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

点击“南都全娱乐”跟我做朋友!

李添胜,人们亲切地把他称为“添哥”,是香港电视黄金时代仅存为数不多的元老级人物,缔造过无数港剧经典的金牌监制。从早年的《天虹》、《网中人》、《火凤凰》、《男儿本色》、《杨家将》,到90年代TVB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剧,张智霖、朱茵版《射雕英雄传》、刘德华、梁朝伟版《鹿鼎记》、古天乐、李若彤版《神雕侠侣》……到近年的《楚汉骄雄》、《巾帼枭雄》、《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不同年代的港剧回忆里,都曾有过他的印记。今天你我所熟知的巨星如周润发、郑裕玲、刘德华、梁朝伟等由他一手发掘与栽培,连周星驰当年上台拿影帝,也曾特别感谢添叔将他从儿童节目组调入话剧组,得以展开真正的演员之路。

今年,添哥已年届68岁,从1969年加入TVB,为港剧默默耕耘近48年,到今年3月31日正式荣休,与他共事多年的TVB台前幕后演员同事对这位老朋友、老行尊恋恋不舍,自发凑钱为添哥举办荣休晚宴,当晚星光熠熠,连并没预期会前来的天王刘德华也忽然驾到,为添哥带来大大的惊喜。他所捧红过的人,在台前总被万千闪光灯所追逐,此刻,影帝视帝视后们将害羞的添哥推到台前,送上特别的礼物,献上深情的一吻,使得这位低调的港剧幕后功臣,终于在公众前展露出他独特的魅力风采。

日前,南都记者与他在电视城二楼空中花园旁的咖啡厅一聚。那时他在为退休前的最后一步剧集做后期制作。那天,添哥细细分享一下他在TVB近50个年头的故事、创作与大明星们的旧情。我们也拿出一份与他过往作品密切相关的“李添胜港剧六级考卷”,参与的作品多如牛毛,你猜他能不能全部答对?自诩TVB儿童的你,也来试试能答对多少题?

在与南都记者聊天的两个小时里,不断有台前幕后同事从旁经过,有人送上亲切的招呼,有人上前与添哥合影,想想也令人动情。港剧近年面临好剧稀缺、演员青黄不接的困境,无论演员或港剧迷,少了他,或许会更寂寞吧。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

李添胜接受南都采访

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袁洁灵 吴玮婷

点星圣手发哥、华仔、伟仔、杜Sir……你猜谁最常请添哥吃饭?

说到李添胜,首先会想到他的剧里那些熠熠生辉的大明星。

有人说李添胜是“点金胜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监制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剧集,打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角色,用点石成金之术捧红了不少当家小生花旦,包括“最经典荧幕组合” 周润发郑裕玲,“五虎将”黄日华 刘德华梁朝伟苗乔伟汤镇业,用一系列金庸剧捧红过 古天乐李若彤张智霖朱茵 吕颂贤陈小春马浚伟陈锦鸿 陈浩民佘诗曼等等,《巾帼枭雄》系列成就黎耀祥 邓萃雯蝉联TVB视帝后的神话。如今,他们许多已离巢外闯,放眼神州、放眼国际,成就另一番作为。毫不夸张的说,添哥真是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

添哥说:“我不算什么点金圣手,我只是给予机会。这些人可遇不可求,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出第二个,大家只能等。”

看看添哥怎么点评对这些成名弟子?捧红当年尚属新人的他们,添哥如何眼光锐利?如今他们的师徒情谊如何?

周润发&郑裕玲 “他们能交出超过十成功课,让人惊叹”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3)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4)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5)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6)

这一对是添哥当年最爱用的经典组合,拍过他执导的《网中人》、《亲情》、《火凤凰》

李添胜:“发哥他的气质,在训练班之后很多监制都能看到,不止是我。他是很特别的,不只是靓仔,是有一种很吸引人的魅力,一群人站在那里你只会留意到这一个人。

郑裕玲,她最初在佳艺电视演戏,后来一位编剧和我说,你去看看她的戏,我一看,真的觉得很好。所以后来找他们俩合作了很多部戏。

你花了很多心思去创作剧本,当然希望找些演员是能够做好的,如果只是做到七成,你会生气的,我们希望他们能给我九成或者十足。但周润发和郑裕玲是好演员,他们能够给我十成或者更多的,你看到会惊叹一声:“哇,原来那样演也行喔,更好喔!”

