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亲子阅读(家风微阅读二齐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中国文化中,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在家庭和睦的基础上,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良好家风亲子阅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良好家风亲子阅读(家风微阅读二齐家)

良好家风亲子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中国文化中,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在家庭和睦的基础上。

什么叫“齐家”?

语出《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清李渔《风筝误.闺围》:“不会齐家会做官,只因情法有严宽。”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夫强异类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齐家,岂非怪谬!”

齐家,就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齐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齐”,有“一致,同等,平整”的意思。

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德行品格和五德的能量,来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随同自己一起去立德修身,共同地去建立道德人生观,从而共同建设一个道德人家。

“齐家”多方面的内涵

一是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

二是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

三是个体的家族责任。

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之处在于正确的家庭价值观,以“道义”作为团结家庭、家族的基本原则。

"齐家"小故事

东汉

东汉乐羊子曾经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带回家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有气节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何况捡别人遗失的金钱来求利,败坏自己的品行呢?”乐羊子非常惭愧,就把金子丢弃在野外,然后到远方求学去了。

后汉

后汉人姜肱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另一个叫姜季江。兄弟三人天天在一起读书,一起游玩,形影不离。有一次,姜肱和弟弟姜季江一同去京城,半路遇到强盗,姜肱抢上前去对强盗说:“我可以牺牲,但我弟弟还小,请你放他一条生路。”这时,姜季江说道:“不!我哥哥学问品德很好,是家里的珍宝,我年纪小,能力不及长兄,你还是杀我吧!”强盗被兄弟之情感动,不忍下手,匆匆离开了。

唐朝

宰相李绩返乡探亲时,发现姐姐生病了。李绩就留下来侍候姐姐,每天亲自给姐姐煮粥。李绩在外面蹲着往炉子里添加柴火,一阵风吹来竟把李绩的胡须烧着了。姐姐看见了,心疼不已,对他说:“我们家里佣人很多,为什么你要自己做,这么辛苦?”李绩回答:“姐姐老了,我也老了,能为姐姐煮粥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想着常常替姐姐煮粥,可哪里能够呢?

张公艺,家里九代同堂,家风和睦受到朝廷的表扬。有一次,唐高宗路经此地,前来拜访张公艺,向他请教:“是什么原因使你们这么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却始终能保持和乐融融呢?”张公艺就提笔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给高宗,说道:“和睦的家风来源于‘忍’,也就是礼让的意思。如果家庭中每一个人都能相互谦让,彼此协助,积极为家里做贡献,那么家庭当然就能和睦了。”

宋朝

苏轼与弟弟苏辙从小一起读书,感情特别深厚。苏轼初任凤翔签判时,兄弟二人第一次远别。弟弟苏辙从开封送他到郑州西门之外,又独自骑马夜返。苏轼恋恋不舍地望向归去的弟弟,写下了《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中云:“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苏轼在后来漫长的为官岁月中,留下了诸如《水调歌头》等众多表达对弟弟思念之情的诗歌。

陆九思,中了进士。当他最小的弟弟陆九渊刚出生的时候,乡里有人想抱养,父母因为儿子太多就答应了,陆九思坚决反对,父母才改变了主意。那一年,陆九思也生了个儿子,名叫陆涣之。陆九思对妻子说:“我们把儿子寄养到种田人家去,你给小叔喂奶吧。”陆九渊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学者,侍奉兄嫂犹如父母一样。

名臣司马光,字君实。他有个哥哥叫司马旦,兄弟之间感情很好。司马光退出仕途后居住在洛阳,经常回乡探望兄长。当时,司马旦八十岁了,司马光年纪也已不小,但他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尽心尽力,嘘寒问暖,像照顾婴儿那样细心。司马旦体质较弱,消化不良,需要少食多餐。每次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还饿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常常轻抚兄长的背,并关切地问道:“衣服会不会太薄?冷不冷?”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司马光为榜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会说:“司马君实莫非知道吗?”

阳一带的人们都以司马光为榜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会说:“司马君实莫非知道吗?”

元代

赵毓,元代唐州人,任福州司狱,家中三代同居。任福州司狱,后来见老母亲年事已高,赵毓遵守父母年老子女不远游的古训,辞官回家。赵毓平时侍奉母亲十分虔诚,对弟弟们非常友好,一家人其乐融融。赵毓的长兄赵瑞死得早,嫂子刘氏立志守节。赵毓率领家人毕恭毕敬地侍奉她。一天,他召集各位兄弟子侄至自己房间,流着眼泪留下了遗嘱,希望赵家世世代代不要分家,并对天发誓。从此以后,赵家一门大小百余口,彼此之间没有闲言碎语,大家同心协力,家业日益兴旺。

明代

朱元璋称帝后,多次提出欲寻访马皇后亲族,想给予封赏。马皇后婉言谢绝道:“给外戚以爵禄,不合礼法。况且我的那些亲戚未必有什么才能,有了权力和地位以后,如果骄奢淫逸,不守法度,其后果不堪设想。前朝之所以覆灭,都是由此开始!”

