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

作者:朱有伟

白塔晴云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1)

清朝“白塔晴云”石额(今嵌于白塔基座上)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2)

白塔晴云 清 乾隆《南巡盛典》

“白塔晴云”为清二十四景之一,位于莲花桥北岸西侧。清朝阮亨记云:“对岸与莲性白塔对,故名。”此景于乾隆年间由加按察使衔的徽籍盐商程扬宗、州同吴辅椿先后营构,后归加候选道衔的陕籍盐商张霞重修,继归运副巴树保修葺。

据《扬州画舫录》卷十四载:“白塔晴云在莲花桥北岸,岸漘外拓,与浅水平。水中多巨石,如兽蹲跃踞,水落石出,高下成阶。上有奇峰壁立,峰石平处刻“白塔晴云”四字。阶前高层三间,名曰桂屿,屿后为花南水北之堂,堂右为积翠轩。轩前建半青阁,阁临园中小溪河,溪西设红板桥。桥西梅花里许,筑“之”字厅。厅外种芍药,其半为芍厅。前为兰渚,后为苍筤(lànɡ)馆。复数折入林香草堂,堂后入种纸山房。其旁有归云别馆,外为望春楼,楼左为西爽阁。”后园景荒废。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3)

今日的 “白塔晴云”,即陈伸先生捐赠的“剪纸艺术馆”

1984年,由旅日侨胞陈伸捐款,于白塔晴云旧址兴建了一座两进院落的庭园,作为剪纸艺术馆。扬州市园林部门先后又对围绕景区的汀屿、小池、曲溪、土丘等建筑和修葺,再现了“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的水乡意境。

现今,“白塔晴云”为东中西三进院落,以粉墙隔开,门洞相连。院墙如折扇,多开漏窗借景。园门面东,为青砖如意形门,门上嵌赖少奇书“白塔晴云”石额,门后筑半亭。东院地面为几何形青砖卵石铺装,院内叠湖石植松柏、紫薇、紫藤、凤尾兰。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4)

门后半亭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5)

积翠轩

“积翠轩”坐北朝南,瓦屋三楹,槅扇门窗,内悬现代书法家赵冷月书“积翠轩”匾,轩堂柱挂篆书楹联“叠石通溪水;当轩暗绿筠”,为清朝金棕亭集句,现代书法家王个簃(yí)所书,落款“甲子重阳秦石鼓文笔法作篆”。此联集唐朝许浑、刘宪诗句。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6)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7)

轩北植绿树芭蕉,郁郁葱葱,与东院粉墙相隔,有葫芦式园门相通,门上嵌石额“涉趣”。东院南部倚墙有竹树湖石点缀其间,南墙下架空,用湖石围成一勺水池,墙外湖水与院内池水相通,体现了联句“叠石通溪水”的韵味。

轩西侧为曲廊,依西墙而筑,曲廊南端建有“半青亭”,阁内海棠式门贯通东西两院,门洞面东,上嵌石额“半青”由画家沈迈士题。或是取自北宋晏殊诗句“春色渐浓人未觉,玉阶杨柳半青青”。亭柱挂楹联“小院回廊春寂寂,碧桃红杏水潺潺”,此联集唐朝杜甫、许浑诗句,由著名书画家程十发所书。

穿过“半青亭”下的海棠门便到了中院,回首可见海棠门上面西嵌石额“探碧”。中院分前后两进,地面为花街铺地“五福捧寿”,由青瓦卵石铺装。院内角落点缀有湖石、凌霄、玉兰。“花南水北之堂”在院北,面南三楹,槅扇门窗。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8)

花南水北之堂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9)

堂内悬“花南水北之堂”漆书匾,由书画家赖少其题写。堂柱挂楹联“别业临青甸;前轩枕大河”,此联集唐朝李峤、许浑诗句,由唐云书写。“花南水北之堂”左右有木栏回廊,依院墙而建,联接院南“林香榭”。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10)

林香榭外景

瘦西湖上哪里看月亮(解读瘦西湖19)(11)

“林香榭”匾

“林香榭”为水榭,面南三楹,三面设廊,皆有美人靠,可凭栏观景。檐下悬“林香榭”匾,由书法家颜文梁题书。“林香”二字或来自唐朝王翰诗句:“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檐柱挂楹联:“名园倚绿水;仙塔俪云庄”,此联集唐朝杜甫、马怀素诗句,由赖少其所书。榭南有临水平台,白石围栏。伫立台前,塔影水色,赏心悦目。

