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前夜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

什么时候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前夜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1)

什么时候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前夜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2)

地球一小时

3月24日晚8点30分,

“地球一小时”活动如约而至。

188个国家,17900 个地标建筑

参与其中,

关闭景观灯光等不必要灯光,

“让地球歇一歇”。

以此,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这是香港维多利亚港部分建筑灯光熄灭前和熄灭后的对比(拼版照片,3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2011年3月26日,熄灯后,百步亭社区小朋友手捧蜡烛合唱《虫儿飞》。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勇摄

这10年来,

“地球一小时”也不断地面对质疑。

熄灯能省多少电?

一片黑暗又有什么意义?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

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就指出过

关于环保的“吉登斯悖论”:

“全球变暖带来的危险,

尽管看起来很可怕,

但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

它们不是有形的、可见的,

因此,许多人会袖手旁观,

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实际的举动。”

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知道破坏环境不好,

然而每个人都不能切身感受到这个不好,

进而会对环保袖手旁观,甚至破坏环境。

2018年3月24日晚,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广场,月亮酒店等建筑部分灯光熄灭一小时,响应“地球一小时2018”全球环保行动。 

“地球一小时”到底意义何在?

事实上,“地球一小时”的创始人安迪-莱利,

早就给出了答案,

“地球一小时不再是象征性的熄灯一小时,

更是一种从地方到全球的行动力量,

推动各地的人们为环境做出积极的改变。”

它也已经成为

“每天都在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的人们

为自己的梦想和努力庆祝的时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意为

“地球一小时”活动发表视频,

不仅宣布联合国纽约总部及世界各地的

办事处当日熄灯,

更呼吁全球民众加入关灯行动。

据估算,

目前全球人口每年消耗着1.6个地球的生态资源,

并且在2030年之前将达到2个地球。

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今年“地球一小时”提出

“开启我的60 生活”

在2017年发布的《可持续生活指南》基础上,

提出了5个领域、20种具体的绿色行为方式,

倡导公众积极转变生活方式。

减少塑料

购物自带环保袋

不用塑料吸管

少用塑料包装

不买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

绿色消费

选购环保认证产品

理性购物,适度点餐不浪费

拒绝购买野生物制品

减少一次性用品

外出自带水杯

常备环保餐具

随身携带手帕;旅行自带拖鞋和洗漱用品

绿色出行

短距离选择步行或骑行

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选购低碳车

选择乘坐火车旅行。

循环利用资源

垃圾减量分类

再生资源回收

闲置旧物捐赠

电子设备以旧换新。

什么时候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前夜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3)

“地球一小时”只是起点,

它的意义在于引发人们的反思:

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比如,减少塑料。

近年来,

网购的兴起,带来生活的便利,

也带来了倍增的塑料垃圾。

据统计,

全球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如果这一趋势无法改变,

预计到2050年,

海洋垃圾的总重量将超过海洋鱼类,

15%的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受到生存威胁。

而研究发现,

全球海洋垃圾90%来自于十条河流的输入,

长江、黄河、海河、珠江以及

跨界河流澜沧江均名列其中。

今年,“地球一小时”特别提出

“减塑行动,重塑未来”

为推动塑料垃圾等环境问题的解决,

2018年地球一小时推广期间,

WWF携手合作伙伴,

通过商超、酒店、餐饮、外卖平台、

电商平台、互联网媒体平台、社区、

校园等渠道,

将“减少塑料”等5种

60 生活方式、20种绿色生活行为

在生活应用场景中零距离地传递至公众,

并将以地球一小时活动为起点,

持续、有效引导公众意识和行为的转变。

什么时候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前夜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4)

人类和地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和

地球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来吧,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

从当下做起,

从小事做起,

让累了地球,歇一歇。

让我们关一盏灯,

点亮星星

什么时候为地球熄灯一小时(前夜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5)

楚天都市报正在开展的两个活动,

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期待热心环保的你加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