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引言

即使不能穿越回中国古代,现代的我们也都清楚,身体体肤受之父母,无论自己相貌丑俊,骨架大小,皮肤黑白,也应该感谢父母赐予生命,能够体验人间的苦辣酸甜。可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对于钢铁处理较为困难,

古代人对于“原生意识”那么在乎,一丝一发的剪短,都能赋一首诗,是不是古人们从来都不去剪指甲?不剪指甲,作为站立的古人怎么生活?古人处理食物与蔬果的时候,就不会嫌弃自己手指甲太长不干净吗?

其实古人们也不傻,指甲的变长,不仅会对古人平日生活造成阻碍,还会让古人的琴棋书画都成为了麻烦之事,由于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虽然没有指甲刀的助力,但是不同朝代的古人,还是会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自己变长的指甲。

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1)

古代玉石器的图片

一、传统修剪指甲全靠石器打磨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勿翦勿败;……勿翦勿拜”——《召南甘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孔子的一句话中的摘录,也正是说明了古人对于孝道的尊重,这句话的总结,是意在告诉年轻人不能轻易毁坏父母给的身体,不要垂头丧气放弃生命,要建功立业,不断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最终光宗耀祖,才是最理想的孝道。

可以看出,孔子的这句话是在让人们接纳自我相貌、身体的情况下,“突破原生家庭”,达到光宗耀祖的成就,本是一句勉励那些相貌不英俊,身体不强壮的人。并不是告诉年轻人一根头发也不能掉,一根指甲也不能剪。

最早时期的古人是没有修剪指甲的意识的,当然也不是因为孔子的这句话。举个例子,你看过猫猫狗狗,什么时候自己会修剪自己的指甲?

指甲,是生物最原始的身体成长状态。在原始社会中,相比起身体的微妙不适,天上电闪雷鸣的毁灭与果腹问题才是老祖宗关注的重点。在生存环境成问题的情况下,老祖宗的智慧当然没法达到对于“美感”的判决,饭都还没有吃饱、生存状态都堪忧,怎么能想起剪指甲,让指甲干净美观,相反指甲说不定还能成为原始社会的人们,捕捉食物的利器。

古人渐渐有了种族意识,开始有了共情能力之后,情绪就有了许多的微妙变化。当古人们身体出现一些微妙不适,影响了生活的便捷,就会进行及时处理。就拿指甲这件事情,古人们需要劳作、摘菜、吃饭,指甲过长会影响这些日常行动。

在石器时代的时候,古人们就能够利用石头来为自己修剪指甲了,虽然很慢,但毕竟当时古代人一天也没什么忙碌的事情,一天除了狩猎、种地、吃饭就没有别的事情,再加上天黑之后没有灯,于是石器就成为了早期古人们修剪指甲的用具。

“甲为筋之余,甲不敷截筋不替。”——《周礼》

有一种说法是,古人们修剪指甲跟现在很多人的习惯一样,有许多古人们也喜欢啃指甲,所以不用修剪指甲,他们的指甲就很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人有啃指甲的习惯,虽然与古人们的习惯是否有关联性有待考证。

后来的古人们意识到指甲,可能是浊气排空的渠道,经常不剪指甲,容易造成浊气积压,对于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可指甲长短也没有成为当时的审美,更没有成为社交礼仪,所以古人们在修剪指甲的频率方面,肯定没有现代人那么高。由于古人们对于天时地利非常看重,有时候生孩子、洗澡、搬家都要找一个好时间,有利于自己的运气,剪指甲也同样是古人运气规划的一项礼仪活动。

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2)

古代石器实物图

古代对于“礼”的讲究有多细节,特别是在孔子的年代,礼甚至比法更为重要,礼也成为了儒家思想的灵魂,影响了许多地方国家。“礼”中包含的内容可就多了,不单单是社交礼仪、对待上级的礼仪、长辈的礼仪,还有祭祀的礼仪、下跪的礼仪等,当然在某些地方,剪指甲也需要遵从礼仪。

甚至古时候对于剪掉的指甲,应该存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剪,什么时间剪都有明确的说法,这是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当然,也有很多贵族,认为指甲也是尊贵的象征,他们又不用靠务农来维持生活,更别提需要每天摘菜打工,所以这些贵族们就可以留长指甲,经常去清洗与打理,保证指甲的美观。

