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时调目确定后如何找底(调漂和找底是两个词)
我们经常把调漂、找底,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说的久了,很多钓友认为调漂找底就是一个意思,甚至再直接点,调漂的最后一步步都是以精找底来确定钓目么?没有精找底的情况下,钓目明确,不是在开玩笑么?
其实在实战中,我们会发现,调漂和找底,还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漂,调的是漂组的整体,有调目和钓目之分,有灵钝之分,不管是调几钓几,都强调了漂组的整体;而找底则不同,分为虚底、实底,虚底呢?主要指的是实际地形的水底,可以是淤泥底、酱层底、草底、乱石底,但是实底呢,定义就很清晰,就是鱼口所在的位置,可以是地形水底,也可能是离底,可能是半水,甚至是水皮。
那么说到这里,不少钓友就会有疑惑,既然鱼口所在鱼层还是实底,那么最后以精找底确定的钓目,找到这个底,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一、参照物,没有参照物,所谓的鱼层所在,就无从谈起
调漂的核心目标,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作为参照,另一个是子线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所谓的参照物,就是为了方便我们找到实际鱼层所在;我们知道,鱼在水底的哪个鱼层,其实并不是固定的,除却天气等自然因素,就算是窝料打多少,窝料在水中雾化的速度不同,都会导致鱼群在不同的鱼层开口,如何找到这个鱼层就需要一个参照;
举例来说,我们说钓离底,离底是个什么概念呢?距离水底10~20厘米都称为离底,但是不通过调漂精找底,我们怎么才知道是离底10厘米还是离底20厘米呢?所以为什么反复强调调漂必须精致、精准,并不是说精找底了,就一定能找到鱼口,而是不精找底,在找鱼层时,就很迷糊,没有参照,到底推漂推多少,上推还是下推,就很茫然;因为在实战中,可能刚开始钓,上鱼都是底层,钓上没多会,发窝了,鱼层往上走,再过一段时间,可能鱼层会往下,但是也有可能因为发窝了,更远处的鱼来了,会更靠上,这些全是实战中能面临的问题,有了具体的参照,我们可以清楚的知晓钩饵到底离水底有多少的距离,调整起来不会一脸懵逼。
二、钩饵指的是双钩,所在钩饵在水底的具体情况,就是指双钩在水底的情况
很多钓友对钩饵在水底什么情况,总是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认为只要不是水草底、淤泥底、乱石底,就算钩饵略沉泥底,或者略离底,鱼总是能找到的,比如说钩饵到底在什么位置,讲究的太多,渔获也可能变化多少,决定渔获的只能是鱼的密度,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如果鱼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那自然是对的,但是实战中,往往是水广鱼少,根本就不好钓,就是因为不好钓,我们才会分析钩距、钩饵在水底不同,能对渔获早场多大的影响;所以周围水资源丰富,鱼资源丰富的钓友,就总觉得都是废话。其实这就没什么好争论的。
在水广鱼少的实战环境中,因为钓组始终在水底,会因为鱼线的牵引,和水底形成一定的角度,所以不管是子线在水底是弯曲、还是紧绷,都会是一个立体的诱钓体系,而不是一个平面,这句话有点不好理解;可以这么来说,如果钩饵始终和水底在一个平面,那么所谓的钩距、上下钩位置,怎么放,诱鱼的几率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一钩悬底下钩躺底,还是一钩离底一钩触底,这都是个立体诱鱼的结构,只要钩饵分上下,不在一个平面,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鱼会从那边先吃,又或者说,是哪个钩上的饵更容易吃这个问题。
比如先吃上钩,不管是触底还是悬底,都说明鱼层并不是拱底进食,准确的定义应该是贴底进食,那么鱼层的位置就很清晰;如果中钩的部位都是下钩,那么则存在着可能是拱底,可能是贴底这两种情况的判断,根据上鱼中钩位置的判断,漂组的灵钝暂且不说,真实鱼层的判断结果,就很是清晰了。
有钓友经常会留言,说分析那么多,实战一点意义都没有,说实话,现代奥林匹克竞技项目,田径,来源于上古人类追猎的各种行为,比如跑步、调高、标枪、铅球等等,球类运动多为团体合作、对抗,如篮球、足球;但是同起源于上古的钓鱼,为什么迄今为止没有形成一项专门的竞技运动,就是因为鱼没有规律,对应的,也没有什么办法形成一种规定的规则去竞技,所以所谓的钓鱼竞技比赛,说实话是谁也不服谁的,因为每次比赛的结果,运气比经济水平更重要。那么我们钓鱼人一代代的去总结,去归纳,总有一天能形成比较科学、比较公正的竞技规则,让钓鱼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运动项目,而不是只有我们圈子里人自娱自乐的一个小众项目,这才是分析钓鱼这项运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