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比较诗与词的美感特质差异(谈诗论词之九:)

我们在欣赏尤其古典文学时,总会读到夸张的语句。

譬如说四大名著吧,《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从孙大圣闹天宫开始,写到保唐僧取经,路上除妖降魔,其中的夸张描述,当然是家常饭。

《三国演义》最精彩的地方,是燕人张翼德长坂坡上一声吼,喝断当阳水倒流。

再就是《水浒传》,铁塔也似的智深“把腰只一趁,将那绿杨树带根拨起。”

太史公著《刺客列传》时,写易水送别,就有“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之句。

至于《山海经》、《聊斋志异》,其夸张处,:多难举例…

:

举例比较诗与词的美感特质差异(谈诗论词之九:)(1)

读传统诗词,更能领略到夸张的艺术匠心性。

民间传说宋代苏小妹与长兄苏轼以写诗相戏戏,其中就有这几句:

“去年一点相思泪,

至今流不到腮旁。

嘴角几度无寻处,

忽闻毛里有声传。”

读来把玩,颇具情趣,作者集夸张、调侃、戏谑渗入篇中,就像一幅漫画速写。

举例比较诗与词的美感特质差异(谈诗论词之九:)(2)

其实,夸张手法多在讽刺诗中常见,咱们以《水浒传》为例,七星劫生辰纲,白日鼠唱过一首民谣: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王孙公子把扇摇。”

表现了贫富差距,由此引发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对抗没落腐败的封建朝廷。

杜荀鹤:“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以夸张的手法,说明一个事实,县宰头上的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举例比较诗与词的美感特质差异(谈诗论词之九:)(3)

而陆龟蒙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给广大农民带来生存危机的苟捐杂税:“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讽刺诗里如果少了夸张,就像一盘菜突然间忘记放上调味的佐料,吃到嘴里,当然寡谈无味。

所以说,“夸张”这个佐料,讽刺诗里不能少了它,整个的文学创作,更少了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