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代的大事件及关键人物 康熙奇局乌头宰相险遇白头阁老临门一脚

康熙时代的大事件及关键人物 康熙奇局乌头宰相险遇白头阁老临门一脚(1)

作者:向敬之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刘正宗本可以解释清楚,但心里似乎有鬼,在清廷大兴文字狱,严防世人对其正统性质疑和反抗的情势下,即便顺治帝再三给他机会,也不辩白,反而咆哮朝堂。

诸王大臣会审后报告:魏裔介等所弹劾刘正宗的罪行,经调查考讯坐实十一条……关于张缙彦称刘正宗有“将明之才”等语,夸刘之才可将助前明,而刘则欣然接受不加驳斥,以此推想刘、张预谋反清复明理所当然,按律应判处绞刑。

正为董鄂妃病重极度哀戚的顺治帝,对刘正宗网开一面,从宽免死,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对于张缙彦,顺治帝下旨没收家产,流放宁古塔,永不叙用。

3

魏裔介还未任职都察院时,曾做兵科都给事中,先后参倒剿抚孙可望不力的湖南将军、第二任续顺公沈永忠,以及督战对抗郑成功却失漳州的福建提督杨名高。

论品秩,福建提督杨名高为从一品,沈永忠的湖南将军也是从一品,同时是袭封的公爵,位列极品。魏裔介虽只是正五品的给事中,不再像明朝那样司封驳之事,属清望之官,但他因秉公直言,监察成绩卓著,很快被升为左副都御史。

不久,他弹劾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心术不正,营私植党,“当皇上诘问时,不自言其结党之私,力图洗涤,以成善类,而但云‘才疏学浅,不能报称’,其良心已昧”(《清史列传·陈之遴传》)。顺治帝有意善待陈之遴,没有接受部议“革职,永不叙用”,将其以原官发配到辽阳居住。两年后,陈之遴因贿赂顺治帝信任的太监吴良辅,被顺治帝以“不知痛改前非,以图报效,又行贿赂,结交内奸,大干法纪”为由,下诏革职,抄没家产,并将其全家流放辽东。他后来死于辽东尚阳堡。

魏裔介升任左都御史,成为顺治帝的新宠,即便对部下徇私监管不力,顺治帝也对他从宽留任,加太子太保。他很清醒,主动做自我批评,虽被削去荣誉虚衔,但得以继续主持都察院工作,故而给了他后来成功弹劾大学士刘正宗、成克巩的机会。

康熙即位之初,四大臣辅政,魏裔介任吏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内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以父母年老,解职归养,闭户却扫,不与外事”(《清史稿·孙廷铨传》),魏裔介接任,入参机务,总裁纂修《世祖实录》。孙廷铨不想陷身四辅臣与康熙帝的权斗旋涡,主动请辞,但魏裔介身居要职,却作为不大,看来他左右逢源,进退有据。他没有依附四辅臣中的哪一位,在鳌拜权势炙热时也不登门拜访,从而博得了坐在龙椅上少年老成的康熙帝的好感。

4

康熙帝真正亲政,将班布尔善处死后,内三院之首的内秘书院大学士为巴泰和魏裔介二人。康熙九年三月,改内三院为殿阁,魏裔介为保和殿大学士。

有人说保和殿为诸殿阁之首,然而那是乾隆十三年(1748)为了尊崇傅恒为领班大学士而正式确定的事情,乾隆三十五年傅恒死后,没有再设。魏裔介职事保和殿时,中和殿系衔大学士为图海和巴泰,康熙二十年图海病逝,不再设此职。

让魏裔介没有想到的是,康熙九年以其任会试正考官,会同吏、礼二部遴选新进士六十人,给他们分等级。御史李之芳举报魏裔介所定的上等二十四人,为他暗中派家奴通风报信、招摇受贿产生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