刘德华“前一部戏还在演学生甲,下一部就担正《猎鹰》”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7)

添哥是他的伯乐,大胆挑选当年刚从艺员培训班毕业的华仔担正《猎鹰》男主角,令他一炮而红

李添胜:“华仔那时候是艺员训练班毕业之后出来实习一下,演《过客》(黄日华是男主角)。戏中有一群学生搞革命,唱《松花江上》,华仔是其中一员。只是唱首革命歌曲而已,他唱得很投入,那神情很吸引我的,我马上和PA李仁珠说:‘你帮我记下那个男仔,下部戏如果有机会我就找他来演。’我当时下一部戏开《猎鹰》,就找他来做男主角。

我很喜欢用新人。第一我知道观众喜欢新鲜感;第二也是为了我自己,新人没那么多意见,比较听话,如果是大牌,有些会有自己的观点,当然有意见是好事,但有些人是自私的,只顾自己形象,伤害了我的角色,新人这种情况就少了。

很多时候看电视我不只看主角,会特别留意背后那班人的情绪投不投入,反应给得够不够,一有机会我就会提拔后面的人上来当主角。

华仔没有忘记我,他很长情的!那一次他开演唱会,送了两张票给我,我也有去看。有一次他叫我上他的写字楼坐坐,问我退休之后有没有兴趣帮他拍拍剧集。我就说等我退休再算吧。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哪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去做啊。”

梁朝伟“天赋很高,演戏非常有细节,一丝不苟”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8)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9)

拍添哥当年监制的《鹿鼎记》一炮而红,伟仔版韦小宝仍是如今难以超越的经典

李添胜:“那天,刘天赐叫我进他办公室,说:‘添胜,公司现在交由你去拍《鹿鼎记》,是重头剧,你找谁去演呢?’我当时立刻回答:‘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梁朝伟演韦小宝,刘德华演康熙啊!’这就成事了。用他们俩我真是想都不用想。

伟仔天赋很高,他演技很幼细(很有细节),一丝不苟,像前辈邓碧云。我不是第一个用他的监制,他的第二、第三部戏才是我找他演的。看过他之前演的戏就知道这个演员真的很厉害。我有很久没见他了,只在银幕上见过他。”

周星驰“做儿童节目不扮和蔼,演僵尸吓小孩很特别”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0)

添哥对周星驰也有知遇之恩,是星爷很少数公开道谢的人。当年星仔在TVB儿童节目组有点怀才不遇,但获添哥提携跳到戏剧组,拍《阿德也疯狂》当男配角,这是星仔第一个拍剧机会。

李添胜:“在《430穿梭机》的时候,星仔是演僵尸的。但他很特别,一般人做儿童节目,大家都是扮和蔼可亲的,但他不是,他是反过来咬的,我说这个人真有点与众不同(大笑),所以后来在《阿德也疯狂》里,刘江做男主角,我用周星驰演一个二线角色,这也是他的第一部剧。当时我跟儿童组要人,人家还不放,我说:‘他做了这么久,放他出来吧,这个人很特别,我想用。’他是一块黄金,埋在地底,最终都会发光发热,按都按不住啊,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那一次之后,监制个个都抢着要用他,而我也开始一半做监制、一半做行政了,因为戏剧组经常不够演员用,那时候周星驰已经轮不到我用了,和他的交集后来也少了。

黎耀祥“在进修班就能演出职业水准,戏路纵横没有负担”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1)

添哥当年从“小太阳”进修班慧眼相中祥仔,并推荐TVB签他,给机会他在《巾帼枭雄》系列剧中担大旗,令祥仔从默默无闻的“绿叶王”升呢“三届视帝”。

李添胜:“当年公司让我到小太阳艺员进修班当导师,我带着剧本去给学员演出,两个有职业水准的演出,黎耀祥是其中一个,所以我回来跟公司讲可以签他,结果他就入了TVB做性格演员。祥仔虽然不帅,但是戏路纵横,忠奸邪恶都能演,他没有什么负担,什么角色都试过。”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2)

《巾帼枭雄》在2009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大丰收,主演黎耀祥和邓萃雯亲吻添哥

佘诗曼“找她演苗若兰有策略,不让她第一次就出大事”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3)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4)

