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stem教育提高了什么(风靡全球的STEM教育到底是啥)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最近几年乐高课程、机器人编程等少儿兴趣班为何如此风靡?其实,这些都属于STEM教育近年,STEM教育逐渐开始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关注,在国内已步入“快车道”那么,什么是STEM教育?中国家长如何看待?STEM教育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成功的stem教育提高了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成功的stem教育提高了什么(风靡全球的STEM教育到底是啥)

成功的stem教育提高了什么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最近几年乐高课程、机器人编程等少儿兴趣班为何如此风靡?其实,这些都属于STEM教育。近年,STEM教育逐渐开始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关注,在国内已步入“快车道”。那么,什么是STEM教育?中国家长如何看待?STEM教育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何为STEM教育

  STEM,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结合的跨学科融合教育。近年以STEM为基础又衍生出了STEAM概念,即增加了艺术(Art),有的创新教育流派在STEM基础上加入了企业精神(Enterpreneurship)。这些被统称为“STEM ”。无论怎么往上 ,STEM教育主旨不变,都是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的联系。

  早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就发表了《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其建议培养优质科技人才、工程师、科学家,以及数学家,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正是这份报告,开启了美国STEM教育的大门,也成就了数十年后风靡全球的STEM热潮。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直大力推动STEM教育,曾于2017年签署备忘录,拨款2亿美元支持STEM专业教育。奥巴马在任期间,也曾亲自为STEM代言。

  STEM教育日渐成为近十几年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并开始影响到我国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相比国内的应试教育,STEM教育更加追求儿童的全面化发展,教育模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受到了当下千万家长的追捧认可。

新晋家长圈中掀起一股“小旋风”

  一时间,国内家长经常可以在大商场或学校周边看到机器人教学、少儿编程等培训机构。5岁女孩学编程,8岁孩子做产品,这些昔日的不可思议成为家长们热烈讨论的热点话题。

据微热点大数据平台统计,年初至今,全网相关“STEM教育”讨论量超42.2万条。近日,72小时内热度指数峰值达到14.62,STEM教育着实在中国掀起一股关注热潮。

  从关键词云来看,“编程”“机器人”“AI”等词汇提及较多,体现了网民对“STEM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安排的关注,同时“创新”“思维”“鼓励”等也从侧面反映出网民对STEM教育的积极看法。

  当然,85后、90后纷纷变身“父母”新角色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向标榜叛逆的一代、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代的他们,怎会在教育孩子时“循规蹈矩”呢?,他们用实际行动坚决地表达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玩中成长,让孩子在玩中提升能力,而STEM教育所主张的“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不谋而合。

政策利好 资本涌入 共同提振STEM教育市场

梳理相关事件以后不难发现,自2015年开始,国务院和教育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文件,积极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6月,教育部直属的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STEM教育研究中心,并在较短时间内发布《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与《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为我国STEM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紧随其后的2018年,资本不断涌入国内STEM教育行业企业,如在线STEM教育品牌Dr.S赛先生获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投资,儿童场景教育平台麦淘亲子宣布完成千万美金B 轮融资等。而资本市场的造富效应,再次促使更多教育从业者投身STEM教育创业热潮。在整个2018年,STEM教育行业可谓是全面爆发。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政策长期利好,年轻家长观念转变,正在将STEAM教育从素质教育推向K12教育。“非应试”的STEAM教育也正像少儿英语一样,变成“新刚需”。中国日报也曾发文指出,STEM教育成为全球科技竞赛的起跑线。

  虽然出现短暂“风口”,但最终“出口”却值得更多关注和研究,有学者就表示要对STEM教育热有一定的“冷思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研究所所长王素表示,中国目前的STEM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在2018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上,王素曾提出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科技机构等形成联盟或共同体,构建STEM教育新生态,协同互助、彼此成就的理念。(文/夏小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