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50题(这些中考选择题的知识点一定要记)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考必考50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中考必考50题(这些中考选择题的知识点一定要记)

中考必考50题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

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

2.生命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3.挫折的影响:

(1)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让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4.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

(1)自我价值:能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2)对他人的价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3)对社会的价值: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5.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

6.当我们将个体生命与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

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4.什么是法治: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5.法治的作用: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6.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1)司法保护: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2)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如网吧、酒吧、舞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企业工厂不得招童工。

(3)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4)学校保护: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7.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4.传播网络正能量

(1)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

1.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2.规则包含:纪律、道德、法律等。

3.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4.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6.诚信的内涵: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7.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是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8.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处罚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0.行政违法——拘留、罚款

刑事违法——拘役、罚金

11.诉讼的分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第三单元:

1.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2.承担责任的代价: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3.承担责任的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学会面对可以选择承担的责任,合理选择,勇于担当。

4.我们要不言代价与回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5.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6.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价值(为什么要服务奉献社会)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升,境界不断提高。

如何服务奉献社会: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四单元:

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时高度统一的。

4.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期国家安全的内涵):

(1)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5.每个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6.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6.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1.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主体 国有经济——主导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5.人大代表的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7.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8.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9.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它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县、乡人大及自治县人大没有立法权

10.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政府,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1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12.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1.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对老弱病残孕的特殊关照)

4.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证正义。

5.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1.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实现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对内改革,开放是对外开放。不能将改革开放仅仅等同于对外开放。)

2.中国的腾飞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5.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6.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7.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8.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9.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民主决策包含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6.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8.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2.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5.我国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7.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5.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6.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8. 两个一百年:(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0. 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 2020 年到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2. 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当今世界的特征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济全球化表现:(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4.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5.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7.威胁和平的因素: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二单元:

1.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3.中国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4.世界文明交往------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5.经济发展应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6.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措施:

(1)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2)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3)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7.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