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干货,陪你成长哦。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1)

作者|进思敏行 编辑|小博

01

我妈是央视的忠实粉丝,所以一般电视综艺我很少看。这一天饭后无事,看见我妈正在看《机智过人》,这期讲的是智能机械臂和人类魔方高手PK拼魔方的题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设计制造解魔方智能机器人的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名叫于宪元。他学习的是比较常见的机械自动化专业。凭着对人工智能的痴迷和对日常生活的深入观察,他选择制作会拼魔方的机器人来作为研究课题项目。生活化的题材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很吸引人,这个项目在2018年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获得了冠军。

在《机智过人》的现场,解魔方机器人的表现很不错,还原打乱的魔方只需要6秒的样子。于宪元现场解读了设计这款机器人的核心思路,就是时间复用,即同一时间,机械臂同时完成多个复杂的连贯动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解魔方的效率。

看过机器的表现,节目组请出了人类高手王富博,王富博是当之无愧的魔方高手,在各类国际大赛中获得55枚金牌,更在2012年创造双人协作复原魔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机器和人在解魔方方面的PK,可以说掀起了节目的一段小高潮。他们一共开展三局对决。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2)

第一局,各自表现。

于宪元机器人的表现,稳定在不紧不慢的6秒左右。人类高手的表现,一上来就让人叹服。王富博手的灵巧程度让人目不暇接。放慢播放速度,一招一招拆解,大家才知道他在3秒内,可转动魔方8次。人类高手可以4秒完成复原魔方。这一局人类高手胜利。

第二局,PK表现。

拼魔方,还原魔方。机器一如既往拼魔方、还原魔方都是保持在6秒左右。人类高手却表现更好,更快。第二局,人类高手继续胜出。

由于人类高手前两局的出色表现,在预测终极测试前,所有嘉宾都选择技不如人,机器不如人。

第三局,魔方墙终极挑战。

双方各面对一个巨大的魔方墙,10位魔方高手耗时半个月完成了两面高3米的魔方墙,一共用了1万个魔方,每面墙5000个。双方互相找出对方魔方墙上的5个魔方,打乱,放回原处。参赛的机器和选手要先找出哪5个魔方被打乱,并复原成原来的样子,重新放回魔方墙。5个魔方复原时间累计最短者胜出。

此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面。于宪元的机器人扫描不了那么大的魔方墙。王富博提出他先找出来,让机器扫描,然后再打乱,再复原。而王富博自己是采用先记住原来的魔方墙的图,让于宪元挑出来5个魔方打乱放回去。自己凭借记忆找到不一样的打乱魔方,复原后再放回去的方式。

人类能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而机器是受限于软件和硬件条件的,可见一斑。

之后另一个戏剧性的表现是,机器复原5个魔方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在6秒左右。王富博找出5个打乱的魔方,就耗费了他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在复原魔方的过程,第一个用时4秒,前3个复原耗时都比机器要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到了第4个复原阶段,他出现了重大失误,直接导致第5个魔方的复原彻底崩盘,累计下来耗时远远多于机器复原累计时间。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3)

02

这样的结果,给嘉宾和观众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位嘉宾的点评也是非常有哲理性。

节目组请出了于宪元同学的指导老师点评,这位教授发言特别朴实。他说:“于宪元是一个机械类的专业,其实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性不强。这个机器人也比较简陋,只是用了一些比较粗浅的计算机知识。但是他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想办法用自己所学,去解决这个问题,这点非常不错。希望他能继续提升”。

嘉宾韩雪点评也肯定了这一点,能从感兴趣的方面入手,用机器和程序来解决问题,挺有意思,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

嘉宾撒贝宁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人类固然会发挥失常,但是人类也会超常发挥。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4)

03

这个节目的这个项目,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在职场中,人们总是焦虑,被后辈替代,被机器替代。这样的事例在新闻报道和日常现实中都很常见。

36岁收费站大姐被下岗,痛斥自己什么都不会,青春全献给了收费,引发全网热议。最近我的很多银行的朋友,都在推介ETC业务。这两点结合起来,就不难推测出一种趋势,机器可以做的事,会越来越多的去替代人做事,因为机器效率高,犯错少,成本低。

在AI时代、互联网时代,人们很焦虑,觉得人类会被机器代替。我想,有这种危机意识是好的。但是机器能不能代替人,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早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就有这种描写。

但是科学技术是无法被拒绝的,因为还是有这种需要。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智能机器人技术成为一种趋势,无可逆转,被需要而发展。我很庆幸,我们的国家站在这个趋势的前列,抱着的是一种开放和进取的精神。

薛兆丰教授说过,发展的问题必须靠发展来解决。人类也是这么进步的。

所以对待AI和机器能否取代人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成为一个不能被机器的取代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目标。向机器学习,是一种途径。从价值观方面,这个节目给了我一些成长上的启发。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5)

