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品牌发展(扩张到全球是一回事)

“国际化不是全球化,中国全球化企业超不过5家”

——马云

文 / 林克

中国现今有全球化的企业吗?

很多人会说,这还用问?当然有啦,那么多跨国企业,那么多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的,还不全球化?

但2017年底的时候,马云曾表示:中国全球化的企业不超过5家,可能3家都没有。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只是把东西卖到国外,把工厂开到国外,就算是全球化企业,那门槛也太低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全球化的企业?

我们可以观察一些成功的全球化企业,找找答案。

01

技术和产品的全球化

1953年,索尼从美国西部电气手中获得了晶体管的专利授权,并开始基于这一技术研发新式收音机。2年后,晶体管收音机终于研发成功,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烈欢迎。到了1957年,这款收音机已经在美国供不应求了,甚至需要租用了日航的专机来加运。

索尼的收音机,向世界宣告了全球化的第一条要求:技术一定要是全球一流甚至顶尖水平的,产品一定要能销往全球每一个角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国企业们很快又找到了进一步的要求:必须要充分调动各国的优势资源,不仅仅是技术。

耐克在东南亚找到了更便宜的劳动力;福耀在美国找到了更便宜的土地、电力和燃气……需要注意的是,便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高效。

苹果曾在开工前最后一刻更改了iPhone的屏幕设计,新屏幕在午夜送达中国的工厂。8000名操作娴熟的工人随即开始了轮班工作,最终保证了苹果按计划上架——中国的高技术能力、高应变速度的生产线,成就了苹果的全球竞争力。

所以,当特朗普呼吁库克将生产订单带回美国时,得到的总是一个“不”。

世界品牌发展(扩张到全球是一回事)(1)

近些年,经常有中国企业去世界各地设立研发中心,也是为了高效。

比如,美的集团近期就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了研发中心,那里有戴姆勒、保时捷等知名企业,工业基础雄厚,机械电子技术与材料科学技术也是全球领先。在这里研发,当然胜过自己在家闭门造车。值得一提的是,斯图加特的研发中心只是美的28个全球研发中心中的一个。

苹果坚持在中国生产,美的去全世界搞研发,都证明了同一个道理——志在全球的企业,一定不能拘泥于国界。

02

商业模式的全球化

技术和产品的全球化,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做到了,但为什么马云还认为全球化企业没有几家呢?

因为大多企业还没有实现商业模式的全球化,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企业在外国,要像一家外国公司一样同外国人做生意,顺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这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潮流,拥抱全球的发展趋势。

夏普手机在智能机大行其道的时候,执着于翻盖设计;微软也在竞争对手全以触屏为核心的时候,坚持推出以键盘为核心的Surface。

世界品牌发展(扩张到全球是一回事)(2)

一个逆潮流的企业,不管多受本国市场欢迎,多受原有用户欢迎,在全球市场,肯定会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面,则要洞悉不同市场的差异,这需要全球化的管理和灵活的策略。

举个例子,华为在5G和芯片上的研发,都走在全球前列,这不必多言;而在全球化差异经营方面,华为的做法也颇具水准。

在中国推出手机的时候,华为是直奔主题,宣传性能、参数,放出一些亮点功能;在欧美,则先强调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品牌风范,最后才说产品参数。这个差别虽然很细微,但却反映了华为对两个市场的了解都很深:中国市场更重实效,欧美市场则更信赖品牌。

再来看另一家模范企业美的是怎么做的。

在扎根传统家电市场的同时,美的集团积极寻求了向“智慧家居 智能制造”的转型。在今年9月的柏林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美的集团同时亮出了美的、COLMO、东芝、Eureka四大品牌,用全系列29个品类超过200款创新产品,向世界展示了自己拥抱时代和“因地制宜”的能力。

世界品牌发展(扩张到全球是一回事)(3)

以此次IFA展明星展品之一的洗碗机为例,美的面向欧美市场推出了能容纳16套完整餐具的超大容量洗碗机,以适应西方家庭的分餐制习惯。而在中国,由于餐饮“重油重味”,大部分地区气候潮湿,美的便主打搭载INNOWASH喷淋系统和热风干燥技术的产品。

越是细节,越见功力。

03

文化和品牌的全球化

企业全球化最后的难题是文化和品牌的全球化。

盛田昭夫曾要求索尼将“Made in Japan”标识刻得越小越好,就因为当时的美国人对日本企业缺乏信赖和认同。

那么,索尼是怎么扭转局面的呢?

世界品牌发展(扩张到全球是一回事)(4)

首先是改名,将东京通信工业改为SONY,增加亲近感。接着是在美国抛弃了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年功序列制”,大胆起用年轻人。比如后来拯救了索尼的功勋CEO平井一夫,升任美国索尼娱乐的总裁时,就只有36岁。这有悖于日本文化,但是却能切实增进美国消费者对索尼的文化认同。

索尼当年的努力,已成为近两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

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已经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了全世界。

就以美的为例。2014年巴西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这些全球重大体育赛事的中央空调的供应商都是美的。

在近日公布的美的集团2019年中报显示了美的不俗的全球市场表现:营收1537.70亿元,同比增长7.82%,2019《财富》世界500强连续4年排名跃升,在2019“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科技品牌”榜单中以第27位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无论是产品还是业绩,都佐证了美的品牌影响力的增长。但是,如何获得全球的文化认同则是另一个问题。

世界品牌发展(扩张到全球是一回事)(5)

美的如今在全球共有15个生产基地、28个研发中心、24个销售运营机构,如何整合这些位于不同国家的机构?如何实现跨文化的全球化经营?如何管理好一家世界500强体量的超级公司?这都是美的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音乐家卡洛斯·桑塔纳曾说过:“总有一天,这世上没有边境,没有国界,没有旗帜,没有国家,唯一的护照就是你的心。”这句话其实可以作为企业全球化的最好解答——国情不同的,而“心”是共同,用户为核心的理念是不变的。

希望有一天,我们去问一个中国企业的外国员工:在中国企业工作是什么感觉?他会回答:我不是在一家中国的企业工作,而是在一家全球的企业工作。

道阻且长,但始于足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