阿佘1997年当选港姐季军出道,即被添哥看中,出演《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这部1999年的开年大剧成为佘诗曼第一部剧集,之后她陆续与添哥合作了《碧血剑》、《西关大少》等。虽然当年的“鸡仔声”令阿佘备受劣评,但勤力进取的阿佘如今已成为TVB首席花旦。

李添胜:“其实她第一部戏,很多戏份都在胡斐、苗人凤那里,不是集中在苗若兰身上。捧新人要定好策略,不会让她‘第一次’就出大事。当时我经常疏导她,也教她怎么去掌握角色,但说归说,她一个新人是吸收不完的,你说十句,她能吸收两三句已不错,但过几天你看她又好一点,再过几天又好一点,事实上她第二部戏已经完全不一样。她拍完《雪山飞狐》后,有时间沉静下来,检讨自己之前的演绎,再开下一部戏,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何广沛&傅嘉莉:“新人小鲜肉”

退休前他还在力捧新人何广沛和傅嘉莉。TVB近期流行力捧港姐小鲜肉,添哥则找了两位从小配角起步的小鲜肉拍了他退休前最后一部剧《财神驾到》。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5)

何广沛和傅嘉莉在2015万千星辉贺台庆

李添胜:“《财神驾到》我用了两个新人,一个是何广沛,另一个是傅嘉莉,都挺ok。那是个童话式的喜剧,有黎耀祥、单立文等一帮老前辈照看着两位新人。何广沛在《M Club女人俱乐部》演过吴启华少年版,挺帅的,他虽然触觉不是很敏锐,但你一说他就会明、会改善,但改善了也不代表演得自然,他要慢慢消化,再揣摩下次怎样培养和掌握感情,毕竟以往都演一些轻巧角色,遇上比较重的戏,需要他掌握整个故事和整个角色,对他来说是困难的,但我发现他挺能吸收、挺有戏剧细胞的。演技,对新人来讲,就是技巧与经验的问题,需要时间慢慢浸淫。”

杜琪峰“其实他不是我徒弟,他一早就是大导演的料”

在我们特别拟制的这份“港剧六级试题”中,添哥用十来分钟的时间,答对了几乎全部的题目,但单中一道单选题,添哥却提出“异议”——以下几位从TVB出身的著名导演,哪位曾是李添胜的得意门生?添哥在杜琪峰的名字旁边加上一行小注“公司指派”,并在后面拟出几位从PA(助理编导)开始跟随他的真正徒弟。添哥不爱邀功,也不想被戴上光环,他认为杜Sir是从PA时代师从王天林出身,天林叔才是他的启蒙导师,当杜Sir已经才华渐露,才被分派到他的手下。无论如何,当过一天师傅也是师傅,杜Sir从来没忘记这位戏剧路上的“阿Sir”,两人亦师亦友,情谊深厚。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6)

杜琪峰在2010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颁奖

李添胜:杜琪峰是从TVB艺员训练班毕业的,一方面拍拍戏,另一方面转到制作部做PA。他最初是跟王天林做PA的,后来跟我是公司的分配,不是我真的提携他。他自己成长得很快,跟我合作的第一部剧应该是《鹿鼎记》。在我做管理层的时候,我已经把杜琪峰调去拍电视电影了,因为他真是大导演的料,一看就知道并非池中物,他拍《难民营风暴》(1989年)已经好到不得了,还有《特警90》(1989年)。其实我没怎么带过他,他一开戏我就会给他很多资源,钱、演员等各方面都很舍得给他,这倒是真的。当时电视电影制作成本很高,拍一部起码300多万,我知道他会善用我的资源,不会浪费,有一些人是会浪费的。当时在TVB拍电视电影的那几个导演是全公司最好的导演,包括杜琪峰、卓伯棠、李力持等等。

杜琪峰出去做电影之后,他一直在走向电影的创作思维,不再有做电视时的影子了。

后来我也杜琪峰也还有联络,他经常请我吃饭,而且吃的都是好东西。

港剧行尊数十年风浪,最难忘是哪一回?为何一直留守TVB?内地剧大热您怎么看?

