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跃升至2021年的 1144.2万人,10年间翻了66倍,如此增速比房价的增长速度还要迅猛。

“教资热”背后实则是“教师热”,教师行业由十年前的被大学生嫌弃一跃翻身为被大学生看中的行业之一,这不得不说是我国教育的最令人欣慰的大发展,毕竟教师的水平是决定教育水平的最关键一环,只有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育行业,教育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1)

然而,考教资的大学生真的将“教师”职业列为第一心仪职业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除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外,其他非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考“教资”,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求职困难时,有教师资格证可以多一项选择。

二、职场受挫后,能当老师是一条很好的退路。

三、教资相对考公务员要好考一些。

四、教师工资近几年有所增长,加上寒暑假,双休的优势,让某些大学生忽略了教师职业的辛苦和低薪上的顾虑。

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2)

现在很多大学生只要不是特讨厌当老师,大多都会考个教资证,原因是“证多不压身”,多个教资证多一条出路。但是绝大多数非师范类大学生虽然考了教资证,也不会第一时间去应聘教师,他们大多更心仪于薪资更高的工作,或者去考公务员。

今年几个同事家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孩子,虽然手里有教资证,而且父母一方又是老师,但他们都选择先找对口工作,甚至当市里发出招聘172名教师的消息,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也没有因此转身当老师的打算。这也意味着,很多大学生选择考教资并不是多爱教师职业,而是将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

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3)

因此,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资热也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大中城市教师入编竞争更加激烈,清北等一流名校硕博生的强势加入,令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驻大中城市公办学校的希望渺茫。

其次,城市教育吸引了大批人才,农村教育无人问津,令教育发展更加不平衡。

此外,非师范类名校大学生考编后,真正留下来、爱上教育并能为教育作出贡献得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多。

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4)

在小徐老师看来,教资热是教育巨大发展的一个表现,目前,各大城市的教师水平年年攀高,名校硕博入主小学教育的比比皆是,这些有渊博知识和广阔眼界的优秀人才,一定会将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我也殷切期盼着农村教育也能引来“金凤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益于良好的教育,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