的话,更要避讳)。
马道婆如果是个好人也就罢了。偏偏她那么坏,名义上是宝玉的干妈,其实却只想着算计贾母的钱,又和赵姨娘合计算计宝玉和凤姐,当然她也不是真的和赵姨娘一条心,自己还坑了赵姨娘不少钱。
完全就是一个十足的坏人,而她,并没有非姓马不可的理由。那时候,对帝王和长辈的避讳是非常严格的,这么个坏人,作者完全可以随便给她一个别的姓氏,而不是自己母亲或者伯母的马姓。
难道作者恨自己的母亲,故意把马氏写成坏人?!!!
另外,曹寅的母亲姓孙,而书中却把“孙”字,拆解成“子系中山狼”。虽然书中是指孙绍祖,但他也可以是别的姓氏啊,干嘛非姓孙不可。
把自己母亲或伯母和曾祖母的姓氏都写成坏人,曹雪芹有多恨自己的出身!
书中第一回,石头自己所说的“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最初的作者既然说自己记载的是“半世”所闻,这个怎么也得三四十年吧。
现存的资料,虽然许多人考证,但是却没人能指出曹雪芹作为曹寅之孙的真实生卒年份,有的说他四五岁被抄家,也有的说他十二三岁时被抄家,还有人说他家根本没被抄过,根本就是不善经营,最后因穷而落败的。
试想一个四五岁的人能把当年家里繁华记得那么清楚吗?就算十几岁被抄,与几个姐妹离散,也不能说是半世,只能说自己少年时认识的。纵然有一两个姐妹陪伴了自己半世,甚至一生,但抄家之后,不可能主角这些姐妹都在,因此也不能说是半世所认识的。
胡适先生曾根据杨钟羲先生《雪桥诗话》中“雪芹为楝亭通政孙”一句话,认定曹雪芹就是曹寅之孙(“楝亭”即曹寅,“通政”是曹寅的官职)。
杨先生的说法则来源于敦诚《四松堂集》的一个贴笺:“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
这就又与另一说法矛盾了。主流红学家一致认为,曹寅和儿子相继死后,无人承爵,才过继的他人之子,如果曹雪芹曾虽跟随在祖父身边,又何须过继别人的儿子,爵位直接传给孙子就好了,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曹雪芹的生平,有人说他后半生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试问一个吃饭都成问题的人,上哪儿有钱去买纸笔呢?那时候写这么多文字,反复修改,除了需要大量的精力,还需要大量的纸和笔墨,如此潦倒的一个人,吃穿都是问题,哪来的钱写作,还是没有报酬的写作,一写就是十几年?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需要的纸笔少多了,而且还有稿费,最后还是穷死了,曹雪芹是靠什么坚持了十多年,还没饿死?
《红楼梦》诸多版本中,戚序本也非常重要,是很多人研究《红楼梦》必读的一版。
据记载,戚蓼生早年进京赶考的时候,就购得了80回版的手抄本《石头记》。戚蓼生出生于1730年,而曹雪芹的卒年,多种说法都是在1763年前后,也就是说,戚蓼生遇到《石头记》的时候,曹雪芹可能还健在。
他既然这么推崇这本书,又花了那么大力气作序、点评,如果作者本人还在的话,应该会想着去拜访作者吧,再不济也会要去了解作者的生平。这算是一个粉丝的基本需求,古往今来有多少读者,都把能见到自己喜欢的作家作为追求。
但是,他俩的作品里都没有记载他们有交集。而且,从戚序本看,他是没有看到后面的章回的,而且并没有想过去追寻后面的结局。
那么应该就是,戚蓼生知道作者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世上,或者后面的情节根本不可能找到。
也就是说,这时候作者早死了很多年了,而且后面的28回,已经被和谐掉很久了,只有前80回可以流传。因为知道,根本不可能找到,所以才没下力气去找,还是安心的研究现有的章节。
在第一回的序言里,戚蓼生就说了“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就是说,认真读前80回就能明白本书的主旨,何必为没能看到结局难过呢,作者本来写的就是点到为止,能悟透本书所阐释的东西就好了,后面可以不必看。
这些都是客观因素。
书中内容,更是有许多大胆的描写,对满清很不客气。
第九回,宝玉秦钟在学堂里和别人打架,他的小厮大骂“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我们都知道,清初文字狱严重,有人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两句诗就丢了性命。
满清前身就是国号“金”,为了与宋时的“金”区别,史学家才称其“后金”,茗又与明同音,所以,茗烟的话,都可以诛九族了。
对满清如此的不客气,自称“明大爷”,怎么可能是清朝的官员之家。
第六十三回,宝玉给芳官取名“耶律雄奴”,并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
当然,明清之时,匈奴早就不在了,但不管是匈奴、突厥,还是鞑靼、女真,我们中原王朝一律当其是“犬戎”,称其为“胡人”。而前面所说被茗烟所骂的金荣,其母亲正好姓胡,他是胡氏所生的“姓金的”。
曹寅家入了旗籍,是正白旗包衣奴才,其子孙又怎么好意思再自称“大舜之正裔”(或者说皇室是大舜之正裔),还堂而皇之的写进书里。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很多读者也都指出过。个人感觉,这个“曹雪芹”就是本来想冒充曹寅家后人,但准备工作做得不好,所以有的地方避讳了,有的地方,忘了。这样反倒更能看出,他这本来就是化名,并非真的曹氏子孙。
另外,根据作者的起名原则,这个名字应该有隐喻。
前面写的石头、空空道人,都是化名,吴玉峰和孔梅溪也未必是真名。也有人说因为原稿没有标点,“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应该断句为“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这一段和前面空空道人改名是并列的,空空道人为其改名为《情僧录》,吴越之地的人,也就是江南人知道这这本书可能会惹事,所以希望将之暂时封存,希望能传之后世,“玉峰”是为“欲封”;东鲁则是指以前鲁国一代,即山东人看了这本书恐怕没人珍惜“恐没惜”,则改名为《风月宝鉴》。
明末清初风月小说非常流行,像《金瓶梅》《绿野仙踪》《姑妄言》等都是披着风月的外衣写世情、讽议时事,还有许多因为文学性不强,或价值、意义不大没有流传下来的,像《玉娇梨》《平山冷燕》等。
因为那时候风月小说流行,而且更容易规避文字狱,所以山东人将其改名为《风月宝鉴》,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看到的人多了,看懂的才多,才会有更多人珍惜它。
而且,吴玉峰、孔梅溪这两个人,历史上似乎也没什么具体、实锤的蛛丝马迹,既然作者是在借“真事隐言”“假语村言”来说话,自然不会暴露真名,更不会暴露朋友的真实身份,自然是“真实隐焉”“假语存焉”。
根据种种内容推测,原作者很可能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遭遇明灭清兴,目睹了清初满洲的种种残暴,亲见大明灭亡的惨剧,自己因某种原因没能殉国,所以只能以“史笔”记录一段风花雪月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作者自言“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再次解释,所有的故事都是实有其事。
不过,作者是借风月写史书,“贾王薛史”就是明亡清兴的血泪兴衰史,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家亡血史”。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