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严惩魏忠贤)

向敬之

1

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捡漏登基,是为崇祯帝。

但是,这位君临天下的朱皇帝,却不敢睡上紫禁城的龙榻,不敢吃御膳房的食物。他每天办完朝政,就赶紧回到原来的信王府。他在宫里,只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干粮茶水。

因为,他害怕魏忠贤对其陷害。他认为魏忠贤害死了他的皇兄天启帝。虽是猜测,但有佐证。天启帝的张皇后及嫔妃怀孕,被魏忠贤及其姘头客氏使坏而流产。天启帝绝嗣,魏忠贤使坏是事实。

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严惩魏忠贤)(1)

《江山风雨情》中的陈道明版天启帝和李丁版魏忠贤

甚至,他还记得七年前,即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其父皇太子朱常洛有命继位,成为明光宗泰昌帝,做了一些拨乱反正、廓清陈弊的好事,但很快被宠妃李选侍指使当时还叫李进忠的魏忠贤进呈红丸,自称仙丹,实则“通利药”(大黄),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衰竭而崩。

朝野上下,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这是魏忠贤专断国政时的现实。士大夫称其九千岁,阿谀者更是对其行五跪九叩礼,称其为九千九百岁。一个太监能此般与万岁天子相媲美,足见其权势到了巅峰。

崇祯帝即位,虽然憎恨魏忠贤,但还对其毕恭毕敬。

他害怕魏忠贤废黜自己,主动示弱,麻痹阉党。

即便有言官不怕死,弹劾魏忠贤,崇祯帝也是隐而不发,使魏忠贤认为自己彻底震慑了新皇。

殊不知崇祯帝一旦坐热了龙椅,采取民间力量攻击魏忠贤,并挑动阉党内部矛盾。果然,崇祯帝在天启七年十一月,突然对魏忠贤发难,称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打得放松警惕的魏忠贤束手无策。

举报信是一个千里之外的小人物写的。崇祯帝高度重视,对魏忠贤的清算开始了。

魏忠贤阉党集团人员众多,但内部矛盾重重。

像魏阉在朝堂的头号走狗冯铨,与魏忠贤养子、“五虎”之首崔呈秀,也是撕咬不断。

崇祯帝利用魏阉集团狗咬狗,坐实魏阉罪证。

魏忠贤认罪,被崇祯帝贬至凤阳守陵。

行至半途,崇祯帝的锦衣卫来了,称魏忠贤豢养死士,逮捕回京审判。

魏忠贤投鼠忌器,畏罪自杀。

继而,崇祯帝迅速清洗魏忠贤余党,做成逆党大案。

此案可见,虽然太监做大做强,但是皇帝还是有联合文官集团,利用专制制度反戈一击。

2

在皇帝雷霆震怒时,来不及反攻的魏忠贤,赶紧疏辞司礼监及东厂总督职务,以及各种爵位、诰券田宅。

崇祯帝责成吏、户、工三部查收魏忠贤产业,但不满足,批示:“魏忠贤着内官刘应选、郑康升押发凤阳看守皇陵,籍其家。”(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三《魏忠贤谪凤阳》)

崇祯从潜邸带进紫禁城的贴身太监徐应元,曾得魏忠贤的好处,为魏阉分解。

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严惩魏忠贤)(2)

《谁主中原》聂远版朱由检和王刚版太监魏忠贤

崇祯大怒:你这个奴才竟敢与奸臣私通,鞭笞一百,发配南京。

魏忠贤罪责难逃,于是除了带着浩浩荡荡的千人队伍,还装载了四十辆金银珠宝。

计六奇说:“忠贤遂将珍宝四十辆、马千匹、壮士八百行。”

一个被押解流放的戴罪之身,竟然还有如此大的阵势?这让人不得不生疑,崇祯帝是要扳倒他,还是要让他保持势力,成为心腹大患?