西院与中院有粉墙相隔,院门开在西墙回廊下,为汉瓶式门。西院乃是花园,别无建筑,置湖石造景,植玉兰芭蕉翠竹,花草掩映,沿青砖小径可向西出四方园门,也可向北探寻轩堂身后的花园。


相关名物

◎州同,清朝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均为从六品官。

◎叠石通溪水,出自唐朝许浑《奉命和后池十韵》: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

◎当轩暗绿筠,出自唐朝刘宪《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畴昔王门下,今兹御幸辰。恩光山水被,圣作管弦新。绕坐熏红药,当轩暗绿筠。摘荷才早夏,听鸟尚馀春。行漏今徒晚,风烟起观津。

◎春色渐浓人未觉,玉阶杨柳半青青。出自宋朝晏殊《立春日词·内廷》(其四):双金缕胜延嘉节,五彩为幡奉紫廷。春色渐浓人未觉,玉阶杨柳半青青。

◎小院回廊春寂寂,出自唐朝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碧桃红杏水潺潺,出自唐朝许浑《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几回策杖终难去,洞口云归不见山。

◎别业临青甸,出自唐朝李峤《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前轩枕大河,出自唐朝许浑《潼关兰若》: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出自唐朝王翰《子夜春歌》: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名园依绿水,出自唐朝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一: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仙塔俪云庄,源自唐朝马怀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季月启重阳,金舆陟宝坊。御旗横日道,仙塔俨云庄。帝跸千官从,乾词七曜光。顾惭文墨职,无以颂时康。联句改“俨”为“俪”,意为仙塔和云庄相对相望,如同伉俪。


相关人物

※阮亨(1783~1859),字梅叔,号仲嘉,清代文学家,扬州仪征人。阮金堂之孙,阮承春次子,过继给阮元二伯父阮承义为子,阮元从弟。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副贡。品学端方,诗文精敏。幼随宦京师,作《蕉花曲》,人称“阮蕉花”。尝随阮元幕于浙杭,壮年诗学益进。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不就。家业毁于太平军兵火。所撰骈体文、古近体诗、词录、诗话、传奇、随笔、杂记等十一种三十六卷,汇为《春草堂丛书》刊行,还有《珠湖草堂诗钞》、《琴言集》、《珠湖草堂笔记》等。所辑、校有《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二百卷、《广陵名胜图》、《皋亭唱和集》、《淮海英灵续集》十二卷、《广陵诗事补》等。

※赖少奇(1915~2000),现代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一作赖少麒。广东普宁人。曾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校,早年从事木刻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安徽文联主席等职。早期从事版画创作,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山水画闻名,宗法新安派诸家,画风雄浑凝重。书学金农、邓石如,作漆书富金石气。

※赵冷月(1915~2002) ,名亮,堂号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幼从祖父赵介甫习文学,攻书法。23岁投于徐墨农门下,受学五年。

※王个簃(1897~1988),原名王能贤,后易名王贤,字启之,号个簃。江苏省海门市人,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少笃好诗文、金石、书画,27岁为吴昌硕弟子。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上海美专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晚唐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开成元年受卢钧邀请,赴南海幕府,后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晚年归润州丁卯桥,自编诗集《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杜甫齐名,并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讽。

※刘宪(655~711),字元度,唐朝宋州宁陵人。刘宪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后为太仆少卿,兼修国史,加修文馆学士。又迁兵部、工部侍郎,拜秘书监。景龙初(公元707年),为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沈迈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浙江湖州人。早年随母学画,后入上海震旦大学,获文学学士。曾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佥事科任职,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文科讲师、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其善书画,有《沈迈士画集》传世。

※程十发(1921~2007),名潼,上海松江人。海派书画家,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学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斋名“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上海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等。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朝诗人,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少有才名,二十岁擢进士第,官监察御史,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时,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于玄宗开元二年(714)。

※马怀素(659~718),字惟白,江苏润州丹徒(今镇江)人。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举进士,又应制举,擢进士第。开元初,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兼昭文馆学士,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颜文梁(1893~1988),字栋臣,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11年入商务印书馆画图室学习西画,1922年与胡粹中、朱士杰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入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回国,主持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学,1953 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出版有《颜文梁画集》、《油画小辑》、《欧游小品》及水彩画集《苏杭风景》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