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进士考试内容(唐代进士称谓)

唐代“进士”和明清时期的“进士”是不同的唐朝时,“进士”指有资格参加尚书省进士科考试的举子,只要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都可称为进士,而不一定是考中进士科的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唐朝进士考试内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唐朝进士考试内容(唐代进士称谓)

唐朝进士考试内容

唐代“进士”和明清时期的“进士”是不同的。唐朝时,“进士”指有资格参加尚书省进士科考试的举子,只要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都可称为进士,而不一定是考中进士科的人。

元和二年,唐宪宗颁发了《严定应试人事例敕》,对州府所送进士的出身、品行等进行详细的规定,“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或曾任州储小吏,有一事不合入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申送入。” 由此可以很清楚“进士”指有资格参加尚书省进士科考试的举子。

唐时称有资格参加尚书省进士科考试的读书让人为进士,他们经过官府遴选的。但中了进士并不意味着就马上就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的才授予官职。唐朝称那些考中进士,获得吏部铨选资格,未通过吏部的“选试”,尚未仕宦于官僚机构的守选进士为“前进士”。韩愈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后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期间他给宰相上书,称自己就是“前进士”。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云:“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进士科故实”条云:“唐进士,今乡贡之称也;前进士,乃今进士称也。”说唐代“进士”相当于明清时的“举人”, “前进士”相当于明清时的“进士”。

唐代“进士”和“前进士”的称谓,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唐人对此十分在意。但是因为“进士”本身涵义丰富,而且称谓还是有一定随意性的,所以有时也可以指登第进士。唐代所谓“进士” 有时也可用以指登第进士, 只是数量相对较少。如高中教材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一文,柳宗元称王参元为进士,但其实王参元已经在元和二年进士登第,这里可能是柳宗元与王参元关系太铁了吧,还叫以前的称呼,估计王参元也不会计较。如果换成别人,可能要找柳宗元拼命了。

我们看唐人进士,还是多留意点,千万别以今人想法去理解古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