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如何申请(土地有了身份证)

本报记者 巫美桥红 通讯员 秦 培 吕国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土地流转如何申请?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土地流转如何申请(土地有了身份证)

土地流转如何申请

本报记者 巫美桥红 通讯员 秦 培 吕国慧

近日,在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结暨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灵川县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据悉,自2014年以来,该县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该县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县土地确权面积36.5万亩,涉及12个乡镇、123个行政村、1791个村民小组,承包农户6.64万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6.6万份,印制发放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6.6万本,颁证率为99.5%。按照一户一档、一组一档资料进行归档,全县12个乡镇、123个行政村档案整理工作全部完成,为6.6万户农户建立了土地确权档案,并建立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档案数字化管理“纸质档案 电子档案”统一管理。

“2019年,村委给我家的土地颁了证,是一个大红本,拿到证,心里头感觉很踏实。”灵川县九屋镇三合村村民石元福说,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里,他家土地的宗地图、界址、田块数和面积一目了然,以后可以放开手脚在自家地上放心干活了。

据悉,新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内页清晰地印着各项详细信息,包括承包方全称、身份证号码、地块代码、承包方家庭成员情况等,与旧版证书中土地权属不清、面积不准确等不足相比,新版证书则增加了坐落(四至)、地块代码、地块示意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每一户每一宗地块的详细信息。

“过去土地承包存在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等问题,导致不少争议和纠纷。”三合村支书石继忠介绍,村民石元福与石有福此前因为土地界限不清产生争执,甚至闹到要请律师上法庭。如今,经过镇、村两级干部调解,实地勘测面积,最后确定了界限,签订了协议,双方握手言和并领到了30年不变的“铁证”,把自家的土地合理规划后,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有了证,村民流转土地就更放心了。”潭下镇新宅村村民唐柱明说。

土地确权后,农民吃上“定心丸”,灵川县土地流转明显加快。截至目前,该县通过土地确权,已流转耕地面积3.7万亩。

冬季寒冷的天气无法阻挡潭下镇薛家村村民们摘果子的热情。记者在广西正鸿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柑橘园里看见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这得益于土地流转后的集中经营。

“以前我们家4亩地四分五裂,地块小,管理难,人工开支大,收入少。土地确权以后流转承包给正鸿公司,不仅有租金收入,还有给老板打工的务工收入。”潭下镇大庙村村民唐继荣说,每年流转土地每亩收入600元,打工工资收入2万多元。

“如果耕地面积四至不清、面积不明,承包地流转就潜藏较大风险,不仅农户不能放心流转土地,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也难以安心经营,自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广西正鸿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燕锋说,该公司投入2000万元在潭下镇薛家村、大庙村、大泉村等地流转土地1500亩,通过实行多元化经营,生产全程机械化,肥水农药施用数控化等标准化规范管理,已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8年,该公司获得“桂林十佳种植大户”称号,今年7月获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

土地确权明确了地块空间位置,打破了地块田埂阻碍,加快推进了粮食功能区、土地连片治理、高标准农田、旱改水等项目建设,有效助推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灵川县通过土地流转直接辐射带动近1万农户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优质稻、蔬菜、砂糖橘、沃柑等优势产业,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县还积极推进“1 N”模式,建立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积极探索确权登记成果在农业补贴、抵押担保、土地互换、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来源: 广西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