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

接上篇《死地尚且有后生的机会,而绝地那是必死而且万劫不复的地方》

前面孙武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所谓的变,就是活的意思。学以致用,本身就应该活学活用,否则就会变成生搬硬套、读死书或者死读书。

这在企业里面,我们常常讲变革管理,所谓变革管理,它有很多理论,但无论是哪种理论,无非分为三大类,一大类是为了解释什么是变,也就是说,变的方式和趋势以及形态;第二大类,就是为了说明,为什么要变,这就是解释变的原因。而第三大类则是如何变,如何应对变之前的阻力,和如何面对变之后的后果。

我们常说,变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物是人非,人心不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都在说明变的道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纸上谈兵,这些都是不知道变化的尴尬和后果。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古人教给我们为什么要变的道理。实际上,古时候的很多案例,无论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还有近代的戊戌变法以及当代的改革开放,这些都是经天纬地的变革,还是我们个人生活的变化,从农村迁到城市,到异地他国去求学,不再使用我们的方言或者母语等等,这些都是巨大的个人变化,当然还有社会的变化,比方说大学扩招、民企崛起、外企优势不再、房价升高、压力增大、家庭和生育观念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状态和趋势。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1)

至于如何变,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往往没有看到全貌,也没有心思和时间静下来仔细回顾、探究和设计未来的变化之路。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对变革的想当然或者对变革的恐惧这两个极端。

我们正处于百年大变局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压力是滔滔汹涌,我们所追逐的希望也是朝日喷薄。我们,尤其是我们一些愿意学习、愿意成长、愿意追逐梦想的人们,该如何运用这个时代来展现自己的面貌呢?该如何运用我们大中国这个舞台来腾飞呢?这就是孙武强调的九变的意义。

我们人类从来都是在竞争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在胜负的背景下进行妥协,在实力的较量下进行谈判。从我们呱呱坠地起,到孩提牙牙学语始,我们拼爹、拼家庭、拼自己、拼关系、拼运气、拼命运,我们都是在拼,只是为了自己在太阳底下生存的那份宁静和空间。

人生就是战争,这早已毋庸置疑。我们知道世间的美丑、善恶、黑白、强弱、冷暖和正义、邪恶,可这丝毫不影响有些人能把一手好牌打好,而有些人能把一手烂牌打出真正的天才水平。这和你现在以及过去的牌有关系,但似乎又没有一定的必然因果。或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美妙之处。

接下来,孙武指出: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2)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就是说,聪明的统帅思考问题,往往是在好坏之间权衡的,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完全的好结果,也不可能有完全的坏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会附带着相反部分的因素。这就好比我们去菜场卖肉,只要是可以用来做菜的,无论你是买瘦肉还是肥肉,多少都有一些五花肉。

以前的书是这样翻译的:智慧的将帅考虑问题,必定兼顾到利与害这两方面的条件。他们认为杂是兼顾的意思。我认为不当。杂应该是去不掉,相当于今天讲的杂质、不纯洁的意思。古时候称那种有些白头发,但又没有全白的人叫杂毛。这个词虽然今天听上去有点粗鲁,不过还是很形象地表达了杂的意思。

理解了这句话,那么接下来的道理就说的通了。

孙武说: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身为统帅,做决策不要追求那么完美嘛。哪有百分之百一定全胜而没有任何损失的。所谓杂于利,实际上是害杂于利,也就是只要胜利占大头,损失占小部分。因为是损失杂于胜利嘛,也就是肥肉杂于瘦肉嘛,那当然是瘦肉多啦。孙武就觉得可以了。也就是务可信也,就是说,事情可以开干了。

所谓杂于害,实际上是利杂于害,这是典型的英语语法中的省略主语嘛。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占大头,胜利概率比较小,那么我们就要着手解决这种损失。也就是说,我们得先把这种可能得损失防止或者规避后再开战。

对照一下以前书本的翻译:在考虑不利条件时,同时考虑有利条件,战事就能顺利进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时同时考虑到不利因素,各种可能发生的祸患就可以预先排除。你觉得呢?

实际上,孙武这句话简直是真理。如果两方较量,一方有完全的胜算,你觉得这个仗还有必要打吗?或者一方完全没有胜算,注定失败的,打这个仗有意思吗?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3)

我们做人做事做生意都要注意一点,不要搞得人家一点活路都没有,这样的极端情况会让周围人感觉寒心的。用我们老家的一句话来说,不要吃得太咸(湖南话读寒)。犹太人喜欢搞金融,就是逼得很多地方贫富差距太大,而且金融这个玩意儿能够吞掉人家数代乃至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财富。所以这个道理犹太人似乎还没有想清楚。真的聪明的人,应该不至于让周围的人人人自危才对。你看川建国,就搞得大家都觉得你自私嘛。像个什么腔调?!