魏忠贤真有千万两黄金白银吗?已无法重新清点。计六奇不在现场,崇祯帝也没有留下准确的大数据。

魏忠贤的财物应该不少,卖官鬻爵,侵占公帑,党羽孝敬,百官送礼,天启皇帝对他这样那样的赏赐,以及他顺手牵羊在宫中顺走的,说得清说不清的都无疑是一个巨额数字。

崇祯即位,内忧外患,面对着两场大战,正需要庞大的军费,但为何对于传说中的魏忠贤财物“千万两黄金白银”,没有真实记录呢?

魏忠贤倒台时,生于1622年的计六奇只有五岁。他所记的魏忠贤“珍宝四十辆”,无疑是民间传闻、道听途说。魏忠贤带着庞大的队伍南下,杂七杂八的衣物、食物也不会少数。明亡后,计六奇曾记载李自成曾在京城抢了“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伯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那又怎遑论再往前二十二年的魏忠贤财物好多好多呢?

当然,魏忠贤的财物,明清之际另一个史家谈迁在《国榷》卷八十八中也记载:天启七年十一月甲子,崇祯在谕旨中写道:“朕思忠贤等不止窃攘名器,紊乱刑章,将我祖宗蓄积贮库传国奇珍异宝金银等,朋比侵盗几空。”这与《明□宗□皇帝实录》卷三所载大致相同。

这也是崇祯帝的猜测。具体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

既然崇祯清楚魏阉巨贪,自然要责成专人查收,而绝不会查抄一半而姑息一半容其带走。

3

崇祯帝既然近乎复仇地处死魏忠贤,甚至派出内官押解和锦衣卫监视,就不可能让他夹带千万巨资和带走八百死士。

遗憾的是,被草根学者计六奇渲染,也就成了一份民间传说的传奇。

不仅如此,就连与明为敌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被传闻死于魏忠贤之手。

这是典型的夸大阉党之功的牵强之词。

努尔哈赤死于天命十一年八月。是年正月,他率兵攻击宁远城,遭遇宁前道袁崇焕率满桂、祖大寿誓死抵抗。袁崇焕凭借从西洋引进的红夷大炮,击溃后金大军。传闻努尔哈赤被大炮击中,身负重伤。

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严惩魏忠贤)(3)

努尔哈赤画像

但此事,却是很难成立的。一、努尔哈赤作为一国之主,年近古稀,还要去前线冲锋陷阵吗?二、若努尔哈赤没有冲锋陷阵,难道其专门把中军大帐射在敌军的大炮射程之内,严重缺乏军事头脑?三、努尔哈赤败退后,还亲率大军征战蒙古喀尔喀部,难道是带着重伤远征,准备死在征程上?

努尔哈赤应该死在年迈体衰、疽疮复发之上。当然,宁远之败,败在一个无名之辈袁崇焕手上,少不了让他这个常胜将军怀恨在心,急火攻心。

努尔哈赤之所以败在宁远城下,是因为闻讯明经略大学士孙承宗遭魏忠贤陷害免职,于是西渡辽河,攻击宁远。新任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拥兵山海关,不去救援,而以书生报国的袁崇焕率将士,誓死打响宁远保卫战。

袁崇焕深得孙承宗赏识和重用。可以说,没有孙承宗的力挺,袁崇焕早已被边缘化。天启二年,袁崇焕力主坚守宁远,遭到了曾倚重自己的兵部尚书兼辽东经略王在晋,及监司邢慎言、张应吾的极力反对。袁崇焕越级向首辅叶向高声辩,是时任皇帝钦差加太子太保孙承宗力排众议,支持了袁崇焕固守宁远的主张。孙承宗不但倚重袁崇焕,并派悍将满桂协助他守城,给他提调诸将权力。

不可否认,孙承宗倒台后,袁崇焕曾为魏忠贤修生祠,寻求支持。但是,袁崇焕并不屈从魏忠贤,遭到了魏阉的排挤和打压。宁远大捷后,明朝满朝欢喜,论功行赏,魏忠贤只给了袁崇焕一个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按袁崇焕当时为按察使的品级,这也是加了一两个等级。而满桂被擢升为都督同知,加左都督,官至正一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