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航空与运输经营状况(顺丰航空总裁刘良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顾总结

十年来,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增长近10倍,机型由单一的窄体货机扩充到远程宽体全货机。与此同时,顺丰航空的航线网络也在不断完善,由国内航线拓展到亚洲、欧洲、美洲航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航空物流领域,将形成更充分的竞争,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顺丰航空也将不断地巩固先发优势、提升安全运营与航空物流服务能力。

9月6日,随着又一架波音767-300型全货机正式加入机队并投入商业运营,顺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航空”)机队规模扩充至75架。作为国内运营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顺丰航空在运营的全货机数量占比国内全货机总数已达36%。

顺丰航空总裁刘良浩清楚记得,2012年他刚加入顺丰航空时,公司还只有7架窄体全货机。十年间,顺丰航空的机队规模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

顺丰航空与运输经营状况(顺丰航空总裁刘良浩)(1)

(顺丰航空总裁刘良浩)

航线日益丰富 产品不断完善

十年来,伴随着机队规模的扩张,顺丰航空的航线网络日益丰富,服务范围由国内拓展至短、中程国际和洲际。2009年,顺丰航空开通首条国内航线;2013年,开通首条国际航线;2019年,开通首条洲际航线……截至目前,除西藏外,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定期航线,国内外通航站点增长至88个。

宽体机数量的持续增加,为顺丰航空国际航线的开拓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顺丰航空货运机队中,具备中远程航行能力的宽体全货机数量持续增长。“目前,顺丰航空有16架宽体波音767全货机、3架宽体波音747全货机,逐步形成可兼顾远、中、短程飞行的梯队运力。”9月21日,刘良浩向《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介绍。

与此同时,顺丰航空的服务产品相应不断完善。“成立之初,顺丰航空专注于为顺丰速运提供安全高效的快件空运服务。”刘良浩表示,近年来,得益于稳定扩容的机队规模和不断织密的航线网络,顺丰航空不断拓宽业务——深耕定制化包机服务等细分市场,包括每年夏季的“水果包机”、秋季的“大闸蟹包机”、冬季的“牛羊肉包机”,以及助力中国品牌“出海”、优化全球产业布局的客户化包机项目,全货机运输模式的高时效性、高稳定性,为生鲜、医药、电子产品等货品提供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运输服务。这也推动了顺丰航空货运量不断增长,十年时间扩大了近7倍。

毫无疑问,顺丰航空的快速成长与航空货运业日益繁荣的大环境密不可分。近十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消费模式的升级和新冠疫情的出现,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航空货运业也进入了快速整合与发展阶段,服务网络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健全、信息化程度及服务时效明显提升。

回顾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之路,刘良浩认为,不论是服务经济生产、助力中国品牌出海,还是响应救援救灾、防疫物资的应急运输,抑或是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航空货运都发挥了高效、安全的支撑作用。十年间,航空业“重客轻货”的理念已逐步转变为“客货并重”。

疫情下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0年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全球民航业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的稳定供应,顺丰航空需要在确保飞行安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保障货物的高效流通;针对药品、疫苗、生鲜等品类的货物,还需结合货物特性制定专项航空运输保障方案,最大程度保证运输时效与品质。

面对各地突发性的疫情临时产生的物资运输需求,要求顺丰航空的运行保障团队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顺丰航空目前运营的75架全货机,分布于全国近40个城市,这使得我们面对突发疫情及紧急运输任务时,可以充分发挥机队和网络优势,具备快速制定、执行航空运输方案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调动、组织内外部的生产运行资源完成既定的货物运输方案。”刘良浩指出。2020年初,顺丰航空率先开通了国内首个“逆飞”武汉的航班,随后开启了长达数月的防疫物资驰援运输,期间叠加复工复产、国际防疫物资的运输任务,实现自身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底盘服务价值。

在刘良浩看来,新冠疫情一方面给航空货运业造成巨大影响和营收压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其在防疫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的价值,以及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搭建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势在必行。受疫情冲击,客运航班的削减使得客机腹舱带货能力大幅下降,折射出我国全货机运能不足、国际航线覆盖面较窄、国际物流对外航依赖度较高等问题,扩充全货机运力规模、促进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枢纽机场建设、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搭建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顺丰航空也在不断加大资源投入,比如持续扩充全货机机队、引进远程宽体全货机、拓展国际航线等。

二是航空货运可在国家应急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疫情时期,客运航班运行受限,采用全货机运行的货运航空公司在运输的安全性、时效性、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全货机货舱的载运空间也更大,不仅能为常规防疫、生活物资提供高效的运输服务,还能满足大型医疗、生产设备的运输需求,可为国家应急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物流底盘支持。

六项举措推动持续发展

今年7月17日,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在货运航空网络的建设中,花湖机场既是货运枢纽,可在2小时之内覆盖中国90%以上的GDP来源地,也是货运门户,可连接国内和国际的供应链网络。目前,以花湖机场为中心的航空网络布局正在稳定推进中。

顺丰控股2022半年报显示,花湖机场货运首期将开通鄂州至深圳、上海2条航线,2022年年内计划开通大阪、法兰克福国际航线。待转运中心投运后,顺丰航空将逐步规划调整空网布局,打造轴辐式航空网络,有望进一步扩大高时效服务的覆盖范围,并通过增加大型飞机以降低航空运输单位成本。同时随着机场配套的大规模地面中转场投入,将会提升地面中转分拨设备操作效率。

在顺丰全球业务布局中,花湖机场转运中心将是其航网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全球供应链中心、全国仓配中心、高端加工流通中心。顺丰航空将以花湖机场为枢纽,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机场群中布局4个区域性枢纽,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和成都的机场,构建“1 4”发展模式。预计到2025年,花湖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左右、国内航线50条左右,货邮吞吐量达到245万吨,形成辐射全国、畅达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花湖机场的作用不止于物流枢纽,还会带来产业集群。与花湖机场直线距离仅60公里的武汉光谷,聚集了数万家科技企业,产值超过千亿。据刘良浩透露,花湖机场空港城有望引入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生鲜冷链、跨境电商、电子备件、应急救援等产业。结合顺丰航空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全货机航线,可助力实现国家产业升级,提升国际供应链实力

近年来,圆通、菜鸟、京东等多家头部企业开始进入或加快布局航空货运业务。面对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刘良浩表示: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可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带动航空货运产业的整合升级,无论是产品体系、服务网络,还是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人才素质等,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航空货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惠泽经济生产、居民生活。

对于顺丰航空的进一步发展,刘良浩总结提出六方面举措:一是不断提升安全管理质量,保证飞行安全、防疫安全;二是持续强化自身在物流供应链中的服务能力,在业务操作与经营管理上与上下游产业形成高效衔接;三是以花湖机场为核心,以深圳、杭州、北京、成都为区域枢纽,加快打造轮辐式的货运航线网络,进一步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四是稳步扩充机队规模,持续引进宽体全货机,优化机队结构,以匹配更广的服务范围、更高的运输服务品质;五是加大科技投入,持续优化符合自身运行特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让科技赋能运行,提升效率、管控风险;六是强化应急管理能力,积极应对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确保服务品质提升的稳定性。(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19期封面专题)

顺丰航空与运输经营状况(顺丰航空总裁刘良浩)(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