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

冬日暖阳下,在温泉镇龙新村磨舍里不时传出敲打声、欢笑声,村民、游客围坐在一起打炒米饼、做糖环、炸油角,十分热闹。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1)

新春将至,打饼的声音传来,就等于听见了年的声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仪式感满满,氛围也最为浓厚。对于土生土长的从化人来说,年味更是过年时茶几上摆满的炒米饼、油角、糖环、蛋散等贺年小吃。所以,每到临近过年的时候,在从化乡村各地,大家都会相约一起做这些贺年小吃,那场面,可谓是乡村盛事了。

炒米饼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2)

在很多80、90后的记忆里,每到临近过年时候,家家户户便发出“嘚嘚”的捶饼声。而在龙新村磨舍里收藏了很多的木质饼模、木槌,饼模上有些刻有福禄寿等字样,有些是花印,有些是金鱼印,使得做出来的米饼更美观。每到年底的时候,磨舍主人就会将这些饼模、木槌拿出来,让游客亲手做炒米饼,感受从化浓浓的年味。“比起到超市购买,自己制作虽然麻烦且费时耗力,但自己制作出来的糖环、油角等特色小吃年味重、心意浓,更具祝福意义。”磨舍主人说。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3)

一个好的炒米饼要先从炒米讲起,泡过的大米,放上少许花生油不断翻炒,直至金黄发脆,然后和白砂糖等混合在一起磨成粉状,再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花生米、糖浆。糖浆是用红糖熬成的,揉好的面团颜色金黄、甜香浓郁,让人垂涎三尺。米饼粉本来就是熟的,一旁的小孩常常会偷抓一把塞入口中,美滋滋地吃起来。

揉好的面一定要快速装入饼模里,用木槌捶打饼的四周,再压中间,以便馅料不会挤出来。用木槌敲打饼模,米饼应声脱落下来,完成了它的蜕变。

油角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4)

油角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5)

过年没有做油角、吃油角,便仿佛少了些许年味。油角,又叫角仔,是一种传统贺年小吃,由于形状似“荷包”,因此被赋予了家肥屋润、钱包饱涨的好意头。

以前,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开油锅,炸煎堆油角,希望来年的生活油油润润、富富足足。老一辈传下来的一种说法是,开油锅炸些煎堆油角,不仅是为了舌尖上的酥香,也象征着来年的日子油润、富足。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6)

油角可咸可甜,甜的一般用花生米、芝麻、椰蓉、白糖等做馅;咸的则可用煲熟的墨豆,或者花生米、芝麻、盐。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7)

制作油角面皮的材料一般需要低筋面粉、鸡蛋、适量的猪油和水。揉面是制作油角最关键的一步,揉的时间越长面皮的口感就越好,和好的面团,松弛30分钟直至表面光滑即可。将做好的油角放进油锅炸至金黄色,油角出锅,吃起来脆脆甜甜,咬下去还有粒粒砂糖的口感。油角不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镌刻在心的年味记忆。

糖环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8)

在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而又吸引人眼球的美食了。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有小环,环环相扣,寓意亲朋好友团结携手、亲密无间。

糖环简单易做,但由于没有米饼那样的模具,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是纯手工制作。做糖环的最佳方式就是两两分组合作,一个人搓粉条,一个人捏形状,围坐一桌,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9)

做糖环时,村民会把蒜蓉、腐乳等辅料加入面粉里,然后炮制出独特的香味。从一团糖环粉中,扭出一块,放在撒着芝麻的桌上,然后搓出一条又细又长的粉条,边搓边沾点芝麻,然后抠出一个又一个饼耳环,凑够六个就断尾,然后首尾相连,拼接出一个完整的糖环饼。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10)

炸糖环也是颇有技术含量的,不仅要控制好火候,还要掌握好油炸时间,油炸的时候还要防止糖环黏在一起,需要适时地把糖环翻转一下,让它们均匀受热,这样才能炸出又脆又香又漂亮的糖环。

蛋散

蛋散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炸蛋散前,先把面团擀成一张薄皮,切成小块,在中间划一刀,然后翻转就可以了。由于配料当中有鸡蛋,加上入口即化的特点,因此大家都把这款过年小吃叫做“蛋散”。

蛋散的做法比油角简单一点,在制作油角皮的基础上加入南乳和盐调味即可。在炸的过程中,将蛋散放进油锅里,用锅铲轻轻拨动,使其炸得更加均匀。炸至颜色微微发黄,便捞出上碟,顿时香气四溢,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咸水角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11)

咸水角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12)

咸水角也是应节食品的一大美食,鼓鼓囊囊的咸水角像一个个圆润的钱包,寓意大小平安、生活富足,十分讨喜。

咸水角的馅料是咸的,有人喜欢放猪肉碎、韭菜、虾米、冬菇、沙葛等材料,也有人喜欢放磨碎的红豆馅,相比起油角,咸水角的做法更为简单。

做好的咸水角放滚油内炸至浅金黄色即可,口感脆而不韧。很多从化人过年在做油角、煎堆时,往往也会做一些咸水角作为过年食品。

煎堆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煎堆象征喜庆和财富,是过年不可或缺的贺年小吃。

碾花生、融糖浆、捏馅料……大家分工合作,不出一小时,一个个煎堆就包好了。“嗞”的一声,白胖胖的煎堆放下锅,在滚油的滋润下,煎堆慢慢膨胀变圆,颜色也从白色变成浅黄、深黄、金黄。

香醇的花生油慢慢把煎堆浸染至金黄,喷香的气味顺着窗口弥漫在外头,让乡村的年味更浓郁了。炸出来的煎堆色泽金黄,表皮薄脆清香,又柔软黏绵,馅料香甜可口,饱含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生活美满的祝愿。

广州年味小吃(广州从化传统纯手工贺年小吃)(13)

糖环、油角、炒米饼、蛋散、煎堆等贺年小吃,是从化人过年必不可少的食品,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购买,但还是有不少人坚持在家自己动手制作,大概是觉得这样才够原汁原味。而每年春节去拜年,带上用心制作的贺年小吃串联起亲戚朋友间质朴的情感,也许这就是属于从化人对传统年味的坚守吧!


文字:黄利谊

图片:李晓彤

编辑:利文婷

初审:王瑞君

审核:邓展聪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