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

导语: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一脉,虽然只发展了20年左右,但成长速度惊人变化极大,网络文学已不再拘泥于某些特定的表现,只由特定的人撰写,供与特定的人群阅读,它的发展已逐渐大众化,内容足以全面地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在如此自由的大背景下,女性的话语权才更有可能在网络文学中得到讨论。于是,"妾"的形象便得以被人们重新塑造,而小说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那么,当今社会无法容身的"妾"又是如何影响网络小说的创作呢?且看下文解读。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1)

电影《后宫:帝王之妾》中妾的形象

一、网络文学中"妾"形象的文学脉络与传承

姬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长的历史,而今"妾"被翻出作为网络文学中一种角色形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依旧有着其文学脉络可循。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的时间线,摸索出"妾"这一角色设定在各个文学阶段的演变: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网络文学

1、"妾"在"五四"前后的文学表现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新文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蒙,现代化已成了大势所趋,青年们更是顺遂着发起了一系列抵制封建旧俗的运动。这么看来,"妾"似乎与他们的关联不大,但这些新文学作家们出生的年代,还是封建的旧社会,那时还有歌舞升平、夜夜笙箫,也有帝王将相、三妻四妾,那时的封建大家族里也还计较着出身嫡庶。

虽然社会已然踏上现代化的步伐,嫡庶之分也再无意义,但嫡庶的问题同样也伴随着新文学作家们的成长,他们对"妾"无疑在心理上是有所感触的。1887年,钱玄同出生于极讲究封建伦常的士大夫家族的侧室,其父钱振常为其取"师黄"为名,德潜为号。这个号便涉及了嫡庶,其父在给缪荃荪的信中说"取山谷嘲小德诗意,不知将来能著《潜夫论》否",小德是黄庭坚庶子,《潜夫论》的作者东汉王符也是庶子,虽然钱父在此寄托了对儿子的期盼,但还是明确了嫡庶的分别。于是后来有人劝钱玄同纳妾时,极力宣扬新文化的他自然忌讳且言辞拒绝了。

新文学里很少以"妾"为主要表现的形象,满清之后称呼的差别,"妻"成了"奶奶"、"太太","妾"则是"姨奶奶"、"姨太太"了,张爱玲的小说中倒是提到过多次"姨太太"形象,辨识度也较高,与此相较的巴金笔下的姨太太形象就比较模糊了,大都脸谱化甚至惹人厌,由此可见,妾在文学中的地位,正如其在家庭中一样低下。新文学的题材大都是反封建的,而"妾"则是封建社会中一夫多妻制下的产物,作家们大都予以忌讳态度,于是很难将"妾"真实化描写,对"妾"的文学表现基本上也难以跳脱到反封建和女性命运的意味之外。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2)

张爱玲的个人形象

2、"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表现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全面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自然很多年都不会有作家去轻易触碰有关"妾"的题材。直到90年代将至,苏童才重新将"妾"的角色搬上文坛——《妻妾成群》,据此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在意大利首映成功,但主要刻画的还是男性在家庭中的权力集中,并没有刻画出一个当家主母的形象,同样的"妾"的形象虽然依旧命运悲催但也不具有可论性,而旧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主母有管理内事的权利,"妾"是没有人权的,他们就属于家庭财产的一部分,一旦家里突发了某些状况,便会被发卖,《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就是如此命运。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3)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3、"妾"在90年代的文学表现

90年代后,文学作品中"妾"的命运依旧悲惨,但逐渐地有了对自己地位的明确认知与接纳。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妾室与正室的不平等,已经替换成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小说电影中有了一种妾以自己的吸引性为渠道,博得男主人的宠爱,从而获得家庭地位的表现,如引入点灯、锤脚等仪式,虽然不大符合历史上的封建家庭,但更容易使如今早已与旧社会大家族相脱节的读者和观众接受。

从此,后院争宠之类的题材由此展开,这一走向也逐渐得到人们认同与推广。在80年代末,先锋小说家根据这一题材,进行了创新,他们将妾从封建大家庭中独立出来,借用这一意象来表达了女性的诉求。尽管这一表现形式让读者们对妾所处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但也让"妾"的形象在文学上有了更为广泛的视野。

二、"妾"在宫斗小说中的发展

1、宫斗小说的特点

(1)套路比较固定,背景多为架空

《甄嬛传》开启了一种新的网络小说类型——宫斗。宫斗类型的小说多架空了历史,虽有影射出固定的历史时期,但作者大多只是借用其相关的历史元素,场所也固定在了皇宫中,偶尔延伸到皇家猎场、寺庙和庵堂,或是天子巡幸时。所谓套路比较固定,这展现的是一个后宫之中,女人们各式手段为得圣上欢心,互相伤害,皇后往往面慈心黑最终被女主角扳倒的套路,其中弱化了皇帝的形象,给读者呈现更多的是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属于女性的职场,这个女性的职场更像是女人们的天地,他们在这里上演了一场场苦情戏。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4)

《甄嬛传》中孙俪饰演的甄嬛

(2)情节曲折奇诡,女性形象满足窥视欲

当今有很多读者喜欢看宫斗小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其情节的曲折性,读者们都喜欢看纯粹的情节,布满重重阴谋的奇诡情节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人们追求的便是这种如同坐过山车般的惊险刺激,以及出乎人意料的结局体验。小说为了使各位妾更加形象具体,更是对其外貌与衣着有着极致的描写,让读者的脑海里有了一场美女们互相厮杀的视觉盛宴,这极大地满足了大多数人对女性形象的窥视欲。

