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唐朝发明(唐代就能做冰淇淋)
冰箱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冬天保鲜,夏天制冷,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饮,吃一根冰棍,那绝对是一次享受,那么假如穿越到古代,也能吃到冰饮吗?
其实各位可千万不要小看古人,因为在古代不仅有冰箱,还能人工制造冰块,现代人冰箱能做到的事情,古人基本上也行!
现代冰箱制冷是什么原理?
现代冰箱制冷原理其实挺简单,比如最典型的一种:选择一种低温即可蒸发的制冷液,然后在需要冷冻的一侧管道内蒸发,然后将蒸发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则在散热片上散发,这些压缩成液体的制冷液重新再回到冷冻室蒸发,周而复始!
那么制冷室的热量就会被蒸发后带走大量热量而温度降低的蒸发管带走,热量则在压缩机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散发,完成了热量转移。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机械能损耗,因此需要输入能量,比如压缩机可以用内燃机或者蒸汽机以及电动机驱动,当然现在也有半导体知冷暖技术。
最早是1822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在加压后可以变成液态,压力降低又变成气态,这就是有了理论基础,此后冰箱就正式进入了发明以及更新迭代阶段,简直就人才辈出:
1834年,美国的工程师帕金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制冷装置,奠定了现代压缩机的发展基础;
1851年,在澳大利亚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机诞生;
1873年,德国化学家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作为制冷剂的冷冻机,设计出了工业冰箱;
1879年,卡尔.冯林德把工业用冰箱进行小型化改造;
1910年,全球第一台压缩机家用冰箱在美国诞生。
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研发出全封闭式冰箱。
1931年,氟利昂12研发成功,实现冰箱的技术突破。
1993年,全球第一批无氟冰箱诞生。
这就是现代冰箱的发展史,从发现压缩以及蒸发的原理开始,到真正的冰箱出现,也不过50年,那会是清道光十四年,皇帝和大臣们还留这长辫子在太和殿交头结尾议事呢,当然这会清朝早已就冰箱了,而且还已经使用两千多年了。
古人的“冰箱”到底是长啥样的?
为什么要加个引号?准确地说应该算是一种真正的“加冰”才能制冷的箱,比如战国时期的冰鉴,它的结构比较特殊,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和外层之间又有很大的空隙,可以倒入热水温酒,也可以倒入冰块冰镇,因此这是个两用物品。
而这个冰鉴的结构尽管并不是特别复杂,但外观精美,铸造技术要炉火纯青才能配合的严丝合缝,因此冰鉴提现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的极高水准。
但问题来了,这温酒的热水容易解决,毕竟用火烧烧就得了,那么冰酒的冰块是哪里来的呢?这古代又没有制冰机,到哪去弄冰块呢?
有两种办法可以取得冰块,一种是冬天的冰块保存到夏天,比如建一个地下冰窖,比如在几十米的地下,温度比较恒定,周围用保温材料做好绝热措施,然后趁着冬天置入大量冰块,再封存,那么到了夏季的时候可以来取用冰块冰镇了!
如果是洁净的冰块,那么融化的冰水也可以食用,如果不太干净,那么也可以通过冰鉴这样的“冰箱”将内层缶内的酒或者其他饮品冰镇。冰窖藏冰最早出现于商代,所以在战国以前的商代就应该出现“冰箱了”,只是没有保留下来。
另一种则是用化学反应方式取得冰块了,相信有过农村经历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化肥溶于水时温度会急剧下降,甚至冰冷刺骨,笔者当年在老家给农作物施叶面肥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比如碳铵、硝酸铵和硝酸钾、氯化铵都有这个效果。
而化学制冷的方法则还和火药的发明有些关系,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但到隋朝才被真正发明,而到了唐代才被大量应用于军事,因此为了制造火药开开采硝石的唐代,终于发现了硝石在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
因此古人就利用硝石溶解降温的方式制造冰块,而且硝石可以重复利用,因为硝石就是硝酸钾,它和水不会起化学反应,只会形成形成溶液,在水溶液中以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形式存在!
太阳晒干或者煮开又可以取得硝酸钾,但最好以水浴烤干,严格控制温度,不要太高温,否则高温分解成亚硝酸钾或者更高温度分解为氧化钾。
马可波罗
西方的制冰方法则局限于火药,未能发现硝石溶水制冰的方法,一直到马可波罗在1266年到达元大都,才将制冰以及冰淇淋的方法带回欧洲,这和唐代相比,已经过去了500多年!
所以想要冰?很简单,弄几袋硝石就可以了!
最早的冰淇淋
唐朝时候发现的制冰方法,使得制冰相对比较容易了,而且各种冰饮也开始出现了,比如全世界最早的冰淇淋就出现在唐朝,那会当然不叫冰淇淋啦,而是“酥山”,它的做法是底层是刨冰或者冰沙,上面是奶油、酥油,在点缀上插花,甚至还有天然食材提取的色素配色,花样可不比现在少!
所以,如果打算穿越的话,不妨选唐朝盛世时期,因为那个时代不仅繁华,还有冰饮冰淇淋,更有胖为美的杨贵妃作为榜样,你可以大吃特吃,吃胖不用愁,还很抢手,如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