第一,学习机器的算法:将同类的时间逻辑化、简化,流程是个好帮手。

这里并不是具体讲怎么编程和计算。在学习算法的同时,过程控制、自动化等专业的同学会被要求学习逻辑学。如果先掌握一种思路,所谓顶层设计,方法和技巧倒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需要创造性的事务,但是往往很多重复性的琐碎事务扔占很大比重。不得不说,越是琐事越是磨人。这时,模仿机器的思路,提炼出算法,是一个很好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什么是算法?就是只要是同类的事情,就按照输入输出流程开展,不必东想西想,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的操作是机械的,我们不妨流程化它,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形成操作步骤图。日常不需要费脑子记住它,到了用到时,按图索骥,依照葫芦画瓢。有的琐碎性事务,列成清单,分清先后级,完成划勾,不仅给大脑焦虑的情绪降温,还节省了大脑的思考内存。

如果你的工作效率低下,真的该思考一下,哪些本该提炼成流程和算法,但是依然被你当成头次遇见。而你也该为这样类似的事务提前投入一些时间,不是具体做,而是做成算法。这就是机器的逻辑。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6)

第二,借力是个好方法,你的优势更优。

机器是个好东西,就是如果你为它设置好了程序,提供好了硬件。它就会自己开展行动,你掌握好边界,它会完成得很好。但是,很多人,特别是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的老年人,似乎不大喜欢机器。总觉得洗衣机不如自己洗得干净,扫地机器人不如自己扫得利索。

在生活中我们会吐槽老人。在工作中,事事亲力亲为的人会不会想到自己也会如此执着于自我感觉良好呢?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所以能授权要授权,能借力要借力。

首先,要摒弃固有思维。《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中描述,因为妈妈自己觉得,家务应该就是自己做。否则就是没有尽好自己的本分。但是要工作、要陪娃、要考学、琐碎的家务真的拖住了自己。

吉田医生的妈妈给了建议,为什么不找专门的人来帮助呢?果然,专门的人做,不仅做得好,还大大减少了家务带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占用,最关键的是减少了对时间 的焦虑和身体的疲惫,第二天早起学习,效率更高。

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因为自己太强大而觉得自己必须事事都做,那么你哪里有时间思考去做真正重要的事呢?如果你觉得别人做得不如你好,常常失望,但是我想说,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你如果去问别人,别人如果敢于说真话,也会如此评价:是啊,我们常常让你失望,一样的,你也有这样让我们失望的时候哦。

所以,不妨慢慢锻炼,从小事开始授权,发现人,找到人,然后慢慢增加授权的事务的数量和重要程度。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7)

其次,要设置好边界。机器之所以至今还不能取代人,除了人的创造力无可取代,最主要的还是机器自身的软件和硬件的限制。所以如果你想更好的发挥机器的作用,还是要留心观察它,一定时间内检查它。

在企业里,对待机器是预防性检修维修,以管理为主,以维保为先。各种参数的记录和趋势的判断,可以预判机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不要等到它太疲惫了坏了才去修,而是提前采取措施,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如果说把人比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又一个机器,作为管理者是不是也应该多做观察、润滑和保养呢?授权后要检查,即使再信任,也要有个调试阶段。并对输入输出结果,多做反馈。

所以,和机器协作,是人机互动。利用这种思路推广而去,也是一种人和人的互动。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8)

第三,失常和超常都是源自人的独特性。

时下,人和AI的对决成为很多舆论噱头。高段位的棋手下不过阿尔法狗,无人驾驶汽车会不会取代司机职业等等论题,时不时就会被拉出来,大家焦虑一通。

李开复写过关于人工智能的书,曾经说:其实AI要想真的赶上人类大脑的智能水平,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AI通过大量的数据,才能完成识别。比如它需要看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狗的照片,才能总结出规律,但是人类小孩不需要。

你可能指着一只狗告诉自家的宝贝,这是狗。特别神奇的是,他下次见到完全不同样子的狗,他也会判断出这是一只狗。人类大脑就是有如此强大的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个机制至今没有被破解。

所以,不要恐慌于科技。说句俗语,科技还是人创造出来的。

所以当你发挥不稳定的时候,多次练习加心态,你真的不必非和机器较劲,你也不必真的活成机器。你是你,机器是机器,你的优势,机器是无法一下子完全具备的。要学着和机器相处,利用机器为你服务,成为你的助手。

当你的工作生活越来越机械的时候,是时候反思一下状态,是否需要更加开放包容,探索一下新的领域或者停下来静静心。

解魔方最快的机器人(复原一个魔方机器人花6秒)(9)

曾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形象的把人作为机器的一部分,充满了讽刺。和机器不同,人为了保持创作力,需要日常工作生活的调节,有些时间需要浪费。不必把自己泵那么紧。

而人超越机器的超常发挥在何处呢?

如同王富博面对机器不能扫描魔方墙时,那种包容机器不足的态度,以及那种迎接而上的挑战精神,对自我不断升级的严格要求,以及背后无数努力的日日夜夜。

学习机器所长,又能发挥自身所长,人类自主成长之路,会有很多惊喜,带来更多惊艳。机器也好,AI也罢,不过是这些惊艳中的一种。

天地间,人最灵。不断成长、思考、行动的人,更为惊艳!希望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成为这样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