2、宫斗小说中"妾"的形象塑造

单单从表面切入,这是一个女性职场的另一种表现,虽然被作者刻画得无比真实可信,但封建皇家的后宫里并不会有这么多耍心机手段的女性存在,这只是当代人的一种设想,让后宫的女人们斗智斗勇,最终实现了个人的奋斗价值。宫斗小说中的"妾"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奋斗便可不再屈居人下,努力便可逆天改命,笔者将妾与她自身的出身、身份、地位相隔开,赋予了其现代化的思想。

古时候的妾,无论如何努力都比不得正室,哪怕才貌出众都无法取代正室的地位,但宫斗小说中的"妾"们,是一群衣着古装的现代女性,他们有着新时代女性的开放思想,有着当下时代的奋进思想,此时,封建伦理早已被打破了,这是以现代人的视野去描绘的后宫故事。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5)

古代妻妾

3、现实反映下的宫斗小说

尽管描绘的是女性内部的斗争,但依旧没有脱离男性的视角,看似"妾"们在公平公正地竞争,但他们并没有话语权与决定权,权利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皇帝拥有他们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妾们需要皇帝为之撑腰,皇帝的形象即是对男权的认可以及男性价值的认可,一旦没有了皇帝,妾们便不再复有后宫争斗的意义,因为这些女人们都是以皇帝为核心的。

相对于与宫斗小说相接近宫廷小说,典型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古代翻版套路而言,宫斗小说所营造出的氛围则更为真实,但事实上是同样虚假的,只要是以男性权力为中心,话语权都不可能真正属于女性。但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宫斗小说带来的真实感呢?究其根本,事实上是宫斗小说在某些程度上复制了现实,当今社会下,一夫多妻制荡然无存,但作为男性则比女性更容易拥有社会资源,于是在家庭经济的分配问题上同样更具有自由分配的权利,这就给很多男性包小三养二奶提供了经济基础。

如今的社会,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但包小三、养二奶的性质同三妻四妾又有何区别呢?只不过现代社会不再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了,女性可以自由竞争,法定配偶在保护家庭和争取子女权益,小三要上位,二奶要敛财,法律并非绝对完善,这时候,男性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男性对于他们的倾向变成了女人们为自己争取权益的砝码。这就是现实反映下的宫斗小说,现实生活中的"妾"们也在为自己争取着最大权益,勾心斗角都是根据真实案例而作出的艺术升华。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6)

《甄嬛传》中风光不再的华妃

三、"妾"在宅斗小说中的再发展

1、宅斗小说的特点

(1)利用架空背景,描写家长里短

宅斗小说基本延续了《红楼梦》的设定,同宫斗不同的是,宅斗小说里更强调嫡庶分明,主母掌握了家庭的主要权力,她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正如《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发的丧银并不多,但赵姨娘还没抱怨完,探春就气道,"我舅舅才升了九省巡点。"这里说的舅舅是王夫人的兄弟,因为探春是庶出,她自然不会认亲娘赵姨娘的兄弟为舅舅,那只是奴才。这就是典型的宅斗文基调,这些家长里短都是因忽视了伦理纲常产生的,对正室的权威维护是绝对的,不奉行的人即为"愚",也只能争得"闲气"。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7)

87版《红楼梦》中探春剧照

(2)情节多为平淡,无太激烈冲突

宅斗种田文主要描绘的是封建大家族中的家庭琐事,并不会有太激烈的人物冲突,格局相较宫斗文更小了,不会动不动就害人至死,人物之间的矛盾都是在细节之处显现的,人物往往动用的都是一些小心思。因此,宅斗小说也有着丰富的读者基础,拥有着众多粉丝。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8)

《大宅门》剧照

2、宅斗小说中"妾"的再塑造

新婚姻法的新解释出台,使得众多中国女性陷入了两难的困境,理论与现实是否能够对接成功,是女性为寻求自身利益得到保护的根本问题,他们在封建纲常中寻求,因为宅斗小说中的正室与男主人是平等的,拥有下人们的集体尊重与对后院当家做主的权利,这之中就包括了对妾的处置,这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女性的现实诉求,即是宅斗小说思想价值的一大体现。

在宅斗小说中的"妾"基本上也没有了正面的形象,他们大多像赵姨娘那般尖酸刻薄、狂妄无理、斤斤计较,无论其再如何你争我斗,都无法争得过正室,而这类作品中的主角往往是妾的女儿,即小庶女,他们对自己的生母鄙夷,追求成为有着正室范儿的女人。

小说古代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制早已消失)(9)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赵丽颖剧照

结语

尽管在如此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妾"的角色看似已经消失在现实生活中了,但它依旧无声无息地存在着,为网络作家们提供了不计其数的灵感。"妾"成就了两种网络小说类型,无论是宫斗还是宅斗,无论是宫斗"妾"的逆袭,还是宅斗中对"妾"的深度黑,最终反映的还是当今社会,当今社会女性为了博取更多的自身权益正做着斗争,为了能够获得社会资源对于性别无差别对待的秩序做着斗争。事实上,在现实中,这个角色依旧在活跃,因为女性依旧在斗争。

参考文献:

1、《钱玄同和他的家族》

2、《钱玄同自撰年谱》

3、《吴兴钱氏家族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