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史上六大名人(滨州百名历史人物)

山东滨州史上六大名人(滨州百名历史人物)(1)

东方朔,字曼倩,惠民县人,约出生于公元前161年,去世于公元前92年,生活在汉景帝和汉武帝两朝。东方朔早年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汉武帝即位初年(公元前140年)求贤若渴,诏令天下举贤良文学等各个方面有才能的人士,破格委以重任,天下志士纷纷上书献治国良策,多数并未被采纳。东方朔也应诏到长安,在自荐书中,他极力夸张自己刻苦自学、奋发进取的过程及其品德才干:“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东方朔的自我表扬虽文辞不逊,却颇得汉武帝的欣赏,命待诏公车,给予了较低的待遇,没有施展才能和见汉武帝的机会。

一、恐吓侏儒,得以接近汉武帝

东方朔长期得不到重用,俸禄又低。一天,他恐吓侏儒们说:“皇上因为你们做不了官,耕不了田,上不了战场,对国家做不了任何贡献,只是白白地浪费衣食,所以要把你们全部杀掉。”侏儒们惊恐万分,号啕大哭。

东方朔趁机指点侏儒们说:“皇上一会就要过来了,你们直接向他求情,他一定能放过你们。”不一会,汉武帝来了,侏儒们磕头大哭,汉武帝不解地问:“怎么回事?”侏儒们回答:“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全部杀掉。”汉武帝知道东方朔诡计多端,责问东方朔:“你为什么要恐吓侏儒们?”东方朔回答:“皇上不责怪我要说,责怪我也要说。侏儒们高三尺多,俸禄一袋米,二百四十钱;我高九尺多,也是一袋米,二百四十钱。侏儒们撑得要命,而我却饿得要命。皇上如果用我,就增加俸禄,不用就辞退我,别让我光在长安消耗粮食。”听了东方朔幽默的话,汉武帝大笑,令他待诏金马门,可以经常见到皇帝了。

二、辩驳郭舍人,得到汉武帝提拔

在汉武帝的身边有一位郭舍人,滑稽幽默,趣味无穷,常令汉武帝忍俊不禁,因此,汉武帝常把他带在身边。一天,汉武帝和大臣们在宫里玩,他把一只壁虎放在盆下让大臣们猜是何物,大臣们都猜不出来。东方朔说:“说它是龙吧,没有角;说它是蛇吧,却有脚;能在墙壁上爬,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好。”赏了他十匹绢帛。接着让他再猜其他东西,结果东方朔是连连猜中,得了一大堆赏赐。郭舍人不服,对汉武帝说:“东方朔是蒙对的,不算猜中,我愿意和他打赌。我找东西让他猜,他猜中了我情愿挨一百大板,他猜不中请皇上赏我。”郭舍人在树上找了寄生物让东方朔猜,东方朔应声而答:“此为窭薮”。郭舍人一听,认为他猜错了,便高兴地掀开盆请求赏赐。东方朔巧妙地解释说:“生肉叫脍,烘干了叫脯。这种东西在树上的叫寄生,在盆子下就叫窭薮。”于是,汉武帝判东方朔取胜,郭舍人的屁股挨了一百板,直打得嗷嗷叫。看到郭舍人挨打,东方朔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朗声哼道“咄!咄!口无毛,声嗷嗷,屁股越来越高。”恼羞成怒的郭舍人指责东方朔是肆意羞辱皇帝的侍从官,要求皇上将他斩首。东方朔狡辩道:“这是隐语。所谓口无毛者,狗洞也;声嗷嗷者,鸟在喂食也;屁股越来越高者,鹤低头饮水也。”东方朔巧舌如簧,羞辱之意是明摆着的,但谁也驳不倒他。郭舍人不服,又数次与东方朔互说隐语,都被东方朔巧妙地化解了。他变化奇巧,机锋迭出,谁也难不倒他,连汉武帝也佩服,提拔他为常侍郎,并开始喜欢他。

三、自我表扬,邀功请赏

三伏日的一天,汉武帝下令赏赐众官肉,等了好久,分肉的官员迟迟不到,东方朔拔剑割了一块揣进怀里,并对同僚们说:“大伏天的,肉容易腐烂变质,大家快快自己拿回去吧!”

第二天,汉武帝责备东方朔为何擅自割肉回家,东方朔脱帽跪地谢罪,汉武帝命他作自我批评。于是东方朔再拜自责说:“东方朔呀,东方朔!不等上官前来,为何这样无礼?拔剑割肉,为何这样勇敢?割得不多,为何如此廉洁?回家交给妻子,为何如此仁爱?”这么一说,把汉武帝逗笑了。汉武帝说:“你这是做自我批评吗?你这分明是在表扬自己!”又赏给他酒一石,肉一百斤。

四、劝谏修建上林苑,步入政治舞台

建元三年秋(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听从部分大臣的意见,想把秦阿房宫以南大片土地圈起来,并与终南山相接,修建上林苑,供自己游猎。东方朔持反对意见,上《谏起上林苑疏》,文中说:“奢侈越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他又借鉴前代亡国的教训说:“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东方朔言语激昂,条理清晰,汉武帝虽然没有听从他的劝谏,却非常赞赏他的文采,赏赐他百斤黄金,拜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这是属于中央集权中的中层官员。不久,东方朔因喝醉了酒,在大殿上撒尿,被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

