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千里之堤终将溃于蚁穴(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盲人摸象”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马太效应”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它们都是在描述复杂系统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系统是复杂的,但有些底层的关键部分,如果加以改造,或者让系统更加顺畅,又或者让系统溃败。这个关键部分就是复杂系统的——“杠杆点”

如果我们能抓住系统原理,就可以在恰当的地方施加干预测试,从而获得期望的转变。反之,关注复杂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可以避免整个系统的溃败。

系统不仅仅指手机的编程系统,它可以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社交圈子、社区、公司,或者是一个国家。他们都是复杂的系统,我们见过太多因为关键节点的忽视而导致溃败的案例。比如不重视睡眠或者饮食,身体系统受到不可逆的损伤;朋友中与某个人翻脸,可能导致自己被孤立;公司某项发展战略失误,错失商机,关门大吉;国家不发展军事,越富有越容易被坏人“盯上”。

理解系统如何运转是我们看清事物本质的基础。

系统有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三个要件缺一不可,且三个要件之间互相紧密连接。一句话解释就是,要素根据连接方式产生行为,达成系统的目标或功能。

要素是人们关注一个系统最先看到的和观察到的,但想把一个系统中所有要素罗列下来确实极其困难的。而且要素变化对系统来说改变不会很多。比方说一支球队是一个系统,球员和管理层是系统的要素。把所有球员和管理层换一遍,系统还在(球队成绩可能会变好或者变差)。我们的身体系统,每隔三个月我们的细胞都会更新至少一遍。细胞全更新一遍,我们就不是我们了吗?显然我们还是我们,系统还在。

所以说要素不是系统最关键的部分,但却是我们最直观能看到的部分。并不是说要素一点都不重要,比如在国家系统中,独裁的元首是要素之一。更换元首会对系统产生很大的改变,这会引起系统第三个要件功能或目标的改变。

再说连接方式,它是系统间各要素运转的纽带。是最容易改变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对系统产生影响的部分。我们想要解决问题,可以从改变连接方式入手。比如团队积极性不高,因为薪资是固定的,多劳不会多得。那么改变薪资方式为按劳分配,员工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

最不显眼和最不容易看到的就是系统的功能或目标,它却最能改变系统整体的行为。比如球队这个系统的要素和连接方式不改变,改变目标。不要赢球,输球就可以。那么系统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功能和目标对于系统的意义。不过,我们不讨论这个部分。大部分同类系统的功能或者目标都是相似的,没必要去改变。公司都想赚钱和基业长青;身体都想保持健康和活力;国家都想要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领先、军事有威慑力等等。

我们着重说下系统三要件中的要素和连接方式,他们会对我们看清事物本质有很大的帮助。

系统中的要素去分类可以分成有形的、无形的;短期的、长期的;固定的、变动的等等。但无论如何分类,有两个关键的要素是所有系统都会注意的,那就是存量和流量。

存量好比一个浴缸里的剩余水量,它可以表示资产、信誉等等会变化的量。流量有流入量和流出量。流入量好比一个水龙头往浴缸里注水,流出量好比浴缸下的漏水孔。

学过初中数学的同学都清楚。当流入量>流出量时,存量会变多;当流入量=流出量时,存量不变化;当流入量<流出量时,存量减少,直至为零。家庭理财也好,公司经营也好,都是在想办法控制流入和流出量之间的差值。

理解流量和存量有什么用呢?

小杰女友突然提出了分手。小杰以为是因为前天父亲节没给女友买礼物,女友才选择分手的。小杰觉得女友简直不可理喻,觉得女友太小题大做了。如果小杰懂得流量和存量关系时候就能理解。女友的不满情绪就是存量,各种节日的疏忽让存量暴增,而且没有打开漏水孔。女友的不满存量积攒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爆发了。如果在存量不满同时,学渣男浪漫一些,甜言蜜语、嘘寒问暖、礼物送一送,约会多一些,女友的不满存量就不会溢出。相反地,暖男、渣男都比直男更懂得如何用“流量”来管理“存量”。

流量和存量大家都好理解。牛人之所以看问题深刻,他们比常人更加关注的是连接关系。

连接关系大致分为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四种。

系统中两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就产生了因果链。谁是因、谁是果。简言之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以家庭理财为例,收入是因,存款余额就是果。支出不变情况下,收入的增加会让存款变多,反之存款减少。这就是最基本的两个要素之间的因果链。

也有一种情况是因果链的因和果不是那么清晰。因的增大,导致果的增大;果的增大反之作用于因的增大。就好像人们常说的,强者恒强、帕累托定律、马太效应等等。这类连接方式我们成为增强回路。与之对应的,因的减少,导致果的减少;果的减少反之作用于因的减少,这就是负增强回路,也就是我们说的恶性循环。

两个例子理解一下增强回路和负增强回路。

某地某个商人很重视诚信,他的生意越来越好。生意越来越好,知道他诚信的人越来越多。城里一提起诚信的都知道他,他的生意就更好了。这是增强回路。

某同学学习兴趣弱,导致成绩差,成绩差又让学习兴趣更弱,更弱的学习兴趣让他放弃了学习。负增强回路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两个例子,再往后推演。我们会发现,商人的声誉达到顶端,生意很大。但是这个城市的生意规模就那么大,想取得更好的生意出现了瓶颈。贸然进军外地,自己在本地的诚信可能没有那么有优势了。商人生意规模的增长似乎停止了下来。

某同学成绩已经一塌糊涂了,所有人都对他不抱期望。觉得他也就是考0分的水平。结果他考试能考20分了,触底反弹了起来。

这就是连接关系中的调节回路。之前我们说过,任何事物的指数增长都是理论上的,不可能永远的指数增长(包括很嚣张的传染性病毒)。指数发展总会遇到天花板,把增强趋势压平。(参考数学模型中的逻辑斯蒂曲线)这就是调节回来起了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如果一些要素之间的相关作业关系是有时间差的,我们称之为滞后效应。好比某项公司改革刚启动,业绩就大涨。这是不符合常识的,所以领导说多亏改革才让业绩变好是不对的,后面可能业绩还会掉下来。改革和效果呈现就是典型的滞后效应。

但千里之堤终将溃于蚁穴(千里之提溃于蚁穴)(1)

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系统中三要件中的要素和连接关系。了解这些对我们来说有何用处呢?就像我前文所提到的,当我们使用这种模式去思考复杂问题的复杂系统时候,能很快地感受到要素和连接关系的相互作用。一是能很好地了解系统运转的原理;二是可以改变要素和连接关系让系统运行更加顺畅。

初级管理者管理要素,高级管理者管理连接关系,顶级管理者管理系统。

总结: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这五块“积木”,是搭建所有复杂系统的基础。当你遇到问题时,其实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藏在这五块“积木”里。

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五个关键步骤:

一是找到核心存量。

二是找到关键因果链。

三是找到增强回路。

四是找到调节回路。

五是考虑滞后效应。

然后,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步,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哪些连接关系?做到这些,你就真正拥有了洞察力。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你日复一日地思考、练习。

随之我们思考和练习的增多,很多相似的要素和连接关系就可以快速知道,这无疑让你更快的发现系统的开启之匙。如何知道我们思考的连接关系是否符合逻辑和真实情况,这就是马斯克等大佬常说的第一性原则,它藏在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分享很多跨学科知识的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