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庙背村的传说(于都县靖石乡饭甑寨)
于都县靖石乡饭甑寨
在于都县靖石圩,我们能看见一座拔地而起的丹霞奇峰,独秀于群山之边、田野之旁,它就是于都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饭甑寨。县旅游局叫它金鼎寨(大概金鼎就这样)。
饭甑寨海拔373米,顶平下大,四周绝壁,看似饭甑,所以叫“饭甑山”,又因其乱时有寨,所以又叫饭甑寨。据传,一位赶去帮盘古做饭的神仙厨子清晨路过此地时,云头过低,被扫把指破,家什全落凡尘,于是这里遍布巨石,于是靖石先名“乱石”。饭甑山自然是厨子留下的饭甑。
上山的路,先是一条长长的“破缝”,再是一段悬崖石脊路,最后是一段悬空贴壁路。在“破缝”,钻树荫、攀石阶、过石圾,都陡,最陡的几处,后一个人的头直碰前一个人的脚跟。“石脊路”在一块凌空挑出的破石上面,还是陡,偶尔回眸,不见山脚,晕!路边有株山楂,苍劲却已退化,虽然叶茂,但是“橘”已成“枳”。树外崖下是一对“金童玉女”,一高一矮,错落有致,相依相偎,千秋不舍。“贴壁路”经人工拓宽可容一人通过,稍宽之处可容两人贴胸让过。在这里,一尺之外便是宛如斧劈的立壁,侧过脸朝下一看,顿觉心里发虚,脚下发软。
一路上去,若不是随需有护栏、铁链、抓杆、抓坑,笔者恐要真晕。但是爬山的趣味也尽在这几个满含刺激的字:险、难、晕、软!
上到山顶,习习凉风扑面而来,深吸一口,透心凉,沁肺爽,刚才爬山的那一点热、一些累,顿时烟消云散了。山顶近似椭圆,比较平整,据目测,应有500平米以上。“园内”遍布翠竹,满是竹荫,尽是竹香。
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饭甑山也难以独野其身,山上山下均有一寺,供了玉帝,还把饭甑山改名叫“玉灵山”。当地人叫饭甑寨有上下之别,山上叫上寨,山下叫下寨,“寺”成了“寨”的代名词。
寨顶一寺在西北,原名玉灵山寺,寺庵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年间有僧住持。庙门有副对联:玉皇宫现华灯国泰民安乐,灵山殿放金光风和雨调顺。此联虽然平仄不对,语义颠倒,但佛心可鉴,善哉!寨下设麻条石山门。1996年信众刘维燊等倡修寺宇,修通到寨下的简易公路,架设照明输电线路,并更名为金鼎寨寺。陆续修建玉灵山(寨下)佛殿。1999年重建牌枋式混凝土山门一座。门额灰塑“金鼎察”;楹联:“金光照中华国泰民安,鼎明映世界地利人和。”
站在寺前,一览众小,让人顿觉飘飘欲仙。但是收于眼底的靖石大地,块块村庄、片片庄稼、条条大路无不真切而自然,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几声车鸣,也让你知道虽在仙山,仍在三界。应该是,上可嬉天公,下还接地气!远处是巍巍屏山,轻霭动霏,峰隐约,谷迷蒙,闪烁其容,犹觉可敬可畏。
寺旁几株夹竹桃,庙背一丛芭蕉树,崖边三畦菜园土,略见寺庙几分清净,主持几分清雅,佛子几分清苦。本来嘛,居仙山,粘带仙气;敲钟鼓,成就佛缘;食五谷,还是人样。亦仙,亦僧,亦人!而树下那个闪亮的水龙头还告诉你,新世纪里,山寺不会有“僧人挑水抬水”的故事。
我们沿“圆周”走了一圈。四周都有比较茂密的杂草树木,有的地方还有土夯或者石砌的残墙遗痕,所以静立四边不会晕高,可以凌风远眺。我想,这圈草木、遗恨当是“寨”的遗迹吧。我们东眺会昌,南望仁丰,西览黄沙,北顾丰田,远山横亘,近岭来朝,真觉得风景这边独好!
进入竹林,如同来到“爱”的海洋,诸如“燕芳,I love you!”、“刘顺招,我爱你!”、“张北康爱黄丽萍!”、“曾宪文曾香华世外桃源”之类的表白与呐喊不可计数。山怡情,荫燃情,竹寄情!当然,也有不少“华攸信钟建妹到此一游”之类的“雅”刻、“旷课到此当军训的逃兵”之类的戏言。几乎每一棵成竹都成了标杆,成了丰碑。
当然,有谁独钟山水,这里还算“正点”。你可以邀足朋友,带足“粮草”,带上“装备”,白天竹下玩扑克,一笑一颦侃天下;入夜举杯邀明月,对影至少有九人;困了换衣睡帐篷,返璞归真享童年;来日居高看日出,意气风发点江山。
去一趟饭甑寨,忽然觉得,游饭甑寨的魅力在上山,在享受竹荫,在高瞻远瞩。
(作者:丁旭华;供稿:于都县志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