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什么被宋国人耻笑呢(终于搞懂布衣匹夫)
布衣、黎民、匹夫和百姓都曾指普通人,但是这几个词语的来源却差别比较大,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为什么到头来只有“百姓”使用最广、而且最受欢迎呢?或许你还不知道其中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吧。
“布衣”,字面意思当是棉布衣服,非也,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这样理解,那就犯常识性的错误。为什么说“布衣”非“棉布衣服”呢?因为棉布在我国出现较晚,据考证棉布大概出现在宋元之际。但是,“布衣”一词出现则早得多。
那么,棉布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纺织的原料是什么呢?我们祖先最早的纺织原料主要是葛、麻和蚕丝,现在感觉还是挺高级的面料,其实那时再普通不过了。那时的王公贵族穿什么呢?多是绫罗绸缎,普通百姓是穿不起丝帛的。要命的是,当时的法律还禁止普通人买卖这些,因此只能穿麻布了。
后来,这“布衣”也就特指一般平民了,这一词的产生还是有等级之别的。《盐铁论·散不足》曰:“古者庶人耄耋而后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曰布衣。”由此可知后来耄耋老人则可改善穿衣,可穿丝。
“匹夫”之“匹”原来是指数量,四丈为匹,而二丈为一端,二端则为两;如此说来每两则成一匹,长四丈。两而成匹,有相结合之意。照此意引申,夫为男子;妇为女子,二者结合,称为匹夫或者匹妇。“匹”则有匹配、配偶之意。《白虎通·爵》曰:“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意也。”
顾炎武画像
后来,“匹夫”又指有勇无谋之人,就有贬低蔑视之意了。《孟子·梁惠王下》曰:“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说到“黎民”一词,我们就把它同“百姓”放在一起来讨论了。我们再阅读文献只是常常听到“黎民百姓”之说,普通人称为“老百姓”一直沿用至今,而且现在成了最为主流的说法,很受欢迎。可是,远古之时“黎民”和“百姓”却是两码事。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和炎帝生活的那个年代,无国家之存在,但是有部落之别。当时部落之间摩擦不断,常常发生部落之间的战争。当时地处黄河流域的几个部落实力强大,这些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九黎族和夷族。这些部落互相征战和融合,以黄帝族和炎帝族为主要成员的部落结成了一个强大的联盟,最终他们战胜了九黎族。
黄炎二帝
黄帝和炎帝结成的部落联盟据说有100个氏族所构成,因此当时就称为“百姓”,而战败的九黎族则成了俘虏,被称为“黎民”。这样我们便可以清楚“黎民”和“百姓”之间的区别。
“百姓”为胜者,“黎民”则为俘虏,二者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百姓”产生的先天优势,到了西周“百姓”摇身一变成了贵族的通称。而“黎民”则指称贵族以外的人,主要有农奴、奴隶等。就这样“黎民”和“百姓”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但是,不可否认“百姓”一词仍然是比较高贵的。
可是,到了春秋末年,宗族世袭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出现,百姓的地位就不保了,地位受到了削弱,不少人沦为了黎民。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黎民”和“百姓”的统一,并不做严格区分了。
“布衣”“匹夫”“百姓”“黎民”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匹夫”和“布衣”常表示地位比较低下的普通人。《孟子·万章下》曰:“是天子而友匹夫也。”孙奭就解释说:“云匹夫者,该舜本耕于历山,但侧微(卑贱)之贱者也,故云匹夫。”《辞海》对“布衣交”的解释是“贫贱之交”。
“黎民”和“百姓”作为普通人之意,后来常常指称被统治者。《孟子·梁惠王上》曰:“黎民不饥不寒。”《史记·高祖本纪》曰:“镇国家,抚百姓。”两处文献中的“黎民”和“百姓”都是指被统治的人。可见,“布衣”“匹夫”“百姓”和“黎民”在表示地位低下和被统治这两种意思之时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基本捋清了表示普通人的“布衣”“匹夫”“百姓”和“黎民”的渊源及相互之别:“布衣”之普通人,但是产生之时有等级之别;“匹夫”产生之时为没爵位的普通人,仍有等级之别,后来又指称“有勇无谋”之人,具有了贬义;“黎民”最初则是战败的俘虏,而大概同时产生的“百姓”最初指胜者,后来又指称贵族,最后泛称普通人。
四个称谓对比分析,唯有“百姓”一词的出身最为尊贵且基本没有被污蔑贬低的历史,被用来指称过贵族,也指称普通人。那么,流传至今用来指普通人的词语,舍他其谁?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的最大支持!期待与您交流国学,非常感谢!
原创声明:本文为字本论根据汉字研究的心得和阅读文献资料所原创,感谢您对字本论原创的支持,欢迎您批评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