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

HP-Lefthand存储结构介绍:

Lefhand存储支持搭建RAID5、RAID6、RAID10磁盘阵列,支持卷快照,卷动态扩容等。

服务端:

服务器的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1)

北亚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

客户端:

服务器的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2)

北亚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

Lefthand存储共分为物理磁盘、逻辑磁盘、逻辑卷三个级别,其中物理磁盘是实际的物磁盘,多个物理磁盘组成一个逻辑的磁盘,也就是RAID磁盘阵列,在RAID之上,将不同RAID组成一个大空间,将大空间中不同的区域组成一个卷。

服务器的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3)

北亚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

卷由不同RAID的N个不连续的片段组成,是用户的可用空间,存储的是文件系统以及用户的数据。RAID是Lefthand能识别的最小单元,大多是RAID5或RAID6,RAID的前面会有一部分空间用来存储记录这些片段的MAP。记录所有数据的磁盘就是物理磁盘,并且数据是不连续的,如果上层是RAID5或RAID6。那么物理磁盘中还包括校验数据。

下面分享一个Lefthand存储的数据恢复案例:

数据恢复环境:

某法院的一台某型号的Lefthand存储的存储系统因raid磁盘故障导致存储崩溃,更换磁盘强制上线后存储依然不可用,磁盘阵列如下图:

服务器的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4)

北亚数据恢复——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

数据恢复过程:

1、硬件工程师对硬盘进行检测,没有发现硬件问题。

2、北亚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对故障存储中所有磁盘进行全盘镜像并对镜像文件进行分析。

3、经过分析获知底层的RAID是一个HP双循环RAID5,由于第一组RAID5一切正常,所以可以判断第二组RAID5中的掉盘数量至少为2块。

4、使用穷举 校验分析出最早掉线的磁盘并踢出,重组raid并生成数据。(穷举法:假设其中某一块磁盘是最早掉线的,踢掉此盘,重组RAID并生成全部数据,最后将数据挂载到存储设备上,看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数据不正确,那么再假设另一块盘是最早掉线的,依次循环。虽然通过这种方案肯定能找到最早掉线的硬盘,但是由于每次重组RAID生成数据花费时间太长,并且准确性很低,所以不建议单独使用这种方案。穷举 校验这种方案和穷举法一样,假设某个磁盘是最早掉线的,踢掉磁盘后重组RAID,但不是生成全部的数据,而是只生成前面几G的数据,因为故障存储内部存放数据的索引表位图位于RAID的前几个G之内。只需要查看这个索引表的位图信息是否正确就可以判断此RAID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生成此RAID的数据即可完成RAID的重组。)

5、将生成的数据和第一组完好的RAID一同挂载到故障存储设备上。启动存储,上层卷可用,检查最新文件一切正常,数据恢复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