添哥对于TVB、对于港剧的意义,在于他在自己最年轻的时代遇上同样年轻的无线,并且不离不弃见证了TVB近半个世纪走过的路、港剧曾经的黄金时代,与近年经历的风波与起落。所以可以把添哥看成是TVB的一本活字典,或者一本半世纪的香港电视经,你想知道的TVB故事,可能添哥都有他的独家回忆。

荣休

原本在TVB的退休年龄是60岁,但踏入花甲之年以来,添哥几番动起退休的念头,多位高层却轮流以合约形式挽留,最终效力无线近半个世纪后,无线再不舍得走了这块“宝”也终于放手。几位高层问添哥要不要大办一场荣休宴?添哥说别了,大操大办反而令他浑身不自在,称赞和感谢会令他怕丑。于是,在3月17日,一班与他共事多年的台前幕后同事、艺员以“罗汉请观音”的方式凑钱为他设荣休宴。

南方都市报:添哥,您今年多少岁了?

李添胜:我68岁了!我1948年出生,1969年1月入职TVB,当时21岁。(注:1967年11月19日,TVB开台首播,李添胜是较早进入TVB开山劈石的元老之一。)

南都:2010年,您已经嚷着要退休,但在高层梁乃鹏、李宝安与曾励珍的饭局“挟持”下答应续约。直到去年,你在续约验身时被心脏医生提出警告,当时还在为拍剧忙得晕头转向。今回,是怎么下定决心要荣休?

李添胜:两三年前也想退,但公司说如果你还能做,就继续做吧,然后做着做着又几年。到去年底,我咬紧牙关跟公司说,我把手头的事情清理一下,三月份左右就可以做完所有后期制作,全身而退了。也到了该退的时间了,因为体能原因,好多事情都力不从心,比如当年回内地拍《楚汉骄雄》,这种project很奔波,你带着一帮年轻人,从无锡到横店,从天龙八部村到江南水库,找乌江,找栈道,入山找水库……沿途都是穷山恶水,没有体能真是不行,随随便便拍就会穿帮。想想,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年纪肯定做不来了。

南都:您一直是工作狂,突然停下来,适应吗?

李添胜:最主要的还是身体问题。如果你继续在这里做,不可能跟公司说太辛苦的、要回内地开山劈野的那些戏就不要找我拍了。你不可能提这些条件,其他同事看到的话,眼色也会很难看。他们会想:哇,辛苦一点的工作都轮不上你,老是挑舒服的工作。所以不可以这样,到了这个年纪,68岁,是不是该留点时间给自己呢?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7)

《碧血盐枭》剧照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8)

《楚汉骄雄》剧照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19)

《巾帼枭雄》剧照

风浪

经历多次大风大浪的添哥,是坚定的港剧支持派与乐观派,他认为港剧只要坚守香港的伦理人情与社会特色,幕后创作人“够班”,小鲜肉也能快速成长,一定可以继续赢得观众的心。

南都:在TVB40多年,您经历过哪些大风大浪,是毕生难忘的?

李添胜:第一个大风浪肯定是1978年,周梁淑怡带队离巢去佳艺电视。那时TVB刚开始发育,人数也不多,整个导演团队只有13个人,一走就走了6个,剩下的7个还要做那6个人的事,请人也来不及,当时非常乱,每天有这么多节目要按时出街,不能因为你的部门少了这么多人,就少了事情做。最难忘的是,我当时已经连续忙了几天没回家了,有一天终于干完活,想着总算可以回家看看儿女,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谁知回到家洗完澡电话就响了,公司说不行了,有工作回来聊。我说我才刚回来而已,公司说已经派了车在你家楼下等着了。当时我年轻啊,体能好,想想公司专门派车来接你,也是挺威风的,所以又赶回公司干活去了。辛苦是辛苦,但自己也干得挺开心的。

南都:那时候的离巢风暴,和早两年王维基的挖角潮,打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每一次TVB“大地震”,您都是坚定的留守派?

李添胜:70年代那会儿我年轻嘛,会咬紧牙关。走了6个之后,外面肯定小道消息满天飞,报纸大版大版都是分析报道:说TVB走了一半人啦,肯定会散掉啦。但我们剩下的7条友,都这样说:‘散?走着瞧吧,死都要死给你们看!’这七条友,包括我、邱家雄、李佩权、李鼎龙……反正那时候我们就是有一份狠劲在,你说我们七个人做不了,我们就咬着牙做给你看。当然,在那场风波平复之后,TVB也会哗啦啦升新人上来,当时公司有很多PA,有潜质的20、30人获得升任编导,杜琪峰就是其中之一,他当时是跟王天林做PA的,后来被分派到我那一组当编导。(注:早年,TVB大多采用学师制,并没有一间电视学校教人怎样做电视,纯粹就是助手跟监制学,跟到一定程度够工夫了,监制向公司推荐,升PA做编导,TVB到现在还沿用这个制度。)

南都:近年,英美剧在青少年群体中受宠,韩剧与内地剧也在崛起,港剧的优势却一步一步缩窄了,甚至四面楚歌。您可会觉得港剧末落?

