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里面有一个特别傻萌的角色——环尾狐猴朱利安国王。

电影中有这么一幕场景:环尾狐猴们正在森林空地中开大型轰趴,正高兴时忽然危险降临,狐猴们大喊着“Fossa!Fossa!”四散而逃,身后的高坡上出现了几只长得像猫的动物,开始抓捕奔逃的狐猴。

后来这几只看上去不太聪明的动物被主角艾利克斯(狮子)给吓跑了,可谓是帅不过三秒。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1)

这些名为Fossa的动物,字幕组把它们翻译成了“长尾狸猫”。

其实这个翻译也不算错,因为它们流传度比较广的名字就是马岛长尾狸猫。但这不是它们唯一的名字,这种动物还叫马岛狸猫、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马岛獴、马岛食蚁狸、马岛隐肛狸等。

但由于在中文的CITES附录中它的正式名为马岛獴,所以本文统一用马岛獴这个名字来称呼它。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2)

马岛獴(Cryptoprocta ferox)顾名思义,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是那里的特有物种。

由于马岛獴长得很像鼬科、獴科、猫科和灵猫科的动物,还有点像中小型的犬科(比如薮犬),早先在分类学上产生过争议,目前被划分在食肉目、食蚁狸科、马岛獴属(隐肛狸属)。所以前面我说马岛獴的中文名字乱七八糟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虽然马岛獴名字里带个獴,却并不是獴科的物种,这种情况其实也挺多见的,比如鼠妇不是妇人,绿蠵龟不是蠵龟属,地鳖不是王八,老婆饼里没老婆……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3)

回归正题。通过前面马岛獴的照片,大家也能够看出来,它真的挺像猫科动物的,在国外也被称为小号美洲狮(Small cougar)

特别是马岛獴宽阔的口鼻、圆形的耳朵、充满肌肉美感的身躯和一条长长的尾巴,除了腿有点短,从外貌上来说真的很像大型猫科动物。

下图是一只躺在地上打哈欠的马岛獴,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也还是很像猫科动物。但马岛獴的外貌跟中大体型的猫科动物相似,是处于几乎相同的生态位下经过趋同演化的结果。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4)

马岛獴虽然目前在食蚁狸科下,但它却并不怎么吃蚂蚁,而是喜欢大口吃肉。

马达加斯加也算是比较与世隔绝的岛屿了,上面原生的大型掠食动物很少(被人类带来的大型犬类除外),马岛獴就是马达加斯加岛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

马岛獴的食域广泛,在所有的食物中,各类狐猴占据50%以上,其余的还有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抓到昆虫也会吃下去,不浪费粮食。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5)

电影《马达加斯加》中,正在举办派对的狐猴们被几只马岛獴吓得一哄而散,这一点算是比较还原现实的(除了狐猴开轰趴),因为马岛獴是狐猴们的天敌

狐猴很擅长爬树,可以逃脱地面捕食者的袭击,但马岛獴也会爬树,还能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相当灵活。

马岛獴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独行者,但繁殖期间有时会组成小队共同狩猎,由一只马岛獴上树追赶狐猴,把它们从树上赶下来,其余的马岛獴再冲上去进行围攻。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6)

马岛獴的栖息地会随着食物密度而改变,如果食物吃得差不多了,马岛獴就会转移领地去别的地方。

马岛獴不会将自己领地中所有的猎物都赶尽杀绝,它的存在对于周边生态环境和本土很多动物的种群数量都有着深远影响,是马达加斯加岛上非常重要的关键物种

如果马岛獴的领地与人类居住区有重合,它们还会试图去人类的村庄里猎食家畜和家禽,甚至连山羊和小牛犊都有可能会被马岛獴偷走吃掉。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7)

虽然马岛獴在原产地没有天敌,但也像许许多多野生动物一样,遭不住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和恶意猎杀。

仅在1987到2008年这二十多年之间,野生马岛獴的数量就下降了30%左右。目前马岛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为“易危(VU)”物种,也被华盛顿公约CITES纳入附录Ⅱ。

我国虽然不产马岛獴,但只要在我国境内发现了有人饲养马岛獴,就视为非法贸易和饲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来进行立案和量刑。

现存最强猫科动物(马达加斯加长尾狸猫)(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