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解某一诗人的志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感受他留在诗句中的意气。

也只有明白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做到即便相隔数百上千年的时光,也可以感受对方的情怀。

杜甫曾经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便是如此,分明是骂人的诗句,却常常让人不合时宜的引用。没点文化吃了亏,还以为是在夸人。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1)

你以为我在夸你?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上元二年,杜甫为“花卿”写下这首诗,提名《赠花卿》。从诗歌表象进行赏析:成都管弦乐器杂乱无序,声音一半入了江风、一半上了云端。

可尽管如此,却显得杂错又和谐,悠扬动听的乐曲,宛如行云流水一般。这样动听的曲子,随风荡漾、冉冉飘升,更像是天上的仙乐,人间哪里能听得到多少。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2)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杜甫对乐曲美妙的称赞,令人拍手叫好。远在异地的“花卿”听到如此绝妙的诗句,定然也会忍不住高兴。

只是诗歌的实际含义果真如此?“花卿”究竟是谁,杜甫又是否真的在称赞他?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3)

杜甫的态度

宋朝文人张天觉曾经说过一句话:“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露筋骨矣。”简单来说就是讽刺一定要做到柔中带刚,寓讽于谀,意在言外。

不得不说,古人玩起心眼,远比今人更加高明。

想要了解杜甫的真情实意,那就要从“花卿”这个人开始说起。符合唐上元二年这一时间段的花卿,唯有武将花敬定一人。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4)

史书显示,此人平叛立功之后,居功自傲、肆意妄为。不仅放纵士兵劫掠百姓,甚至还逾矩地用了天子音乐,纪念自己的功绩。

倘若放在其他年代,这般目无朝廷的将军,只有被杀这一个下场。奈何唐朝朝堂势弱,只能放任花敬定骄恣不法。

要说杜甫称赞这样的人,估计谁都不会相信。所以诗题中的“赠”,其实就点明了对花敬定的一种讽刺。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5)

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实在高明,不少人仍旧认为杜甫诗句只是赞美乐曲,并没有任何弦外之音。

当夸赞礼乐的褒义大过讽刺花卿的贬义太多,认知便出现了偏差。既然花敬定不能让人清楚认识到词曲含义,我们不妨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年间的礼仪制度开始说起。

自春秋战国开始,礼乐就已经有了严格的划分界定。诸侯如果想要借用天子乐曲,唯有一种可能,即诸侯能够傲视天下群雄,既不将天子放在眼中,也无惧诸侯挑战。

楚庄王问鼎中原,便是同理。有了逾矩的能力,自然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6)

等到唐朝建立,高祖李渊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其目的是将不同阶级能够使用的礼乐确定下来,稍有违背就成了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敬定使用天子音乐,朝廷的确没有办法,但民间老百姓以及忠于大唐的官员却不会答应。古人眼中的规矩大于一切,花敬定如此嚣张,必然会招致不满。

杜甫以诗藏讽刺,表明花敬定的行为,纯属大逆不道。尤其是后两句中提到的天上与人间,完全和人们想象的不同。前者指的是皇宫内,后者则是指皇宫外。

皇宫内的歌曲,皇宫外自然难得几回闻。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7)

至此,《赠花卿》的基调已经完全确定下来。若仍旧觉得这是一家之言,也不妨看看《升庵诗话》以及《网师园唐诗笺》等文献的评价:

(花卿)蜀之勇将也,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时含蓄不露。

诗歌或者文章,不必非要点出讽刺,也不必非要证明言语是在讽刺。其中韵味不妨留给他人思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才算得上真正的高明。

杜甫讽刺现实的诗(杜甫写的28字骂人诗)(8)

作为唐朝年间,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无论情节、背景还是杜甫的个人志向,都不可能让他作出一首夸赞花敬定的诗歌

社会黑暗且充满矛盾,以往平叛的大将成了迫害百姓的凶手,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后人如果没有理解彼时背景,贸然借用,必然会显得唐突。

当然,时代背景已经发生改变,人们将某一首诗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使用,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只是原汁原味,却不能得新忘旧、吃水忘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