李添胜:不会的。王维基的挖角风潮不可否认是对TVB产生了一个震荡,挖走了创作及制作部很多人才,有一段时间公司里面真的很多年轻人,他们的水准还不到,(戏剧水准下降)真的不奇怪,但是他们也会成长的。震荡是会平复的嘛,只不过平复的时间有多长而已,以前TVB人才鼎盛一点,复原期会短一点,现在可能会长一点。将会慢慢平复的,一定会的,公司也在做工作让它慢慢平复。

南都:近年,很多TVB导演北上内地电视圈闯荡,拍出了不少大热剧,建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在内地市场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权,比如李国立、鞠觉亮、林玉芬、钟澍佳、李慧珠等等。为何您没起过北上另闯一片天的念头呢?

李添胜:我并没有遗憾。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有TVB的制作人回大陆干活,那时TVB正在发展,我在TVB的工作环境也很满意,公司又在培养我做管理阶层,我一直向上游,在那种情况下,我犯不着扔下香港所有根基回大陆重新开始。我很清楚如果我回大陆发展,头几年肯定是帮人干活,因为你只有建立好人脉关系、了解市场,才可以自己出来独当一面,不然一定会失败。八几年有人找我去内地拍电影,我觉得那个环境不是很适合我,拍完那一部之后我就回TVB继续拍电视,做我最擅长的东西。你看到人家(北闯)成功了,可是人家之前花了多少精力、魄力和时间,才慢慢取得成果?李国立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打稳内地根基,我拍《楚汉骄雄》在横店取景,看到他在横店的酒店长期订了十几个房给工作人员和演员,我就知道他的根基打实了。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0)

《天梯》剧照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1)

《铁马寻桥》剧照

遗憾 《吕后传》无限期延后《巾帼枭雄III》播出无期

68岁,工作48年荣休,添哥自言没有遗憾留下。但资深港剧迷仍记得,添哥在67岁之龄曾接下开拍重头剧《吕后传奇》的任务,筹备剧本、寻找女主角忙活了大半年,至今杳无音信,开剧无期;2013年拍竣的“巾帼系列”第三部曲《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却在今年初被传闻列入“TVB雪藏的五部自制剧”之一。与时下年轻监制不同,添哥总是一门心思潜心于中国文史典籍,致力炮制更具浓厚戏味的港剧,不过退休前两记重拳出击,却无法圆梦,甚至可能化成泡影。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2)

《巾帼枭雄II》剧照(九姑娘与刘醒)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3)

《巾帼枭雄II》剧照(添哥喜用的一班绿叶)

南都:退休前,你曾有一个心愿想拍《吕后传》,一看就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

李添胜:当《武则天》(即范冰冰版《武媚娘传奇》)播出之后,公司就将拍《吕后传》的计划无限期延后。很坦白讲,《武则天》的投资TVB是做不到的,也犯不着让人家拿来比较,那还不如让它淡了,以后再想。但我们的剧本已经写好,曾想过将剧本的取向扭转,不再强调那些宫廷里大袍大甲的戏份,专门写吕后的感情生活,她在嫁刘邦之前的感情生活历史没有太多记载,可以去丰富它,最重要不想再插一只脚讲后宫争斗。最后公司说,不如押后再拍,反正女主角都没了,这是关键问题,我找的女主角没档期,再找一个合适的人,不是一朝一夕能找到的。等后来人到适当时机再看剧本,觉得不对的再修改,配合当时的情况,再想吧。

南都:第一人选佘诗曼辞演,候补人选胡杏儿约满离巢,杨怡最近也传离巢,外援周丽淇全力北闯没档期,您曾提出捧新人方案,也有很大的危险性。TVB花旦青黄不接,是不是你近年挺苦恼的一个问题?

