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经济排行(2023年全球经济似温实冷)

2023年全球经济排行(2023年全球经济似温实冷)(1)

全球通胀严峻,美联储猛力升息,冲击各国金融秩序,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压力,这场激烈的中美竞争,也正在夹击台湾。

台湾政治大学财经管理系名誉教授周行一、台湾“国发会”前主委林祖嘉、蓝涛亚洲总裁黄齐元,在“2022第20届远见高峰会”第一场专题论坛中,预测未来几年国际的经济并不乐观,尤其对台湾来说,更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代”。

中国大陆的动态清零有放松迹象

周行一预测,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约在0~1%之间,“水看起来有点温度,但摸起来是冷的,”2024年会比2023年好,接下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约维持3%左右。他指出,这次全球经济出现颓势,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供应链不顺;二是疫情期间各国大撒币,市场上现金过多,激发大家的需求,导致现在的通胀,连带让各国加速升息,尤其美国历史罕见的升息速度,更会冲击经济活力;三是俄乌战争,拉抬全球能源及粮食价格;四是过往全球经济“救世主”中国大陆,因严格抗疫,无法缓冲全球经济冲击。

2023年全球经济排行(2023年全球经济似温实冷)(2)

台湾政治大学财经管理系名誉教授周行一

在这种状况下,美国又持续升息,因此让世界经济下滑,所有人都不敢借钱、消费。尽管如此,周行一也不认为大衰退会出现,因为供应链不顺问题已慢慢缓解,俄乌战争尽管一开始冲击力强大,但各国也慢慢缓解下来,“经济不好的因素会慢慢消失。”

另外,2023年后,虽然中国大陆官方可能不改变“动态清零”的说法,但从两个迹象来看,应该会慢慢放松。包括中国大陆已开始跟美国新冠疫苗公司协议,让新冠疫苗在中国大陆生产,到时储备应该不少;另外,是中国大陆的疫苗技术也逐渐改进,“明年中国大陆经济,满有可能增长5%以上。”

9月景气灯后预计会下调至黄蓝灯

相较周行一的说法,林祖嘉的预测较为悲观,理由是全球反全球化趋势明显,近年包括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等,都是反全球化的迹象,市场与生产受到影响,人员不再往来,GDP自然会掉下来。

他解释,二战之后的1960至2020年,在全球化影响下,全球经济每年增长3%以上,尤其是国际贸易年增长5%以上、国际旅客流动速度4%以上,人员及商品往来增长率远超GDP增长,让所有人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果实。但最近,WTO预测明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不乐观,其中中美两大国的数据,都令人忧心。

林祖嘉更认为,现在全球通胀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疫情期间为市场注入太多货币,“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印钞一定会付出代价,把需求激发出来后,今年我们就尝到通胀恶果。另外,包括供应链、中美竞争、俄乌战争等结构性问题仍存在,美国升息只能解决需求面问题,供给面无法解决,所以通胀下降速度缓慢,2023年,美国通胀若还在高点,就会继续升息调高利率,全球经济该怎么办?

2023年全球经济排行(2023年全球经济似温实冷)(3)

台湾“国发会”前主委林祖嘉

林祖嘉肯定地说,明年台湾经济一定比今年状况差,现在所有指数都往下滑,可以肯定9月的景气灯号会下调至黄蓝灯(由稳定转向低迷的注意性灯号),“全球经济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国际情况不好,台湾也不会多好。

世界一分为二,需增加对中国经济了解

黄齐元指出,全球经济目前处在典范转移阶段,许多新规则出现,未来研究经济,在地缘政治、ESG、人口结构部分要更加着墨,才能看清未来经济走势。

他认为,美国希望全球供应链自中国大陆转出去,过程是痛苦的,且时程漫长,主要是供应链转移国家的基础建设还没起来,且未来供应链要短链,要靠近市场,又要在友好国家,这对全球来说,都是挑战。

2023年全球经济排行(2023年全球经济似温实冷)(4)

蓝涛亚洲总裁黄齐元

黄齐元也强调,现在许多研究经济的人都接受西方理论,但对中国经济了解不够,未来世界将一分为二,西方连在一起,中国则会争取与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亚等地区连在一起,成为另一个联盟,并没有走向封闭,“我们在做经济预测时,若对中国不了解,会有误差。”

黄齐元表示,近来包括美国海军部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都说大陆会提早武力统一台湾,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也呼应,他同意这种判断,主要是因为美台双方都尚未准备好。尤其美国近来积极想将台积电整个生态系搬到美国,如果这件事成真,美国就会有更多谈判筹码,更让大陆武力统一台湾的议题提升,而台湾要避战,“结论在于领导人的智慧”。

美国狠打中国大陆,也会跟台湾脱钩

面对地缘竞争愈演愈烈,周行一预测,未来8~10年间,美国一定会狠打中国大陆,但中美双方都有自己的强项,所以将是“双赢战争”,不会如大家所想的一面倒。他认为未来几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会高于美国,最终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这是美国狠打中国的原因,尝试将这位最大威胁者压下来。

从现在的高科技领域中,就可看到美国的狠打,14纳米以下芯片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也拿不到软件、制造设备,且承袭跟苏联竞争的做法,在科学上跟中国脱钩,未来只会愈来愈严重。

而这个中美脱钩,也会让美国跟台湾脱钩,这是未来台湾最大问题。美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半导体高科技优势,“一定会做到自给自足”,美国现在已不是辩论要不要采取国家资本主义,而是在烦恼,如何让这个国家资本主义的使用有效率。

周行一称,美国现在示警全球“台湾很危险”,是要逼迫企业离开台湾,台积电以前叫“护国神山”,现在变成怀璧其罪,好的东西变成麻烦,除非台湾有意愿改变地缘政治,改善两岸关系。

两岸供应链难撼动,须将中国大陆视为市场非工厂

林祖嘉接着指出,随着未来几年中美竞争,全球为分成两大板块,美国为主导的世界占全球70%市场,中国大陆约30%。西方对中国的科技限制,会让中国更仰赖自己的国内经济,国际供应链改变,规模大的企业,如台积电可以去美国等地布局,但小一点的企业走不出去,东南亚、印度等地方,或许是可以着力的出口点。

他认为,尽管地缘政治紧张,但两岸供应链未来几年不会被撼动,只会移动一部分,主要是中国市场毕竟还有30%,但台商不再能把中国大陆当成制造工厂,而要将它视为市场来对待。

“去中化”是半导体思惟,世界无法没有中国

黄齐元建议,台湾产业一定要走出去,未来要有双平台策略,在台湾一个平台,岛外一个平台,分散风险。在美国打压下,中国会加速建构自身的产业生态系,未来中美之间,将是生态系跟生态系之间的竞争。

谈到供应链的重构,黄齐元以电动车产业为例,说明其“知易行难”。包括油电车、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大陆市场约3成左右,美国低于10%,台湾更不到5%。现在大家讲“去中化”,是半导体思惟,以电动车来看,最大市场还是中国;最近宝马汽车把英国厂关掉,移到中国去,也证明“世界没办法没有中国”。

黄齐元最后强调,未来台湾产业的挑战很大,除需有双平台策略外,也要将组织架构重新规划,不能全都自己来,才能在乱局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本文系“2022远见高峰会”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