王翱任吏部尚书,他的女婿贾杰在京城附近做官。王翱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数次接女儿回家。贾杰愤愤地对妻子说:“你父亲主管吏部,调我到京师做官,易如反掌,何必让你往来京师而不嫌烦劳呢!”王翱的夫人听后便向王翱请求为女婿调官。王翱大怒,推翻了桌子,打伤了夫人的脸。贾杰最终没能调职。

郑湜,哥哥叫郑濂。郑家十代没有分过家,有人诬陷他们家和叛党胡惟庸有来往。郑湜来到官府欲顶罪,请求把自己押解到京城去。哥哥郑濂对他说:“我是一家之长,当然应由我去认罪。”郑湜说:“哥哥年纪大了,应当由我去服罪。”两个人抢着要到监牢里去。后来,明太祖知道后说:“我知道郑家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一定是有人诬告他们。”

黄士俊,广东顺德人,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半路上听说兄长病危,黄士俊说:“哪有急切追求功名而慢待手足之情的道理呢?”于是,他连忙返回家中,亲自给兄长熬药喂药,守了十几个昼夜,兄长的病慢慢好了。又一年冬天,他又北上去参加考试,快到京城时,他在一天的睡梦中梦见自己进了皇宫的大殿,在朝廷上拜见皇帝,皇帝说:“你今天才来呀!我现在第一个就要用你!”第二年,黄士俊果然考中了状元。

近现代

曾国藩曾经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听说林则徐三个儿子分家,各得钱六千串。他做了二十年的总督、巡抚,只有这么一点家产,官德修养不是你我能够相比的。我们这些人应该向他学习。”

梁启超先生一生匡时济世、勤奋著书,留有著述一千四百多万字,成为文化启蒙运动的一代宗师。梁启超将国家的兴旺寄托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上,他的政治期望与人文取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九位子女均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甚至创造了“一门三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的神话,被时人誉为“满门俊秀”。

吴佩孚当权后,前来跑官要官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一次他亲下手谕:“天、孚、道、云、龙五世永不叙用。”这五个字都是蓬莱吴姓一系,一道手谕将自家亲戚攀附之路全部堵死。吴佩孚有个老同学在别处当官,几次都因贪赃枉法被免职,便到吴佩孚处求官。那天,吴佩孚不在,老同学便留下个条子要求到河南当个县令。吴佩孚回家见到条子,提笔批道:“豫民何辜?”

孙中山先生对待家人要求严格,大公无私。1912年1月,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各界都推举其兄孙眉担任广东都督。但他经过再三考虑,还是不同意孙眉出来当官。他亲自致电孙眉,劝他不要担任广东都督。

1923年春天,孙中山爱女携丈夫到广州的革命军大本营拜见孙中山,请求孙中山自己的夫婿安排一个工作。孙中山了解到他女婿是教育学博士,就笑着说:“很好!教育是终身事业,如遇英才而教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是学教育应该学以致用,不宜中途改行。这里是行政机关,不适合你的专长,你还是做教育工作好些。”

杨虎城自幼丧父,与胞弟茂三耕田务农,兄弟情深,非常友爱。1930年,杨虎城出任陆军师长。一天,茂三从家乡来到军营,向哥哥请求给自己在部队弄个挂名的副官。茂三老实可靠,但无文化,少机变,不宜担任军职,杨将军便决定派胞弟去骑兵团喂马。茂三听了,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后来,杨将军回陕西省任省主席,茂三又去找哥哥帮忙。杨虎城说:“论血缘,我们是亲兄弟,可当省主席给国家办事,要用有知识、有本事的人。你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就好好务农吧!”经过劝说,茂三想通了,回家安心务农。

1948年8月10日,朱自清自感生命垂危,竭尽全力断断续续地对妻儿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绝不买国民党发售的美国面粉。”

毛泽东主席特别强调反对任人唯亲。一进北京他就对秘书说:“我们决不能像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如果那样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像蒋介石一样早晩要垮台。”毛主席交代秘书处理亲友提出此类问题有“五不”原则:不接见、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人提请让邓颖超在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遭到周恩来拒绝。他说:“我是政府总理,如果邓颖超是政府里的一个部长,那么我这个总理和她那个部长就分不清了。人家会把她做的事当成是我支持的。这样,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政治关系、政府关系就混到一起去了,这不利于我们党的事业,也不利于我的工作。”

朱德的老家有个侄孙作为适龄青年参了军。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教诲,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按规定,元帅家里应该配两辆汽车,一辆供首长专用,一辆给秘书和家属用。车刚配发来,徐向前元帅硬是叫送回去一辆,还立下规矩:爱人和孩子上班、上学,一律不准接送。有一次,徐向前元帅的侄儿千里迢迢从东北来京探望,来去车站都是坐公共汽车。有时,家属患病送医院,用了公家车,他都如数交费。

开国上将唐亮立下三条家规:一是他在家里的办公室兼书房,家属和子女不得入内;二是他的文件和资料,家属和子女不得翻看;三是他的工作情况和与其他首长的人事关系,家属和子女不得打听。唐亮珍藏一方印章,石料仅值三角钱,上面刻书:平凡翁。凡是珍贵书籍,均盖有此章。陈毅元帅评价说:“平凡翁,不平凡,平凡之心,重如泰山。”

无论任自治区副主席时,还是任市委书记时,牛玉儒家总是“访客”不断。倘若是送礼的,家人劝其把礼品拿走,有事到办公室说;若是上访户在家门口等,牛玉儒就让爱人把他们请进来,沏茶倒水。牛玉儒的五个兄妹,至今全是普通百姓。妹夫下岗,妹妹打来电话求助,牛玉儒说:“这事三哥我不能管,下岗是个普遍问题,你们要自己多想想办法,给别人带个头。”

林语堂和廖翠凤婚后商量说:“结婚证书只有在离婚时才有用,我们烧掉它吧,今后用不着它了。”一根火柴将结婚证书烧掉了。此后俩人果然相守了一生。他说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傅斯年夫人俞大彩回忆说:“如果比学问,我真不敢在他面前抬头,所以我愿意放弃自己一切的嗜好和享受,追随他、陪伴他、帮助他。结婚之后,他没有阻止我任何社交活动,但我完全自动放弃了,十几年来我们的经济状况一直非常艰苦,但我们仍然过得很美好、很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