李添胜:是的。公司曾经跟我商量:不如上大陆砸钱请个大牌,一个半个戏,最多给足钱他们,行不行?我说,就算公司肯给钱,我们又拿什么小生去衬呢?如果在大陆请了个大牌,那就是要配音了,观众又能不能接受呢?若真是找了个大牌肯来演,有档期的,但谈价格、人家问你拿什么男主来搭戏,种种磨合,不是说请就请的,很多问题要解决。过去TVB这么成功是有原因的,人强马壮,有几百个艺人资源,即使第一选择不在,第二选择虽然差点,但剧本可以调节去迁就,这样就能立刻补位上去了。

南都:在港剧经历小生花旦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用您的“新人方案”,您看好哪些新人可以接班?无线正在力捧的几个港姐小鲜肉,您怎么看?

李添胜:有几个其实有潜质的,不过你也要给她们几年时间去浸淫。可能这两三年大家就要辛苦一点,在题材方面可以酌量调节一下,将戏份分得均匀一点,故事结构上可以将长辈的戏份分多一点,不要让那两三个年轻人扛90%的戏,让他们演70%,给老前辈30%~40%,相信两三年时间前辈们就可以挟着那两三个新人上来了。鼓励

由TVB主力出品的港剧,近年屡被批评质素下降,被欧美剧、日韩剧,甚至后来居上的内地剧远远抛离九条街。作为港剧“金牌监制”的李添胜,可有留意近年人气与收视火爆的内地剧呢?可有关注那些早年从TVB离巢北闯、如今却在内地拍出过百亿点击率的古装偶像剧、玄幻剧的“前TVB人”呢?对于那些唱衰TVB剧的声音,他有什么话要说?

南都:您觉得现在港剧是遇到了瓶颈期吗?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年轻的创作者?

李添胜:其实不是的。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人,在香港,那种伦理、亲情虽然和以前有一定不同,但是始终都有香港社会的特色,戏剧也是源于生活,只要剧本组织得好,一样会很好看,问题是幕后的人够不够班。创作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多时候你不要做得那么平庸,我的座右铭是:“宁可不通,不要平庸”。这也是自己一直坚持的,不通的话可以花一些时间去想通它,但是平庸就没得救了。

南都:去年起,不少内地古装剧攻入TVB黄金档,如《武则天》、《无心法师》,今年还会上《琅琊榜》、《芈月传》等。作为港剧资深监制,您关注内地剧吗?对近年内地电视的大跃进,古装偶像剧的大火,IP的高热度,您怎么看?

李添胜:反而近几年我没怎么留意国内电视剧,因为工作很忙,我每天看电视只有两小时。还有一套《琅琊榜》的碟在我这里,我有空再看。而且我不会在手机看剧,我这个年纪,当然是很舒服地靠在沙发、用遥控器选台看剧。不过,我最近在看《无心法师》,我问公司的人,他们说这是内地网剧,我心想:“网剧应该不是很适合家庭观众吧?”然后看了几集,我觉得真不适合家庭观众看,因为它的剧情不是向前走,而是一直在兜弯的,你今天不看,明天看下一集也能懂,而我们传统电视剧,你漏了几集就跟不上了,因为我们的剧情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古装偶像剧,我觉得也不是特别新鲜的概念,当年TVB金庸剧也是找帅哥美女小鲜肉去拍,郭靖黄蓉,找不到两个大众偶像去演,就开不成了,只不过现在的画面素质真的好很多,旧戏画质不高也是因为当时科技没跟上。

老实说,我比较欣赏日剧,早年的《华丽一族》、《女王的教室》、《五岛医生诊疗所》、《白色巨塔》,我都看完了,真的很好看,拍得好,故事结构也好。传统戏剧有根基,而现在一些网剧,我会想不到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举动?他们的思维为什么会这样?有时投入不了,也认同不了,这是代沟来的,我不承认也不行。

南都:退休前,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李添胜:我的退休不是突发奇想,酝酿了五六年,也有了心理准备。我深信退休后的日子不会难捱的。做做家务、游下泳、种花凑孙,陪太太旅行,找朋友喝茶,找旧同事吃吃饭。当自己是普通观众那样去看电视,平常心收看节目。我想我也不会做顾问,很费力气。

添哥自述人生有几个十年?我都给了TVB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4)

李添胜(中)与任达华、周润发。数十年前,大家都还很年轻。

我1948年出生,1969年1月入职TVB,当时廿一岁。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那十年是很浑浑噩噩的。其实我十七岁就踏入电视这个圈子,当时还没有无线电视台,只有电台,电台经常播一些“天空小说”,我就是做播音艺员出身的。(注:60年代香港没有什么娱乐节目,没有电视之前,大家就听收音机,听“天空小说”,那时候戏剧小说风靡香港,几十个人坐在一起听收音机都可以听得如痴如醉。)

