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8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5)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8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5)(1)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5、4、3、2》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7页,练习四的第1、2、3题。本内容是在学习十几减9、8、7、6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时学生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由观题到心算,不再直观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学的方法自主迁移、类推到本课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核心能力

《20以内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提升初步交流、合作、迁移、类推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学习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

(五)教学难点口算。

板书课题:十几减5、4、3、2。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1)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师:大家填数的速度都很快,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我用的“想加算减法”,看到上面的加法算式,马上就能想到下面减法算式的差。

(2)分析关系,创造算式

师:你会像这样出几组算式吗?

同桌互相出题,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1题突出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旨在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多组练习后,让学生逐步喜欢“想加算减法”并加以熟练,分析关系,发现规律。】

2.数学游戏。

(1)口算。

17-9=17-8=13-5=11-4=

12-6=13-6=15-6=11-5=

(2)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师:从上面算式中,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差是9:17-8=15-6=

差是8:17-9=13-5=

差是7:11-4=13-6=

差是6:12-6=11-5=

师:观察第一组,17-8与15-6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被减数十位上都是1,得数都相同,差都是9。

预设2:其它几个数都不同。

师:你能将结果相等的这两道算式用等号连接写在练习本上吗?

生:17-8=15-6

师:等号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算式的结果,它还能表示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算式还有吗?试着写出2道。

(3)第17页“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预设错误答案:如果想到类似12-4=14-6这样的算式,请学生判断这个算式出现了2个4是否符合要求,要及时修改。

【设计意图:数学游戏与“思考题”进行题型整合,组织学生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关系,对所学算式进行整理。】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时作业

1.看图列式计算。

【知识点】以直观图的形式,突出体现了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巩固了相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答案】11-5=6(个)13-4=9(个)

【解析】可将“?”变换到不同位置,让学生根据其位置的变化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再说说这三个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深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小蚂蚁回家。(连一连)

【知识点】综合性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序性。

【答案】略

【解析】先计算出每只蚂蚁身上的得数,再按照从左往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连线。

3.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同,你能填出被遮住的数吗?(练习四第8题)

【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能否灵活运用互逆关系填出所缺的数。

【答案】4,7;2,14;4,4。

【解析】先理解题意,想一想得数相同是什么意思?再观察每组中的3个算式,确定每组中算式的得数;最后交流各自的方法,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填数。

4.把5、6、8、9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知识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答案】6+8-5=9,6+8-9=5,9+5-6=8,9+5-8=6。(答案不唯一)

【解析】上面算式是两个数相加后再减去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在这四个数中找一找,可以发现5+9=6+8。根据这个等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填法。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十几减5、4、3、2》名师教学课件、《十几减5、4、3、2》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12-8=11-8=15-7=14-9=11-7=13-6=

11-6=15-9=12-8=13-7=12-9=17-9=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填空。

9+()=12()+8=147+()=13

6+()=118+()=17()+9=15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8、7、6,在口算的时候可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退位减法。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同伴汇报,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4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独立解答。

(2)汇报交流

师:12-5=?你是怎样口算的?

预设1:“想加算减法”因为5+7=12,所以12-5=7。

预设2:“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2,10-5=5,5+2=7。

预设3:“连减法”把5分成2和3,12-2=10,10-3=7。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种口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12-4=?这道题你是怎样口算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因为12-5=7,所以12-4=8。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被减数都是12,减数减少了1,差就多1,所以是差是8。

师:你是运用12-5=7,推理出了12-4=8,你真善于观察和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展示多种口算方法,并体现“想加算减法”的便捷;联系上下两道算式口算,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观察对比,渗透数学思想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第一列,被减数都是12,减数依次减少1,差依次增加1。

预设2:第二列,被减数都是11,减数依次减少1,差依次增加1。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和总结,总数相同的情况下,去掉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也就是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反而越大。

【设计意图:注重算式资源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在口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时,也可以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进行

本期编辑:xz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