孙武接着指出: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在这句话里,孙武说了三个动作,一个是屈、一个是役、一个是趋。同时也提了三种方式,一种以害,一种是以业,一种是以利。

具体来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所以要让其他国家感受到恐惧和威胁,进而屈服于我们,这是第一步。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4)

第二步,就是役诸侯者以业,业是什么呢,我查了一下百科,业是指古代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形,用以悬挂钟、鼓等乐器。这里引申为正当的旗号或者名义。也就是说,第二步,用正当的名义去约束和带领其他国家。

第三步,就是趋诸侯者以利。也就是说,我们要赶着其他国家去维护所谓他们的利益或胜利。

第一步很简单也最难,因为你必须要秀肌肉,关键是你还真的得有肌肉。否则你闯了一个充气的铠甲,到时候还不是被人家打得满地找牙。这里也道出了一个真实的现实,你的员工不是尊敬你而对你毕恭毕敬,他们是出于恐惧和害怕才对你唯唯诺诺。所以一旦你失去了实力,或者丧失了势力,那么你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没有爪子的狮子。人家一群土狗也都可以把你撕得粉碎。在马基雅弗里的君主论里,他指出,让人爱戴不是什么所谓的美德,但让人恐惧确实非常有效。

在风骚律师这部电视剧里,Michael劝说毒枭头子Gustavo放过瓦尔加。他说了一句,fearsome isn't a good motivator .但Gusatvo 不这样认为。

其实人类对于是否生而平等是有不同看法的。因此对于所谓的大小国一律平等这样的说法也是往往有不同理解的。我们中国人并不特别强调所谓的平等,我们的儒家思想早已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亲疏远近,实际上这是真实的人性和真实的人间。可美利坚这个国家居然喊了人生而平等这样宗教界的口号,但我们毕竟是世俗社会。既然世界上存在竞争,就必定是弱肉强食,就必然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实力决定态度以及真理在炮弹射程之内。

谁都想做老大,可老大就那么几个位置,怎么办,PK呗?不管是不是堂堂正正的PK,总之,PK是无法躲避和远离的。让敌人恐惧,让对手颤抖,让挑战者不寒而栗,这难道不香吗?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5)

第二步,实际上这里也反映了孙武给吴国设立的国策是称霸,而不是统一。既然是称霸,那么你就要扮演这个班长的角色。总得要提倡些冠冕堂皇的旗号,描绘一幅普天同庆的愿景,然后接着这些漂亮的话去迫使其他国家成为我们的势力范围。

第三步,那就是更进一步了,就是直接把他们绑在我们的战车上。赶着他们去争夺、以帮助和捍卫他们的名义进行进一步控制。

写到这里,我的天哪,这就是当年的马歇尔计划啊。两千多年来,这个深藏的秘密被我终于找到,我是不是该流泪呢?我是不是该仰天长啸,祭告孙武在天之灵呢?感恩孙武,感恩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感恩感恩。

因为只有上升到国策层面,才能真正体现孙子兵法的格局和高度。我们有充分的理由 相信,阖闾的队伍一定经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他们也一定有自己对战场、战斗和战士的理解和判断。但他们不是小国,不是那种甘居人下的小国。他请孙武来的目的就是称霸天下,就是要扬吴国之威于天下。换言之,你们老板请个高管,不应该只是为了做几单生意,而是为了基业长青。而所谓基业长青,说白了,就是人家都死了,我还没有死。你自己琢磨一下吧。

以前书上的翻译是这样的:因此,用最令人头痛的事去使敌国屈服,用复杂的事去使敌国穷于应付,以利益为钓饵引诱敌国疲于奔命。这些都是文人的理解,算不上管理的思考。

孙武接着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有人或许会疑惑,如果照你这样理解的话,那么这句话似乎挨不上边?是吗?

我们前面讲的三步,实际上孙武并没有指出来是哪个国家能做得到。他描述的就是,任何国家如果要称霸,就一定在国策上面有这三个步骤。

换言之,如果吴国是这个主导者,那么吴国就一定要去威胁他国,一定要去驱使他国,也一定会赶着其他国家争夺利益。但如果不是吴国,那么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国家冒出来,它也会按照这三个步骤来进行争夺。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6)

基于此,孙武指出: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要指望别人不来打我,而要依靠自己应付敌人侵犯的充分准备;不要侥幸指望敌人不来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着使敌人不敢进攻的强大实力。

接下来,孙武描述了所谓的“五危”,他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这五危分别是:

  1. 必死、解决办法,杀掉
  2. 必生、解决办法,俘虏
  3. 忿速、解决办法,侮辱,激怒
  4. 廉洁、解决办法,诬蔑、诽谤
  5. 爱民、解决办法,袭扰其民,用民众绑架