后来有一个机会,在1969年进入TVB,第一个岗位是比较低下的,搬布景、搭布景、摆道具,都是一些担担抬抬的体力活,但有机会进入一间大机构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自己也不会多想什么,总之就是勤力一点、多做一点。我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多做事,对自己是最有益的,因为你多做一件事,就多学一样东西。就算做布景道具也好,我如果见到摄影那边有些阻滞,比如电缆被东西压住了,我也会扑过去帮忙。现在的人可能会说你为什么抢我工作?但是以前我们不会计较这些。那时候我很肯卖力的,见到其他部门的事也会帮忙去做,可能因为这样,所以人缘比较好。

很快我就转去做了场务员,又做了一年多。有一天,蔡和平(注:60-70年代,蔡和平在TVB出任制作部经理,创办了长寿综艺节目《欢乐金宵》)主动跟我上司说,让我下个月上他办公室帮他做PA(助理编导)。因为他当时盯紧全盘工作,哪个人干活卖力他当然能看到。当时制作部由蔡和平话事,他出了名难服侍,但我自己也会打醒十二分精神,由最底层的工作,什么都不会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这个PA的岗位让我学习了TVB节目的整个制作过程,当中没什么岗位是我没做过的,每一个岗位我都学到一点,虽然我也做错过很多,不过自己会想办法弥补。(注:那时的李添胜,不单兼顾幕后工作,还走到幕前粉墨登场,他在《欢乐今宵》这档风靡香港的节目中露过一小脸,在一个针砭时弊的趣剧《扫街茂》中演一个不平则鸣的清道夫,在《袋鼠丝苗为两餐》中扮演小丑,都是小人物。)

1974年我由综艺组被调去体育组,做过1975年的奥运会和1976的世界杯,在76年底我向公司辞职,当时的高层林先生问我:O靓仔,为何辞职呀?我说我知道自己专长是什么,如果我做戏剧一定可以有表现,而当时邻台有一个戏剧编导的位可以给我,高层说会尽量安排拍剧机会给我。过了不久,周梁淑怡上场,她让我做了编导,拍了《狂潮》、《家变》、《强人》等剧。1977年我拍完《家变》之后,那时我还没升监制,但我已经很清楚,作为一个制作人,最大的发挥还是在创作,而不是制作。因为制作是一门技术,要学完并不难,但创作是永远都学不完的,只有学会创作,才有办法给你以后的作品添彩,创作不好的话,你只能全听别人给意见,你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命。我在《天虹》之后,都尽量花时间去学习创作。(注:1979年,李添胜升做监制拍《天虹》,之后就一直没停过拍港剧)。

其实有个阶段我是当了管理阶层的,应该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概做了5-7年。(注:当时李添胜升为助理制作总监,穿西装打领带做TVB的行政人员)当时我做戏剧编排,带领一班监制去开戏,做管理、规划等行政工作。但我觉得当管理层自己不会很厉害,管理阶层要面对很多办公室政治,人事间的纠葛,那是挺让人厌烦和疲累的工作。在90年代中期,我毅然跟公司讲:把我降职吧,让我回去做前线工作!公司使劲挽留我,我也尽力解释我不是有什么不满,而是自己性格不适合做管理阶层,如果能让我闯一闯,带着一队人出外景拍戏,虽然很辛苦,但我做得很开心;你让我困在办公室做管理,很多时候都要将黑白磨合成灰,搞得我连上班都觉得烦。

所以90年代中我回到前线岗位,将TVB几乎所有的金庸武侠剧都拍过一轮,然后再拍时装剧、民初古装剧,一直做到现在。因为我年纪也有点大,跟年轻人口味有点脱节,所以我专攻民初戏、古装戏,比较少做时装剧。

如果要选自己的心水,我会选《楚汉骄雄》、《巾帼枭雄》、《网中人》、《火凤凰》和《天梯》。很难说哪一部是自己最喜欢的,因为每一次都尽全力做到最好。

如今退休,主要是身体问题。我今年68岁了,我经常说: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公司,我真的工作了半世纪,做足50年,真的足够了。

刘德华帮助过的香港男演员(他捧红了大半个香港娱乐圈)(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