五、平息汉武帝之悲,官复原职

汉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老年得子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危时,向汉武帝提出要求,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提前赎死罪,汉武帝疼爱姐姐,答应了公主。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日益骄横,酒醉后杀死了夷安公主的保姆,被投进了监狱。因为是公主的儿子,廷尉请示汉武帝如何处置。一些官员说:“公主缴纳了赎金,陛下也答应了。”汉武帝说:“姐姐把惟一的儿子托付给我,让我如何办呢?”流泪叹息了很久,又说:“法令者,先帝所创造,如果因为亲情的缘故而背叛了先帝法令,既辜负了天下百姓,又有什么面目见列祖列宗!”于是下令将昭平君处死。汉武帝哀不自胜,左右官员都陪着悲痛,惟独东方朔上前恭贺说:“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是三皇五帝也难以做到的。而今陛下做到了,这是四海之内百姓的愿望,天下幸甚!臣东方朔冒死为皇上贺喜。”听了东方朔的话,汉武帝才止住了哭泣。傍晚,汉武帝召见东方朔,对他表扬了一番,称赞他是上天安排在自己身边的正直之臣,东方朔感动得摘下帽子磕头说:“臣闻乐太盛则阳溢,哀太盛则阴损,阴阳变则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精神散而邪气及。臣之所以向陛下恭贺,是因为明白陛下是千古明君,能够为了天下苍生,抑制住自己的悲痛。只是自己愚昧,不知忌讳,请求陛下赐罪。”汉武帝也很感动,因此,任命他为中郎,赐帛百匹。

六、直言劝谏,做常人所不敢做

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号称窦太主,寡居,已经50多岁了,喜欢上了年轻貌美的董偃,“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汉武帝不以为辱,反而对董偃倍加亲信。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在上林苑中的宣室为窦太主设宴,让大臣们进见董偃。东方朔正持戟站在皇帝的旁边,立即指出董偃祸害朝廷的三大死罪,连汉武帝也感到无地自容,于是默默不语,好久才说:“已经设好了宴,不要扫了窦太主的兴,以后改正就是了。”东方朔进而咄咄逼汉武帝说:“不可。宣室乃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不允许有丝毫的淫乱存在。庆父不死,鲁难不已;管蔡被诛,周室安宁。”汉武帝采纳了东方朔的意见,立即派人为窦太主在别处设宴并从此远离了董偃。

七、言语张狂,抬高自己

虽然东方朔诙谐幽默,调笑自如,其实,他是看着汉武帝的脸色行事的,适时进行劝谏,因此常常被采纳。东方朔敢于轻视嘲弄所有的大臣,没有什么人能让他屈服。

汉武帝特别喜欢东方朔的机敏,经常向他提出一些其他大臣不敢甚至不能回答的问题。汉武帝曾问他:“先生看朕是什么样的君主?”东方朔说:“臣看陛下功德,可以排在三皇五帝之上。陛下尽得天下贤士,各个职位人选均咸得其人。”东方朔滔滔不绝一番高论,让汉武帝开口大笑。

汉武帝时期,朝廷人才济济。武帝曾经问东方朔:“丞相公孙弘以及倪宽、董仲舒、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司马迁等人,都是当世奇才,你和他们比,感觉如何?”东方朔说:“我看他们呀,一个个的龇牙咧嘴、尖嘴猴腮、腚大腰圆、歪里巴斜,都像行尸走肉,我虽然不才,他们这些人加起来勉强能和我想比。”东方朔的对话语言就是这种风格。

汉武帝是大有作为的皇帝,他“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各类人才竞相展现。汉武帝的时代是大变革的时代,“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东方朔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却被当成戏耍的丑角,他自然不甘心,“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东方朔继承商鞅、韩非的思想,言辞过激又放荡,动辄数万言,始终得不到汉武帝的认可和重用。

八、文笔犀利,成为千古绝唱

东方朔行为怪诞,狂傲不羁。在汉武帝面前,嬉笑怒骂,常常令皇帝开怀大笑。汉武帝请他吃饭,他把剩下的肉全部装进自己的衣服,携带回家,衣服被油透了也毫不在乎。他姑作变态,一年娶一个媳妇,连汉武帝身边的大臣都认为他是狂人。他仕途不顺,“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在朝廷中一辈子处于“俳优”地位,是汉武帝的“弄臣”。他临终前,劝汉武帝“远奸佞,退谗言”,反而令汉武帝不快。

东方朔是一个多产而知名的作家,他善于用多种文体进行创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反复论及东方朔的作品。明朝张溥编辑的东方朔文集中,有8种文体,14篇作品。东方朔的著述,成就最高、使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是他的《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是研究东方朔生平、思想和政治道路的重要依据。

《答客难》分设难和答难两部分,设难部分中东方朔以自己的职小位卑为根据,对自己的才能和道德提出责难,又从自身经历出发,在自我安慰的同时,尖锐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发泄了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慨。作品虽明显地存在着封建文人夸夸其谈、清高自赏和消极情绪,但对汉代社会现实的描述,以及对封建统治制度的揭露,是可取的。

《非有先生论》是假托非有先生与吴王关于进谏与纳谏的一场对话,说明了臣子进言与帝王虚心纳谏对国家的重要性。《答客难》时,东方朔尚心存抱怨,而《非有先生论》时,则更加成熟、理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文学成就上,后者层次更高。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东方朔归于滑稽列传,全文2000字,而班固在《汉书》中更高一层,给了东方朔单独立传的地位,将他与贾谊、董仲舒、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并列,全文8000字,评价说:“其滑稽之雄乎!”二十四史中能够有8000字的传记,其人物之豪杰也!宋朝元丰年间,东方朔被宋神宗追封为“知辩侯”,民间则把他奉为智慧者的代表,被相声界奉为祖师爷。后人过多地关注他的滑稽幽默、嬉戏调笑的一面,忽视了他诤谏、讽谏的另一面。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