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

导语:

阿利乌斯是阿里乌教派早期的领导人他认为耶稣基督是次于圣父的存在,但是亚他那修教派却持着不同的观点,双方在基督教的教义上产生的极大的分歧,以至于两个派系的人相互仇视,言语攻击逐渐变为肢体攻击,为此君士坦丁还特地召开了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来解决两个派系的问题,虽然会议上是亚他那修胜利了,但是从整体历史上是阿里乌斯胜利。

两派理论的争吵使得召开会议来解决问题

阿里乌斯派与亚他那修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在三位一体的理论之上,阿里乌斯认为耶稣基督并不算一个完全的神,而是三位当中能力较低的一个。同时他认为圣父和圣子并非会无时无刻的在一起,而耶稣也只是圣父所创造出来的,在基督教前身的犹太教,耶稣是一个不存在的神灵。在圣经中约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二十八节也曾记载着耶稣的话语:"因为父是比我大的",另外还有很多的经文可以作为证明,因此这些经文都成为了阿里乌斯派的理论依据。

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1)

图一:基督教当中对三位一体的表现

相对于持反对态度的亚他那修派来说,他们认为圣父、圣子、圣灵是完全相同,而并非相似的,他们不分谁大谁小,神是存在与他们之中,本质而言是一样的。双方因为对教义的理解上展现出了不同的想法而大发争吵,这种行为给君士坦丁维护罗马的统一和安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他特地亲手写信差人将其送往两个教派希望双方能够停止争吵。这封信件的到来不仅没有让争吵得以停止,反而让其更加猛烈,双方都想尽快的将对方击溃而大打出手,被逼无奈的君士坦丁召开了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

双方的胜负实际上只看君士坦丁的想法

公元325年双方于尼西亚参与了基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为的是彻底解决双方对教义和神学思想上的争论。会议上由于君士坦丁的大肆影响下,全体主教一直认同《尼西亚信经》的内容,确认了耶稣基督是一个完全的神,同时也是一个完全的人,他从时间的起点就已经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化为不同的形态,他在天上为神,在地上为耶稣,并将基督教传往四方,最终钉死来解救世人。

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2)

图二:多位主教赞同的《尼西亚信经》

由于这次会议实际上有君士坦丁的干涉,所以这次会议并未使所有人完全的认同,为此君士坦丁将阿里乌斯和其他两位不同意《尼西亚信经》的主教进行了流放。在签署了《尼西亚信经》的主教中有两位拒绝对阿里乌斯进行谴责。

在许久以后,老年的君士坦丁在优西比乌的影响下开始转变了态度,为此将捍卫《尼西亚信经》的马尔塞鲁以莫须有的罪名予以撤职,同时召回了阿里乌斯。在君士坦丁对阿里乌斯派的转变之后和军事谈提乌斯二世的支撑下,阿里乌斯派的实力得到了保存。

受宠的阿里乌斯派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在此之后双方又开始了神学上的激烈争吵,而且依旧是愈演愈烈,不过与此不同的是这次多为罗马王国的继承者都对阿里乌斯派系亲近,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他把当初支持阿里乌斯派的主要全部召回,加剧了二者这件的激战。

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3)

图三:曾经用来召开会议的君士坦丁堡

奇特之处在于公元380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会议,本事被罗马国王亲近的阿里乌斯派系再一次被人呵斥为异端之徒,圣灵的身份又被称为了三位一体的真神,阿里乌斯见态势已失便将道义传与蛮夷地区。这时三位一体的教义在罗马中基本被定为基督教的正统思想。

即便在传道的野蛮地区也开始挣脱阿里乌斯派

不过阿里乌斯却将蛮夷地区统一了思想,后来由于皇帝瓦林斯对阿里乌斯的教友同情,于是让西哥特和其盟友以和平的方式进入帝国,为此拉开了民族迁徙的序幕。后来在西罗马帝国建立起政权的蛮族势力不得不面对宗教对其统治的影响,因此许多的蛮族国王都会将本国的教堂交给阿里乌斯派的人予以管理。

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4)

图四:油画中人物的数量代表着基督教的地位

在后来的战争中,里奥一世成功保卫罗马劝退阿提拉撤回军队,这时的宗教影响力已经十分巨大,教会已经成为了整个西罗马地区的精神领袖。不过有很多有远见的蛮族国家即使的改信信教,为的是能够更好的控制西罗马的群众,女人在和亲和说服方面也为此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克洛蒂尔德使得一个国家信仰天主教

在历史上有许多故事证明众人开始改信新教,但是最著名的则是法兰克皇后克洛蒂尔德的故事。她本是出生于一个蛮族化的罗马家庭,母亲信仰的是天主教,而父亲信仰的则是阿里乌斯派,原本还算幸福的家庭因为其伯伯的原因而破裂。

她的伯伯将其父母杀死,并将其姐姐流放,当她的伯伯看到她美丽的外表和聪慧的头脑,认为她能够搭上一门不错的婚事来给自己带来富贵。在未被出嫁之前她就已经逃到法兰克国,并于其国王克洛维私定了终身。

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基督教中两派为教义的理解发生了争端)(5)

图五:在现代被修复的天主教教堂

由于克洛维信仰其他的宗教,为此他们在新婚的时候就开始了不停休止的传教之路。有一次克洛维面对阿勒曼尼人的战争中不断的败退,此时的他对自己信心全无,开始祈求其妻子所信仰的天主教,他对神祈求说如果让他获得此次胜利,他愿意将自己原本的信仰改变回归到真神天主教的脚下。

在之后他与阿勒曼尼人的战斗中果然取胜,他也还愿带领着自己的三千手下成为了第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蛮族。他还通过与天主教建立坚不可摧的同盟关系,以此祈求神灵的宠爱。因克洛蒂尔德的传教让一国信仰天主教,最终她被封为圣徒,意思是主宰世间的传道者。

这样的故事在不的地区到处都在发生,开始有很多国家摒弃了原本信仰的阿里乌斯派转变信仰天主教。也有很多国家通过婚姻的方式带去天主教思想,虽然故事当中真假虚实都有,但无一不证明阿里乌斯派的衰落。

结语:

原本的阿里乌斯派可以说是与亚他那修派在神论的争辩上势均力敌,但是经过君士坦丁的初步否定使得亚他那修派的思想在罗马得到了初步肯定,被认定为异端。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得到了蛮族和下层人民的支持,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天主教,在公元6-7世纪彻底消失于世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