“五危”实际上是为将者的五大可攻击点。实际上这里面是为将者人格上的所谓弱点和优点,但它们都可以被用来作为敌方的攻击点和突破口。

所谓必死可杀,这是根据敌方将领的作战决心而采取的策略。既然你是寻求决战的,既然你选择决一死战,那么你必然会有强大的求胜心里,也就是说,求胜心切。这种统帅往往就会忽略一些客观的事实,拼死冒进。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一旦你抱着这么激进的想法,即便是在不如敌人的条件下,你也都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么后果只会有一条,被消灭掉。

左倾盲动主义的思想往往表现出来是很勇敢,很不怕死,但实际上它这是去送死,去做无谓的牺牲。这样的牺牲意义不大。孙武在这里也侧面说明了一点,打仗毕竟不是主观意愿的范畴,虽然意志力很重要,但能不能打赢,不是你领导一个人拍胸脯或者拍脑袋所决定的。打得赢才打,打不赢你硬要打,那就是找死。

所谓必生可虏,这又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换句话说,求生欲望强烈。这样一来,敌方马上就看出了我们怯战的心理。如此一来,只会遭致敌人的步步紧逼和毫不相让。就好比两个人打架,其中一个还没打,就开始害怕疼痛,就开始担心后果,那么靠得住这场架会输。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7)

所谓忿速可侮,往往是描述这样的一种统帅,这种统帅往往性情急躁、容易被激怒,动不动就会喊,我灭了你。实际上这种领导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要太多哦。为什么会很多?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表功心切,好大喜功,喜欢逞强。

其二,是上司压力大,迫不得已,又苦于没有办法做到君命有所不受。

其三,是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其四,是本身脾气差劲,动辄发火的人。

这四个原因,无论是哪一个,都会表现出一种特质,那就是不会耐心和细心。不会耐心分析敌情,不会细心辨别真伪,不会虚心接受建议,不会专心关注目标,不会冷静回避挑衅。

三国演义中,魏蜀两军在五丈原相持多日。一天,诸葛亮派人送来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司马懿把来人叫了进来。司马懿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妇人的头饰和素衣。再看那封信,竟是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和关在闺房里的贵妇人一样,躲着不敢出战,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概。不过,这一招对司马懿没有用。但对其他人几乎都有用。

诸葛亮把自己夸上天,笑周瑜只会水战,周瑜立马不服了!其实是诸葛亮耍了个小聪明,说周瑜只会水战不会陆战,其实是因为刘备自己兵力不足,本来刘备兵就少,再和曹操干,就没啥资本再搞江山了。他是想让周瑜出兵,让东吴损兵折将,然后自己坐享其成,窃取东吴的劳动成果,事实证明,诸葛亮也确实这么干了。后来,诸葛亮多次气周瑜,居然把他真的给气死了。

诸葛亮阵前与魏国的王司徒王朗对骂,王朗不敌孔明,结果直接摔下马去,吐血身亡。

想想,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大打出手,这个气不顺嘛。

而所谓廉洁可辱,这个很好理解,你不是很装逼吗?你不是号称廉洁吗?我栽桩陷害,我传播流言谣言,我制造假象,我编造故事,哎呀,这三国看多了,自然就会想到这些,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单纯得像个孩子的人。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8)

现在这个社会,编个绯闻,让你说不清;制造个场景,让你道不明;设计个陷阱,让你摆不脱。

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有这么一个镜头,翁同龢接受一位奸商李光昭的行贿,把给李鸿章、北洋海军的60万两白银转给了奸商。结果,原来这位奸商骗取了“修建颐和园”的钱财,李鸿章将自己的调查结果给了光绪,被光绪痛骂了一顿。而这个奸商所用的手法就是利用翁同龢贪名的特点,帮翁制作了一份他父亲的书和他自己的书。

所谓爱民可烦,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你不是爱民吗?那就利用民众对你进行道德绑架或者对民众进行袭扰。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

你喜欢什么,我就打击什么。你在意什么,我就恶心你什么。这在今天的贸易战或者地区冲突中比比皆是。都像三岁小孩过家家一样,搞得全民都在过家家。

最后,还是老习惯,对照一下以前书本上的翻译: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蛮干死拼,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贪生怕死,则可能被敌军俘;性情急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廉洁好名,矜于名节,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爱民过甚,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

我不认为以前的翻译你会理解得了。哈哈哈哈。

孙武最后总结说,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很浅显,很好理解,它是说,以上五个缺陷,是统帅们必须防范的缺陷,也是用兵带队伍的大忌。很多时候,全军覆灭,统帅被杀,都一定是被敌方从这五个方面入手的。所以一定要高度引起重视。

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在线阅读(九变篇孙子兵法中的)(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