提到指甲,也许很多人还能联想到红楼梦的一段情节,晴雯把自己的指甲赠与给了贾宝玉,让他不要忘记自己。指甲甚至成为了寄托相思与情感的物件。由此可见,古人们对于指甲的看法其实都是由个人色彩在的,务农的嫌弃指甲影响劳作就可以剪,贵族觉得指甲是可以留长美观就不剪,晴雯觉得指甲可以代表自己的情感,甚至能成为礼物。

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3)

古人留长指甲图

所以,在修剪指甲的看法、对于指甲的民俗情感上,坊间流传的确有一套礼仪标准,但古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是觉得指甲不是一个应该被条条框框束缚的东西。

二、剪刀的诞生,方便了古人修剪指甲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指甲刀的存在,毕竟指甲刀的诞生这要追溯到20世纪的西方发明中了。但是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个物件是早早就存在的,听到指甲剪的最后一个字,很多人应该都联想到剪刀。虽然对比指甲剪,剪刀在适配性还是存在问题,也没有那么的快,但剪刀从性能与设计上来看,是古代非常好修剪指甲的工具,比如在扬州出土的一批文物中,就发现了一款特意修剪脚指甲的剪刀。

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4)

扬州出土的修剪脚指甲的剪刀图

在西汉时期的一批古墓中,剪刀的出土,则是证明了中国古人的的确确有修剪指甲的习惯,也正式让世人看到了青铜时期,中国古人们的聪慧。

刀的发明、剪刀的发明最初都是用来方便古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用来在外征战,还是用来裁剪布匹,它们的存在,都是由古人们巧妙思考所凝结。至于剪刀与刀衍生的功能与作用,那得看古人们遇到什么样的情况。

西汉时期就有了剪刀,自然而然就不用怀疑古人们到底用什么修剪自己的指甲了。至少在青铜时期,我国古人们肯定是有人会用剪刀,来为自己的指甲进行修剪。后来剪刀广泛的生产与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应运而生的就是绸缎的裁剪、蔬菜的裁剪,古人们的智慧,为自己生活带来的便捷,也为后来指甲刀的诞生做了铺垫。

最后,喜欢宫斗剧的观众们,应该经常会注意到在清朝的一些剧集中,后宫们的娘娘们每个人都留着长长的指甲,除此之外在她们的指甲上,会套上一个设计华美的指甲套。而且在有些娘娘失宠的时候,就突然不戴自己的指甲套了。似乎指甲套成为了娘娘们表示自己势力、地位的装饰品,就像是衣服、珠宝一样。

电视剧里指甲套在清朝后宫还真的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嫔妃们在服装上有严苛的标准,包括各种服饰上的各种细节,珠宝与指甲套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嫔妃地位的识别工具。后宫不同等级的妃子在指甲套的做工上有明显的差别,如果是皇后,那当然指甲套要做到最精致、最华贵。但凡是细心的清朝后宫剧导演组,都会把指甲套的设计做到精益求精,让观众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皇后,哪个是贵妃,哪个是嫔妃。

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5)

清朝后宫妃子指甲套图片

而且越是等级高的妃子,所戴的指甲套就越长,像是宫女们就没有资格戴指甲套。就单从指甲套的设定来看,既能体现了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又能体现古时后宫地位尊卑的设定严苛。而且到了清朝以后,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美,指甲套与长指甲也能体女人独特的美,纤纤玉手这个成语也不是白来的。

古代怎样剪指甲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6)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俐剧照

单从修剪指甲方面,就能发现中国古人们的智慧源远流长,是不断地在社会生存与生活舒适中汲取一种平衡感,从而出现了关于的指甲的修剪礼仪、用途、等级区分。可以很肯定的是,除了生存状态都堪忧的原始社会,越往后的朝代,古人们对于指甲的修剪就越有办法,从石器到剪刀,再到指甲套的发明,是古人们一路追求生活与规则的体现。

总结

修剪指甲,从自然角度来讲,中国古人进化到现在,对于舒适度的要求甚至细节到穿着品质、食物品质,古人们先是摸索自身,然后再去研究吃穿。

在摸索自身的同时,早都发现了指甲的鄙陋性,开始用石器、青铜剪刀处理指甲。而随着审美的进步,还出现了指甲长短的等级区分,指甲套的存在,这都是人类情感细化贡献出的文明。

参考文献:

《周礼》

《国风.召南.甘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